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曦;李渝芬
患者,女,46岁.因双手指遇冷发白,发紫10月,皮肤变硬3月,气急、浮肿1月.于1998年11月入院.病史:1998年1月无诱因出现双手指遇冷发白发紫,保暖后好转.渐出现全身皮肤肿胀.
作者:孙家英;屠文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患者,27岁,因停经39+4周,孕2产0,腹部阵痛4 h,1998年4月2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正常,第1孕自然流产.本次妊娠停经4个月后自觉腹部增大迅速,腹胀,无腹痛,孕期无作检查.
作者:杨绮芸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德巴金在神经外科疾病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德巴金治疗232例神经外科疾病术后的临床疗效,其中难治性癫痫6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84例,颅脑损伤88例.结果:难治性癫痫术后有8例癫痫发作,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颅脑损伤组术后各有2例发作,用药期间基本无并发症.结论:德巴金作为神经外科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的一线药物,疗效满意.
作者:漆松涛;欧阳辉;邱炳辉;冯文峰;彭玉平;梁树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9例,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凤霞;舒玉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院从1996年8月~1999年12月采用微波口腔治疗仪对无症状死髓牙行根管消毒后一次性根管充填200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志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临床总结分析,提高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经剖腹手术证实的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0例中有5例漏诊,3例误诊.结论:(1)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损伤类型,漏诊、误诊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2)骨盆骨折后出现的腹肌刺激和后腹膜血肿与合并腹内脏器损伤出现的腹膜刺激有时较难鉴别,对这类患者不能单靠一项检查来决定治疗方案.(3)临床征象是剖腹探查手术的重要依据,不能单纯依赖影像诊断而延误或加重病情.
作者:邱雪立;蔡植英;林本丹;钟志刚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仙人掌外敷,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无菌性炎症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在典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年化和诊断水平的提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因此,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有关此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一介绍.
作者:胡卫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脾结核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取我院30年来脾结核共18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8例,非手术治疗10例,除1例合并败血症外,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脾结核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但各有其适应证.
作者:甄宇洋;汤地;梁力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患者男,71岁,因反复腹胀、纳差、乏力1年,加重1月于1998年10月13日入院.1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纳差、乏力,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尿少和排尿困难等伴随症状,未就诊.
作者:陈宝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切除肺转移瘤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应用胸腔镜技术对13例患者行肺转移瘤切除术,单侧及双肺多发转移瘤均一期手术全切除.结果: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留胸腔引流管2 d,平均住院时间9 d(7~12 d).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46%.结论:胸腔镜术切除肺转移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可一期切除双肺转移瘤及应用于高龄患者,扩大了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作者:冯卫能;谷力加;翁毅敏;程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后遗症的影响.方法:应用婴儿高压氧舱,对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有效率98.3%.随访脑瘫及智力低下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有效率82.9%.随访脑瘫及智力低下后遗症6例.两组新生儿期疗效比较,χ2=5.65,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高压氧可提供一种超常的特殊供氧手段,显著改善脑和全身的供氧,恢复脑细胞正常的能量代谢,从而达到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黄文文;叶映芳;黄丽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致使深部的肌腱、骨组织外露,在临床工作中较常见,处理比较困难,以往的交臂皮瓣、胸腹壁皮瓣(带蒂)的修复,一来护理不便,二来术后的手指外观较差.我院自1996年10月~1999年6月采用相邻健指背侧皮下组织瓣翻转修复的方法,治疗了21例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彦辉;曹昱;张椿晖;曲铁兵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常见致病菌变化及其对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我科1992~1998年540例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球菌占37.67%,G-杆菌占56.31%.其中阴沟肠杆菌占22.78%,检出率上升.药物敏感试验显示G+球菌仅对头孢菌素Ⅲ代、氧哌嗪青霉素、氟哌酸及万古霉素敏感.G-杆菌仅对头孢菌素Ⅲ代、多粘菌素B、氟哌酸敏感.结论:烧伤创面致病菌中,G-杆菌仍多于G+球菌.机会菌感染及细菌耐药性正不断增强.
作者:郑利志;陈华德;郑少逸;赖文;高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近5年来我们对8例脓疱型银屑病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获得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志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创伤性脑水肿的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方法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脑损伤前15 min应用aFGF持续脑室内注射12 h,观察脑含水量、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治疗组脑含水量为(80.22±0.48)%,与对照组(81.50±0.50)%比较明有所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神经细胞水肿明显减轻.结论:aFGF有明显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蔡颖谦;王清华;徐如祥;邹玲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L-NG-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在鼠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用脂多糖(LPS)复制内毒素休克小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1)正常对照组;(2)L-NAME组;(3)LPS组;(4)L-NAME+LPS组,观测L-NAME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脏器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结果:给予L-NAME后,血浆NO,TNF-α水平下降,脏器NOS活性降低,肝肾功能损害减轻,实验动物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治疗内毒素休克的一个途径.
作者:李荣;张珍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脑血管造影复查的方法,了解CCF栓塞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有否复发及复发的原因.结果:自1991年6月起于血管内栓塞术后半年左右寄调查表随访,共发出调查表160份,其中收回110份,4例复发,经再次栓塞后治愈.110例患者中,16例术后行了MR检查,13例进行了颅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6例患者于术后半年行DSA复查,未见复发.结论:CCF血管内栓塞术后随访是必要的,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忭明;段传志;李铁林;黄庆;杨绮帆;苏正;徐如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6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各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156例新生儿窒息中并发多脏器损害64例,发生率为41.03%.(2)重度窒息中多脏器的发生率为70%,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的17.4%(χ2=44.06,P<0.005).(3)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与窒息程度、宫内窘迫、孕周、Apgar评分、分娩状态、能否及时合理复苏有关.结论:预防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窒息,及时合理复苏及复苏后监护.
作者:钟韩荣;古汉礼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患者男,80岁.1989年9月6日因排尿困难伴尿急2 d入院.经检查初诊:(1)尿潴留,(2)前列腺肥大,(3)前列腺癌待排.9月15日行前列腺切除术,病理证实腺癌.术后放疗.
作者:祝梅华;张冬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