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同位素示踪剂法测定急性肺损伤时肺泡上皮屏障的通透性

陈智伟;白春学;方晓惠

关键词:肺泡, 血气屏障, 急性肺损伤, 同位素标记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酸性溶液对肺泡上皮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向大鼠肺内滴注等渗酸溶液,机械通气1 h后,测定通过肺泡上皮屏障的双向蛋白流.结果:随滴注液pH值的降低,通过肺泡上皮屏障的双向蛋白流明显增加.当滴注液的pH值由7.4降到1.5时,渗入血浆的肺泡蛋白示踪剂由(5±3)%增至(33±2)%,P<0.05,进入肺泡腔内的血浆蛋白示踪剂由(4±2)%逐渐增至(25±2)%,P<0.05.结论:酸溶液可损伤肺泡上皮和上皮屏障,进而造成急性肺损伤.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术切除肺转移瘤13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切除肺转移瘤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应用胸腔镜技术对13例患者行肺转移瘤切除术,单侧及双肺多发转移瘤均一期手术全切除.结果: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留胸腔引流管2 d,平均住院时间9 d(7~12 d).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46%.结论:胸腔镜术切除肺转移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可一期切除双肺转移瘤及应用于高龄患者,扩大了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作者:冯卫能;谷力加;翁毅敏;程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正常量甲氧氯普胺致急性肌张力不全4例

    近年来因反复使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灭吐灵)和剂量过大致急性肌张力不全的报道增多,但应用正常量致急性肌张力不全少见,现报告4例如下.

    作者:陆一兵;张远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处理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15例直肠经腹低位切除术(Dixon's术)后吻合口复发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了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时间、治疗情况和疗效.结果:本组13例(86.7%)于术后2年内复发,9例再次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无瘤生存2年4例,5年1例,带瘤生存2年2例.结论:保肛术应慎重,术后吻合口复发仍以外科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方永平;黄华容;练涛峰;罗云藩;廖锦岐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雷公藤治疗脓疱型银屑病8例

    近5年来我们对8例脓疱型银屑病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获得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志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治疗常年型变应性鼻炎疗效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

    目的:评价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治疗常年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配到2个平行的试验组,以西替利嗪10 mg/d和氯雷他定10 mg/d晨服,持续3周,安排4个随访日程:基线/随机分配(治疗第1天)及治疗期间跟踪随访(第1,2,3周)观察疗效,试验期间禁止其它辅助治疗.结果:治疗期间两种药物均显示出很好疗效,其中,西替利嗪的有效率达90.6%,与氯雷他定80.5%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从症状缓解综合评价来看,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患者对西替利嗪的评价要比氯雷他定好;从症状计分来看,在主要疗效参数点上,西替利嗪要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结论: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在控制常年型变应性鼻炎方面都显示出很好的疗效,西替利嗪的疗效优于氯雷他定.

    作者:王挥戈;林心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胃复安、双氯灭痛治疗偏头痛和创伤性头痛疗效观察

    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的症状,内科以偏头痛多见,外科以创伤性头痛多见.近年来,我们采用胃复安和双氯灭痛对上述两类头痛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向进;陈建良;吴耀晨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免疫固定电泳分别对2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血清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并与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格林巴利综合征组脑脊液的免疫球蛋白、24 h IgG合成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固定电泳检测发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组55%出现IgG型的寡克隆带,对照组只有5%,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病情迁延及肌力改善不明显的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显著增高.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有免疫球蛋白的自身合成,存在着体液免疫的异常.通常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于判断病程和预后以及疗效的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晓红;王丽娟;郑芷萍;詹国华;袁彦伯;王硕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上呼吸道感染并发DIC1例

    患儿男,2岁.因间断发热10 d,伴腹泻7 d,于2000年2月16日入院.患儿于2月6日无诱因发热,并伴腹泻,为水样便,每天3~4次.外院给予抗炎对症治疗8 d,发热、腹泻等症状消失,停药1 d后患儿再次发热,体温达39.5℃,遂来诊.

