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创面感染细菌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率监测

郑利志;陈华德;郑少逸;赖文;高辉

关键词:烧伤, 感染, 细菌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创面常见致病菌变化及其对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我科1992~1998年540例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球菌占37.67%,G-杆菌占56.31%.其中阴沟肠杆菌占22.78%,检出率上升.药物敏感试验显示G+球菌仅对头孢菌素Ⅲ代、氧哌嗪青霉素、氟哌酸及万古霉素敏感.G-杆菌仅对头孢菌素Ⅲ代、多粘菌素B、氟哌酸敏感.结论:烧伤创面致病菌中,G-杆菌仍多于G+球菌.机会菌感染及细菌耐药性正不断增强.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分离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近9年来收治的主动脉夹层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中,主要基础病变为高血压(53.8%);对该病的临床误诊率高(42.3%).结论: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胸部X线平片检查作为基础,可提示该病;核磁共振显像检查可作为确诊主动脉夹层的手段.

    作者:罗年桑;伍卫;王景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儿心源性脑脓肿32例总结

    目的:回顾小儿心源性脑脓肿的临床特点,以便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并进行及时治疗.方法:对小儿心源性脑脓肿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头痛、呕吐、一侧肢体无力、抽搐、神志改变是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头颅CT发现占位性病变.结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易患心源性脑脓肿,及早诊断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区曦;李渝芬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双同位素示踪剂法测定急性肺损伤时肺泡上皮屏障的通透性

    目的: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酸性溶液对肺泡上皮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向大鼠肺内滴注等渗酸溶液,机械通气1 h后,测定通过肺泡上皮屏障的双向蛋白流.结果:随滴注液pH值的降低,通过肺泡上皮屏障的双向蛋白流明显增加.当滴注液的pH值由7.4降到1.5时,渗入血浆的肺泡蛋白示踪剂由(5±3)%增至(33±2)%,P<0.05,进入肺泡腔内的血浆蛋白示踪剂由(4±2)%逐渐增至(25±2)%,P<0.05.结论:酸溶液可损伤肺泡上皮和上皮屏障,进而造成急性肺损伤.

    作者:陈智伟;白春学;方晓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前列腺疾病(一)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世界各国比较相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我国1936年首次报告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情况,根据41岁尸检结果发现中国人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欧美相比相差7倍,当时认为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比较罕见.

    作者:顾方六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肺癌随机分成3组,BAI结合免疫治疗(A组)19例,BAI结合放射治疗(B组)23例,BAI结合免疫及放疗(C组)20例.各组治疗1个疗程后1个月复查胸片及CT.结果:A组有效率89%,B组有效率91.3%,C组有效率100%.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美仙;宋建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生长因子在肝癌切除术后复发中的作用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一百万以上的人新患此病[1],外科切除仍是目前疗效好和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高复发率严重影响手术远期疗效,成为其难治的主要原因.而肝癌根治术后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成为当前研究肝癌复发机制的新热点.目前研究较多的生长因子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

    作者:安永;别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胸腔镜术切除肺转移瘤13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切除肺转移瘤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应用胸腔镜技术对13例患者行肺转移瘤切除术,单侧及双肺多发转移瘤均一期手术全切除.结果: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留胸腔引流管2 d,平均住院时间9 d(7~12 d).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46%.结论:胸腔镜术切除肺转移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可一期切除双肺转移瘤及应用于高龄患者,扩大了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作者:冯卫能;谷力加;翁毅敏;程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微导管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25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动脉畸形(AVMs)治疗的临床意义,栓塞及损伤技术要点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在DSA电视屏幕监控下,对25例AVMs患者应用微导管插管技术,进行栓塞治疗.结果:血管内NBCA栓塞治疗25例,栓塞42次,栓塞达100%5例,90%3例,80%11例,50%6例;无1例再出血.并发症为头痛、癫痫、意识障碍,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栓塞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基础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克民;罗友章;张志宏;方旭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6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各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156例新生儿窒息中并发多脏器损害64例,发生率为41.03%.(2)重度窒息中多脏器的发生率为70%,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的17.4%(χ2=44.06,P<0.005).(3)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与窒息程度、宫内窘迫、孕周、Apgar评分、分娩状态、能否及时合理复苏有关.结论:预防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窒息,及时合理复苏及复苏后监护.

    作者:钟韩荣;古汉礼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雷公藤治疗脓疱型银屑病8例

    近5年来我们对8例脓疱型银屑病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获得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志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多浆膜腔积液1例

    患者男,71岁,因反复腹胀、纳差、乏力1年,加重1月于1998年10月13日入院.1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纳差、乏力,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尿少和排尿困难等伴随症状,未就诊.

    作者:陈宝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α-干扰素阴道用药辅助CO2激光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

    目的:评估免疫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用α-干扰素阴道用药辅助CO2激光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60例(观察组),与60例单用CO2激光(对照组)比较其痊愈率及复发率.结果:2组治愈率均可达100%.而治愈后复发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31.67%,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01).结论:干扰素栓阴道用药辅助CO2激光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黄跃深;程新旺;卜少庸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PGE1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用PGE1治疗23例DN患者,观察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血栓素B2(TXB2),6-酮-PGF1a之间关系及用药14 d后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经PGE1治疗后,尿中白蛋白变化的差值和Ccr变化的差值与尿中6-酮-PGF1a/TXB2比值变化的差值呈正相关.结论:PGE1有助于纠正DN患者花生四烯代谢的异常,从而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作者:黄远航;黎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9例疗效观察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9例,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凤霞;舒玉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L-NAME对鼠内毒素血症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的影响

    目的:探讨L-NG-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在鼠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用脂多糖(LPS)复制内毒素休克小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1)正常对照组;(2)L-NAME组;(3)LPS组;(4)L-NAME+LPS组,观测L-NAME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脏器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结果:给予L-NAME后,血浆NO,TNF-α水平下降,脏器NOS活性降低,肝肾功能损害减轻,实验动物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治疗内毒素休克的一个途径.

    作者:李荣;张珍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2.5%碘酒治疗小型尖锐湿疣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特别是尖锐湿疣患者门诊量较前明显增多,由于人们对性病知识了解的增多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就诊者多为早期发现的小型尖锐湿疣,我们尝试用2.5%的碘酒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

    作者:李娜;杨旭红;庄兰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儿童眼病筛查的方法与实践

    我国基层眼科保健尚在起步阶段,我们使用儿童验光仪,除了进行一般的屈光检查以外,还运用于客观儿童眼病的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项道满;陈叶桃;熊新云;毛娅妮;周红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白血病72例误诊分析

    急性白血病是小儿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好发年龄波及整个小儿年龄时期,其发病率约2~4/10万人口,而14岁以下的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急性白血病总数35%[1],常以发热、贫血、出血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为首发表现,但亦有少部分患者起病不典型,以致临床误诊而延治.本文将误诊7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岑丹阳;吴燕云;陈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在老年性喉癌喉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我科对6例老年性喉癌喉全切除术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病理、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霞;何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巨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合并足月妊娠分娩1例

    患者,27岁,因停经39+4周,孕2产0,腹部阵痛4 h,1998年4月2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正常,第1孕自然流产.本次妊娠停经4个月后自觉腹部增大迅速,腹胀,无腹痛,孕期无作检查.

    作者:杨绮芸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