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42例临床分析

邹贵雄

关键词:婴儿, 迟发性, 维生素, 颅内出血, 患儿
摘要:我科自1994年5月~1998年5月共收治42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分析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有学者认为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有获得性及遗传性两种,1型主要是获得性的,当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可纠正;2型则主要是遗传性的,仅靠控制血糖及体重不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亮;杨华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睾丸扭转26例临床分析

    我院从1984年1月~1999年5月共收治睾丸扭转2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年龄从出生6 h到35岁不等,其中新生儿3例,8~18岁20例,22~35岁3例,左侧睾丸15例,右侧睾丸11例,合并隐睾4例,嵌顿疝3例,单纯阴囊水肿5例,水肿并青紫瘀斑17例.入院前以睾丸附睾炎治疗13例,以睾丸钝挫伤就诊4例,以睾丸附件扭转治疗3例,合并发热5例,发病至手术探查时间3 h~10 d,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13例,11例明确诊断.

    作者:朱继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73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73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3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存活64例,中残2例,死亡9例.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应用脱水剂及防治血管痉挛药物等措施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庄汉森;卓少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巨大卵巢肿瘤1例

    患者女,24岁.未婚,因反复腹痛7d于1999年6月7日来诊.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腹膨隆,扪及一包块于盆腹腔,上界于剑突下三指,下界不能扪清,质软,界清,表面光滑,无压痛,不活动,尺压试验阳性.肝脾未及,上腹两侧叩诊鼓音,腹中部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作者:卞爱娜;戚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努力提高肾癌的诊治水平

    肾癌的发病率在泌尿外科肿瘤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膀胱肿瘤,估计全世界肾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2%~2.5%,全世界每年死于肾癌者近10万例.有一半的肾癌患者首次来就诊时已属晚期,约40%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未接受治疗者的3年存活率低于3%.1997年Bailor等[1]统计1994年的肾癌死亡率反而高于1970年,说明近20年来有关癌症的治疗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必须努力提高肾癌的诊治水平.

    作者:苏泽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肾肿瘤外科治疗的特殊问题及对策

    肾细胞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为肾原发恶性肿瘤的85%.肾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愈率约为60%.合理的外科治疗是根治性肾切除术,包括切除病肾、肾包膜及清除肾门附近的肿大淋巴结.由于肾癌病理及临床状况的复杂性,带来了外科治疗中一些特殊问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及人们对肾癌认识上的进步,对这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对策亦在不断更新及再认识之中.现就近年来针对肾癌外科治疗中特殊问题的某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个人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杨金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双手多汗症92例

    原发性多汗症是青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好发于双手和双脚,过去靠内科、皮肤科、中医科治疗,但是效果不佳.我们采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双手多汗症,该术式创伤小、安全、恢复快,术后20 min,双手转暖,不再出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秀桃;宋奇;张潮坤;曾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50株稻皮黄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

    目的:为了解稻皮黄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对1997年1月~1999年6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痰、中段尿、伤口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并通过WHONET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离出50株稻皮黄单胞菌对24种抗生素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4%,22%,26%,32%,36%.对亚胺培南耐药的稻皮黄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亚胺培南敏感株.对丁胺卡那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妥布霉素进行散点图配对分析,发现组合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结论:稻皮黄单胞菌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为有效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和丁胺卡那.耐亚胺培南的稻皮黄单胞菌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作者:刘刃;徐德兴;王露霞;张亚松;罗春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聚合酶链反应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23例结脑及15例非结脑病人脑脊液(CSF)进行PCR检测,同时予以常规化验、涂片及培养对照.结果:CSF常规化验敏感性(68%)与PCR敏感性(67%)相似,特异性(87%)比PCR(53%)高.而涂片、培养虽然特异性为100%,但敏感性分别为1.6%,4.1%,明显低于PCR.非结脑组15例,有7例CSF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3%.结论:CSF常规化验、涂片、培养,辅以PCR技术及头颅CT检查,对结脑的早期诊断更有帮助.PCR目前尚不能作为结脑诊断的黄金指标.

