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癌手术后的治疗进展

苏泽轩

关键词:肾癌, 手术后, 术后患者, 生存率, 泌尿系统肿瘤, 发病率, 治疗, 症状, 晚期表现, 术后复发, 首次就诊, 全身肿瘤, 美国, 肾肿瘤, 加拿大, 癌患者, 转移, 肿块, 诊断, 血尿
摘要:肾肿瘤在全身肿瘤发病中不占重要位置,但在泌尿系统肿瘤占有一定的地位.根据美国癌症学会1996年的统计,美国每年约有3万左右的患者诊断为肾癌,近1/3的患者死于此病,我国肾癌的发病要低于上述数字.估计全世界肾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2%,而加拿大每年增加2.5%[1].虽然肾癌具有血尿、疼痛、肿块三大症状,但仅有10%的患者表现出这三大症状,且这已属晚期表现.有报告[1],近1/2的肾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已属于晚期,有40%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所以肾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约为27%~35%.这就提醒我们,肾癌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十分重要的.现就肾癌术后进一步治疗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欧车前亲水胶治疗NIDDM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患病率与日俱增.长期慢性高血糖使患者极易罹患各种并发症,而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综合疗法中的基础疗法.近年来,膳食纤维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高纤维尤其是水溶性纤维膳食可降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降低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大量的研究证明,欧车前亲水胶进入胃肠道吸水膨胀后形成凝胶,延缓餐后葡萄糖的吸收,增加饱胀感,摄取肠内胆汁酸,增加胆盐、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血糖、血脂.为进一步验证欧车前亲水胶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了解其降糖、降脂作用,我科对欧车前亲水胶治疗NIDDM之疗效进行了中长期临床观察.

    作者:李向民;罗邦尧;宁光;赵红燕;陈宇红;王笑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1例分析

    我院1992年3月~1999年3月收治105例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患者,死亡5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患者男,46岁.入院前1周开始出现头晕、乏力,伴低热、小便呈棕黄色;入院前3天双下肢出现紫癜及出血点,4 h前突发头痛、失语、烦燥不安入院.体检:体温39.8℃,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失语,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见散在紫癜及出血点,以双下肢伸侧面多见.

    作者:王俊和;纪淑仪;王信琪;杨艳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50株稻皮黄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

    目的:为了解稻皮黄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对1997年1月~1999年6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痰、中段尿、伤口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并通过WHONET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出50株稻皮黄单胞菌对24种抗生素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4%,22%,26%,32%,36%.对亚胺培南耐药的稻皮黄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亚胺培南敏感株.对丁胺卡那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妥布霉素进行散点图配对分析,发现组合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结论:稻皮黄单胞菌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为有效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和丁胺卡那.耐亚胺培南的稻皮黄单胞菌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作者:刘刃;徐德兴;王露霞;张亚松;罗春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肾癌手术后的治疗进展

    肾肿瘤在全身肿瘤发病中不占重要位置,但在泌尿系统肿瘤占有一定的地位.根据美国癌症学会1996年的统计,美国每年约有3万左右的患者诊断为肾癌,近1/3的患者死于此病,我国肾癌的发病要低于上述数字.估计全世界肾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2%,而加拿大每年增加2.5%[1].虽然肾癌具有血尿、疼痛、肿块三大症状,但仅有10%的患者表现出这三大症状,且这已属晚期表现.有报告[1],近1/2的肾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已属于晚期,有40%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所以肾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约为27%~35%.这就提醒我们,肾癌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十分重要的.现就肾癌术后进一步治疗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苏泽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颈部枪弹伤1例抢救失败教训分析

    患者男,19岁,战士.被流弹击中右颈部4 h,呼吸困难、昏迷2 h.患者于1999年8月25日上午9时被一流弹击中右颈部,当时伤口轻微疼痛,仅少许出血,言语、行走无特殊,患者未予注意.伤后约2 h患者渐感觉颈部肿胀、呼吸困难,自己步行到卫生所后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渐不清,当时血压12.0/8.0 kPa,给予紧急气管切开并输新鲜B型全血400 ml后送我院.查体:T 36.5℃,P 135次/min,R 32次/min,BP 12.0/6.0 kPa,SaO2 96%.