    作者:周景应;杜凤兰;何秀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微波消毒后根管充填200例临床观察

    我院从1996年8月~1999年12月采用微波口腔治疗仪对无症状死髓牙行根管消毒后一次性根管充填200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志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胸腔内注射红霉素治疗老年自发气胸13例

    自1996年1月~1999年3月,我们采用胸腔内注射红霉素溶液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13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梁兵;张贺山;郭荣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香荷药条治疗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香荷药条治疗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建立了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动物模型和其它急慢性炎症动物模型,用达克宁栓及软膏做为有效标准,选择大白兔阴道粘膜病理变化、白色念珠菌的转阴率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香荷药条及基质对大白兔阴道粘膜无明显刺激反应,药条能有效地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纠正阴道局部炎症的病理变化,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及组织胺所致的豚鼠皮肤搔痒,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香荷药条具有明显的杀菌消炎止痒作用.

    作者:梁君儿;黎小斌;何成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双同位素示踪剂法测定急性肺损伤时肺泡上皮屏障的通透性

    目的: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酸性溶液对肺泡上皮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向大鼠肺内滴注等渗酸溶液,机械通气1 h后,测定通过肺泡上皮屏障的双向蛋白流.结果:随滴注液pH值的降低,通过肺泡上皮屏障的双向蛋白流明显增加.当滴注液的pH值由7.4降到1.5时,渗入血浆的肺泡蛋白示踪剂由(5±3)%增至(33±2)%,P<0.05,进入肺泡腔内的血浆蛋白示踪剂由(4±2)%逐渐增至(25±2)%,P<0.05.结论:酸溶液可损伤肺泡上皮和上皮屏障,进而造成急性肺损伤.

    作者:陈智伟;白春学;方晓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肺癌随机分成3组,BAI结合免疫治疗(A组)19例,BAI结合放射治疗(B组)23例,BAI结合免疫及放疗(C组)20例.各组治疗1个疗程后1个月复查胸片及CT.结果:A组有效率89%,B组有效率91.3%,C组有效率100%.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美仙;宋建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59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安全方法.方法:对59例合并糖尿病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均行手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6.8%,肺部感染3.4%,泌尿系感染3.4%,无酮症酸中毒发生.术后平均住院23 d,无手术死亡.结论:血糖的控制是糖尿病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的关键,应用普通胰岛素是控制血糖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冬;翟胜;刘冠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白血病72例误诊分析

    急性白血病是小儿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好发年龄波及整个小儿年龄时期,其发病率约2~4/10万人口,而14岁以下的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急性白血病总数35%[1],常以发热、贫血、出血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为首发表现,但亦有少部分患者起病不典型,以致临床误诊而延治.本文将误诊7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岑丹阳;吴燕云;陈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系统性硬皮病引起肾危象1例

    患者,女,46岁.因双手指遇冷发白,发紫10月,皮肤变硬3月,气急、浮肿1月.于1998年11月入院.病史:1998年1月无诱因出现双手指遇冷发白发紫,保暖后好转.渐出现全身皮肤肿胀.

    作者:孙家英;屠文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在老年性喉癌喉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我科对6例老年性喉癌喉全切除术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病理、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霞;何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血脂康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国产调脂药血脂康与烟酸肌醇酯的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2组:A组(60例)早、晚餐后各服血脂康0.6;B组(58例)早、晚餐后各服烟酸肌醇酯0.4.24周后评价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显著降低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间比较A组降低总胆固醇(TC),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B组显著(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B组发生率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对混合型高脂血症降低TC、TG及LDL-C和升高HDL-C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可完全代替烟酸肌醇脂.

    作者:刘亮;李建平;沈培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9例疗效观察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9例,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凤霞;舒玉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广东地区1233例健康人静脉血细胞参数参考值调查报告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健康人静脉血细胞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用美国库尔特公司JT-IR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各个组别健康人静脉血参数进行测定.结果:与北京协作组比较,WBC稍偏高、MPV偏低,女性RBC、Hb值偏高,其余数值大致相仿:与兰州地区相比较,WBC、PLT偏高,MPV偏低;与青岛地区比较,PDW偏低,MPV偏高.结论:各参数值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但个别数据有差异,所以有必要在各个地区建立自己的健康人静脉血各参数参考值范围.

    作者:孙朝晖;潘芳;符玉文;朱爱辛;林龙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