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AM方案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肝癌25例疗效观察

郑登云

关键词:氟尿嘧啶, 阿霉素, 丝裂霉素C, 肝肿瘤, 灌注, 局部, 肝动脉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FAM方案通过肝动脉灌注化疗(TAI)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全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32~73岁.其中Ⅱ期18例,Ⅲ期7例.肿瘤大13.5 cm×9.5 cm,小6.5 cm×5.5cm.采用Seldinger′s技术,将导管插入肝左动脉或肝右动脉,灌入5-氟尿嘧啶(5-Fu)500 mg/m2,阿霉素(ADM)50 mg/m2,丝裂霉素(MMC)12 mg/m2,第4周重复疗程.结果:本组25例共灌注48次.1次者6例,2次者15例,3次者4例.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均表现为症状减轻,体重增加,体力状态有所好转,黄疸不同程度消退.其中完全缓解(CR)2例,占8%;部分缓解(PR)12例,占48%;无变化(NC)8例,占32%,恶化(PD)3例,占12%.总有效率(CR+PR)56%,半年及一年生存率分别为60%及10.4%,平均生存期为8个月.结论:FAM方案通过肝动脉插管灌注优于其他方案及静脉用药,是治疗晚期肝癌比较有效的姑息性手段.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损伤23例分析

    结肠损伤是常见的较复杂的腹腔脏器损伤,因此引起临床上广泛的重视.现就我院救治的23例结肠损伤分析如下.

    作者:陈乃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漏吸原因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4月~1999年4月收治人工流产漏吸者18例,均系本院门诊病人,年龄16~36岁.未产妇12例,经产妇6例.月经周期正常6例,月经周期不规则8例,哺乳期4例.

    作者:强兆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针刺与超短波等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53例

    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53例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结果显示,面瘫急性期采用超短波治疗,局部穴位磁疗贴按压,及面部轻度按摩,能减轻面神经水肿渗出的一系列反应,缩短急性期治疗时间,为恢复期的针刺治疗创造合适的时机,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永红;陈瑞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胸部外伤892例分析

    胸部创伤是创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创伤死亡患者中,估计约1/4直接死于胸部创伤,另外还有1/4的死亡与胸部创伤有关.现将我院自1993年2月~1999年5月收治的892例胸部外伤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洪琼川;周路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应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

    利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危重症监护室(ICU)的一个重要监护技术.它适用于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外科术后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心功能不全的药物疗效观察等.通过漂浮导管经外周深静脉插入右心及肺动脉进行床旁心脏及肺血管压力和心输出量等参数的测定,为临床抢救患者提供可靠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程度的指标.近年通过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我们认识到,要使该项技术收到满意效果,插管中的配合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是很重要的,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严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浆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一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细胞所合成的主要舒张因子之一,在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1];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为心肌坏死和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对心肌梗塞及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2].本文旨在分析AMI时血浆中NO和TNFα的变化及其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关系.

    作者:杨艳珍;刘树人;余宙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23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难以早期诊断,预后不良.本文对23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刘萍;何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73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73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3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存活64例,中残2例,死亡9例.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应用脱水剂及防治血管痉挛药物等措施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庄汉森;卓少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1例分析

    我院1992年3月~1999年3月收治105例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患者,死亡5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压宁定在抑制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压宁定抑制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中血压升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高血压病史,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与对照组(Ⅱ组)各20例.麻醉诱导后采用内径(ID)为5 mm带套囊气管导管鼻腔插管,喷射呼吸机常频通气,实验组在放置支撑喉镜前5 min静注压宁定每公斤体重4 mg,记录术前、用药后0,5,10,15 min SBP,DBP,HR变化及用药后0~15 min高血压(SBP≥21.3 kPa)发生例数.结果:用药后5 min SBP,DBP(P<0.01)及15 min SBP(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高血压(SBP≥21.3 kP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次静注压宁定每公斤体重4 mg可有效抑制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中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花柱明;赵国栋;张颉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慢性合并症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近十年明显升高.现将我院1992~1998年收治的60岁以上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5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4年~1996年8月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孙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26例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巨细胞甲状腺炎(亚甲炎),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常以颈部增粗或颈部肿块就诊,易被误诊为甲状腺的其他疾病而施行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应承受的痛苦.现将我们收集的被误诊并经手术切除的亚甲炎26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刘书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球蛋白及尿白蛋白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目的:探讨α1-微球蛋白等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血、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尿α1-微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疾病组尿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尿α1-微球蛋白、白蛋白可作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但血尿β2-微球蛋白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无价值.

    作者:毕鸿雁;朱崇昭;杨秋萍;王雨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职业道德教育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工程,各行各业都要重视,特别是医疗部门.现就我院如何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工作谈谈体会.

    作者:曾珍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穴位割治疗法治疗小儿疳积260例

    穴位割治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我们自1985年以来,采用穴位割治疗法治疗小儿疳积26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闲家铨;郑维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含服硝苯吡啶治疗急诊重度高血压20例即时疗效观察

    1997年10月~1998年10月,用硝苯吡啶(NF)治疗急诊重度高血压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升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妇科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冯艳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肾癌手术后的治疗进展

    肾肿瘤在全身肿瘤发病中不占重要位置,但在泌尿系统肿瘤占有一定的地位.根据美国癌症学会1996年的统计,美国每年约有3万左右的患者诊断为肾癌,近1/3的患者死于此病,我国肾癌的发病要低于上述数字.估计全世界肾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2%,而加拿大每年增加2.5%[1].虽然肾癌具有血尿、疼痛、肿块三大症状,但仅有10%的患者表现出这三大症状,且这已属晚期表现.有报告[1],近1/2的肾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已属于晚期,有40%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所以肾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约为27%~35%.这就提醒我们,肾癌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十分重要的.现就肾癌术后进一步治疗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苏泽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睾丸扭转26例临床分析

    我院从1984年1月~1999年5月共收治睾丸扭转2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年龄从出生6 h到35岁不等,其中新生儿3例,8~18岁20例,22~35岁3例,左侧睾丸15例,右侧睾丸11例,合并隐睾4例,嵌顿疝3例,单纯阴囊水肿5例,水肿并青紫瘀斑17例.入院前以睾丸附睾炎治疗13例,以睾丸钝挫伤就诊4例,以睾丸附件扭转治疗3例,合并发热5例,发病至手术探查时间3 h~10 d,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13例,11例明确诊断.

    作者:朱继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