    作者:安素芳;樊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脊髓肿瘤1例

    患者男,57岁.因左侧胸痛4个月,伴双下肢麻木10 d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左侧中胸部束带样箍痛,咳嗽时加剧.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行胸片及胸CT检查无异常,均拟肋间神经痛予卡马西平、消炎痛等治疗,病情无改善.10 d前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步行时双下肢沉重感.

    作者:吕凤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硬膜外阻滞剖宫术麻药致广泛阻滞探讨

    连续硬膜外阻滞是目前剖宫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由于妊娠妇女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也发生相应改变,如椎管内静脉丛怒张,使硬膜外腔间隙变小,内分泌因素等影响局麻醉药的扩散,导致阻滞范围异常广泛扩散,引起呼吸抑制.我院自1988~1998年,有6例硬膜外阻滞剖宫术出现异常麻醉广泛扩散,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爱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107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特点,旨在提高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水平,预防或减少本病的发生.方法:分析总结了10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特点.结果:内在型(子宫内宫内膜异位症)49例(45.8%),外在型(子宫以外部位)53例(49.5%),混合型(子宫内及子宫以外其它部位)5例(4.7%).部位以子宫多见,其次为卵巢、宫颈、输卵管、阴道及子宫直肠窝等,其它部位少见.主要症状及体征为痛经、月经异常、阴道出血、腹痛及下腹不适,以及病灶处可扪及明显包块.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诊断较困难,大多需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病变不典型,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多取材切片观察,并注意鉴别诊断.积极治疗女性生殖器官慢性炎症及卵巢功能异常,避免或减少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是降低本病发病率的基本措施.

    作者:谢卫芳;吴秋良;余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23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难以早期诊断,预后不良.本文对23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刘萍;何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结肠损伤23例分析

    结肠损伤是常见的较复杂的腹腔脏器损伤,因此引起临床上广泛的重视.现就我院救治的23例结肠损伤分析如下.

    作者:陈乃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1例分析

    我院1992年3月~1999年3月收治105例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患者,死亡5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肾癌手术后的治疗进展

    肾肿瘤在全身肿瘤发病中不占重要位置,但在泌尿系统肿瘤占有一定的地位.根据美国癌症学会1996年的统计,美国每年约有3万左右的患者诊断为肾癌,近1/3的患者死于此病,我国肾癌的发病要低于上述数字.估计全世界肾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2%,而加拿大每年增加2.5%[1].虽然肾癌具有血尿、疼痛、肿块三大症状,但仅有10%的患者表现出这三大症状,且这已属晚期表现.有报告[1],近1/2的肾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已属于晚期,有40%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所以肾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约为27%~35%.这就提醒我们,肾癌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十分重要的.现就肾癌术后进一步治疗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苏泽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胸腔镜外科手术78例次分析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在胸外科疾病治疗中的适用证和优点.方法:选用78例次VATS手术进行分析.病种包括:自发性气胸、肺良性肿瘤、肺癌、肺气肿及纵隔肿瘤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5 min(28~120 min).术后平均胸腔引流时间2.5 d(1~5 d),术后平均住院日9 d(4~22 d).发生胸部并发症3例,占3.8%.全部病例无死亡.结论:VATS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及优点.

    作者:郑顺利;吴远杰;杨庆生;洪丰;谷继;周阳海;孙上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妇科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冯艳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应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

    利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危重症监护室(ICU)的一个重要监护技术.它适用于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外科术后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心功能不全的药物疗效观察等.通过漂浮导管经外周深静脉插入右心及肺动脉进行床旁心脏及肺血管压力和心输出量等参数的测定,为临床抢救患者提供可靠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程度的指标.近年通过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我们认识到,要使该项技术收到满意效果,插管中的配合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是很重要的,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严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上颌骨中央性血管瘤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上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急症止血措施.方法:对1984~1999年收治的2例并结合文献予以临床分析.结果:2例均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行双颈外动脉及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1例,行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颈外动脉结扎1例,均治愈.结论:DSA及超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术有助于明确病灶的血供情况及减少术中出血;手术切除是本病唯一的根治方法;低温和控制性降压麻醉及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出血量及输血并发症.

    作者:黄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