    作者:张晓河;王秀英;张培红;张萌;李春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73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73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3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存活64例,中残2例,死亡9例.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应用脱水剂及防治血管痉挛药物等措施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庄汉森;卓少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含服硝苯吡啶治疗急诊重度高血压20例即时疗效观察

    1997年10月~1998年10月,用硝苯吡啶(NF)治疗急诊重度高血压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升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积分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

    我院1996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了72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其中脑梗塞308例,脑出血35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1例,用李氏积分(急性起病1分,活动起病2分,血压升高3分,头痛、呕吐、昏迷、颈项强直各4分,≤6分为脑梗塞,7~10分可疑,≥11分为脑出血)诊断与头颅CT检查对照,对其中积分诊断误诊的63例作一分析.

    作者:徐刚;王春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右肾巨大积液外伤致破裂大出血1例

    患者,男,43岁.1999年1月17日中午12时因右中腹部被一重物撞击伴剧烈疼痛半小时急诊入院.患者既往健康.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9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1/5.1 kPa,神疲,痛苦表情,呻吟叫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冷.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软,甲状腺无肿大.胸部对称,呼吸稍促,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8次/min,心音弱,心律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作者:黄少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妇科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冯艳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倍他乐克分别联用心痛定及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倍他乐克分别联用心痛定和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对比研究,选择更适合患者长期治疗的方案.方法:将47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分两组,分别按上述方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0 d后,作运动平板试验、血脂、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发生减少,运动能力提高,副作用轻微.结论:心痛定加倍他乐克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且其价格便宜,适合患者长期服用.

    作者:李军;石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烧伤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230例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自1993年8月~1999年8月对230例烧伤病人所置258根静脉输液硅胶管,拔管后留取管端作细菌培养.结果:258根静脉置管,39处(15.1%)出现化脓性静脉炎,引发导管败血症6例(2.6%).致病菌包括细菌和真菌.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插管静脉、插管部位、置管方式、留置时间、导管所输液体成分以及患者全身状态等因素有关,而与导管有无输入抗生素无关.结论:静脉置管应尽量避开危险因素,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发病率.

    作者:郑绪珠;荣新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聚合酶链反应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23例结脑及15例非结脑病人脑脊液(CSF)进行PCR检测,同时予以常规化验、涂片及培养对照.结果:CSF常规化验敏感性(68%)与PCR敏感性(67%)相似,特异性(87%)比PCR(53%)高.而涂片、培养虽然特异性为100%,但敏感性分别为1.6%,4.1%,明显低于PCR.非结脑组15例,有7例CSF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3%.结论:CSF常规化验、涂片、培养,辅以PCR技术及头颅CT检查,对结脑的早期诊断更有帮助.PCR目前尚不能作为结脑诊断的黄金指标.

    作者:安素芳;樊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大剂量安定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32例分析

    我们从1993年起对重症新生儿破伤风患者,采用大剂量安定静脉推注,使之迅速达到安定化,并持续维持治疗,在控制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刘良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浆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一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细胞所合成的主要舒张因子之一,在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1];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为心肌坏死和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对心肌梗塞及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2].本文旨在分析AMI时血浆中NO和TNFα的变化及其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关系.

    作者:杨艳珍;刘树人;余宙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球蛋白及尿白蛋白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目的:探讨α1-微球蛋白等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血、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尿α1-微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疾病组尿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尿α1-微球蛋白、白蛋白可作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但血尿β2-微球蛋白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无价值.

    作者:毕鸿雁;朱崇昭;杨秋萍;王雨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脊髓肿瘤1例

    患者男,57岁.因左侧胸痛4个月,伴双下肢麻木10 d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左侧中胸部束带样箍痛,咳嗽时加剧.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行胸片及胸CT检查无异常,均拟肋间神经痛予卡马西平、消炎痛等治疗,病情无改善.10 d前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步行时双下肢沉重感.

    作者:吕凤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硬膜外阻滞剖宫术麻药致广泛阻滞探讨

    连续硬膜外阻滞是目前剖宫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由于妊娠妇女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也发生相应改变,如椎管内静脉丛怒张,使硬膜外腔间隙变小,内分泌因素等影响局麻醉药的扩散,导致阻滞范围异常广泛扩散,引起呼吸抑制.我院自1988~1998年,有6例硬膜外阻滞剖宫术出现异常麻醉广泛扩散,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爱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职业道德教育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工程,各行各业都要重视,特别是医疗部门.现就我院如何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工作谈谈体会.

    作者:曾珍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