目的:提高对残角子宫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对1988年1月~1998年6月间收治的17例残角子宫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Ⅰ型8例,Ⅱ型4例,Ⅲ型5例.Ⅰ、Ⅱ型临床表现以原发痛经、盆腔包块、残角子宫妊娠为主,Ⅲ型患者3例原发不孕,2例无临床症状.结论: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密切相关,残角子宫妊娠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和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残角子宫的诊断.除Ⅲ型外,诊断明确后应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何勉;黄建昭;梅卓贤;凌家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1].本文就如何及早发现吻合口瘘,落实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总结如下.
作者:庄婵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不同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脐血干细胞移植.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化疗加细胞因子(G-CSF,GM-CSF等)可使更多的干细胞进入外周血,从而不用通过采集骨髓就可以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祖细胞用于移植,并使其移植后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速度明显快于骨髓移植,因此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干细胞来源.
作者:吴祥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很多.我们自1985~1997年采用改良张力带、丝线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75例,报道如下.
作者:赖辉;尹庆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原因及了解影响预后生存因素,探讨术后临床治疗方式与治疗程度是否与复发有关,对140例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根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与非复发转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找出合理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以延长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吴坚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急性肾功能损害是大面积烧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烧伤后由于创面体液丢失,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减少;或者因为毒性物质吸收,或者因为溶血而致血红蛋白升高,合并挤压和电击伤引起肌肉坏死,肌红蛋白升高,这些都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的重要原因[1],烧伤并发急性肾衰的病死率极高[2].近几年来我们收治3例严重烧伤合并急性肾衰患者,从中获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荣新洲;黄苏宁;陈惠英;吴永桓;杨磊;任加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卵巢良性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尤其对尚无生育的妇女,剜除肿瘤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功能是理想的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肿瘤剜出术有着较高的难度,尤其对较大的卵巢肿瘤,如仍沿用目前开腹术时同样的术式在镜下操作[1,2],可由于剥离面大,所需手术时间长及出血多,限制手术的适应证.术者用双极电凝钳双穿刺切口进路操作,从卵巢近蒂部侧入推凝剜出肿瘤,方法简单,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了解血管性头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了解其血管状态,我们利用经颅多普勒技术(TCD)对165例临床诊断为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贞;陈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治.现将我科近年来对168例妇科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秋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2岁,右眼红肿、突出20d,CT示右眼占位病变;B超示右眼实性占位性病变(肿物有内部小块状血流分布).手术切除送病检:眼眶肿物1.5cm×1cm×0.7cm,结节状,无包膜,质软,切面灰白,可见出血.光镜下肿瘤细胞由纤维组织间隔排列成小叶状或片块状,瘤细胞集聚成堆,可见菊花形团结构;以梭形细胞为主,部分呈卵圆形,胞浆透亮,核深染,染色质粗浓,病理核分裂相易见.免疫组化:Vim(+),NSE(+),CK(-),S-100(-),HHF35(-).病理诊断:右眼眶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作者:江南;梁建中;吴秋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儿女,2岁,因全身浮肿3天入院.3天前患儿接种白百破疫苗后30min,全身出现皮下出血点、片状丘疹、风团,约4 h后注射处轻度溃烂、渗出.次日出现全身浮肿,尤其以眼睑及双下肢为重,尿量明显减少.
作者:吴妆;李建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女,48岁.于3d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头晕,走路不稳,第2天出现右眼视物模糊,有时双影,眼球酸胀,流泪,不敢见光.既往有脑梗塞病史1年,糖尿病病史4年.
作者:陈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小儿夜啼多为心经积热所致,笔者自拟蝉蜕清心汤治疗小儿夜啼4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兰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口疮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病,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特效药.我院口腔科自1997年6月~1998年1月应用自制口疮散治疗口疮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科1988~1998年间,共以微粒皮肤移植猪皮覆盖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59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林邦长;孙菊妹;叶礼岳;泮君太;林雪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支气管内膜结核主要依靠纤支镜检查,通过活检、刷检、支气管分泌物结核菌培养,获得结核病的组织学或细菌学而确诊,现将经纤支镜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30例做一分析.
作者:贺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可发生呼吸衰竭,病情较重,及时正确地使用机械通气有助于积极抢救患者的生命.我院自1995年7月~1999年3月对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13例患者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艳芬;李建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双J管治疗泌尿系疾病95例,逆行置管14例,术中置管81例.结果:5例急性肾后性肾衰肾功能恢复并行开放手术,5例输尿管狭窄肾积水消失3例,减轻2例,3例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肾积水减轻,1例肾瘘5 d后闭合.81例开放手术无尿瘘、狭窄和感染发生.结论:双J管内引流操作简便,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且住院时间短,并避免了一部分上尿路开放手术和分期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有华;竺海波;陈映鹤;张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热缺血时间下供心冷保存期间ATP的下降程度,以确定不同热缺血时间下供心冷保存的时限.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1,2,3组(n=6),开胸后,取左室前壁心肌测ATP,按常规取心方法分别在阻断主动脉后(热缺血)0min(1组),5min(2组),10min(3组)取下心脏,保存于4℃的Ringer's液中,30min,1h,2h,3h,4h取左室心肌测ATP(其中1组加测5h).结果:热缺血0min,心脏保存于4℃Ringer's液中,ATP下降至缺血前50%约为4~5h,热缺血5min,约为3h,热缺血10min,约为1h.结论:用4℃的Ringer's液保存供心,热缺血0min,冷存时限为3~4h;热缺血5min,冷存时限为2h;热缺血应小于10min.
作者:钟佛添;刘初生;巫国勇;程超;王治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