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辉;曹昱;张椿晖;曲铁兵
目的:评价国产调脂药血脂康与烟酸肌醇酯的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2组:A组(60例)早、晚餐后各服血脂康0.6;B组(58例)早、晚餐后各服烟酸肌醇酯0.4.24周后评价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显著降低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间比较A组降低总胆固醇(TC),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B组显著(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B组发生率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对混合型高脂血症降低TC、TG及LDL-C和升高HDL-C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可完全代替烟酸肌醇脂.
作者:刘亮;李建平;沈培南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脾结核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取我院30年来脾结核共18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8例,非手术治疗10例,除1例合并败血症外,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脾结核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但各有其适应证.
作者:甄宇洋;汤地;梁力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近5年来我们对8例脓疱型银屑病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获得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志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院从1996年8月~1999年12月采用微波口腔治疗仪对无症状死髓牙行根管消毒后一次性根管充填200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志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患者,女,46岁.因双手指遇冷发白,发紫10月,皮肤变硬3月,气急、浮肿1月.于1998年11月入院.病史:1998年1月无诱因出现双手指遇冷发白发紫,保暖后好转.渐出现全身皮肤肿胀.
作者:孙家英;屠文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高血压病与卒中,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直接联系,降压治疗可以预防或减少发生卒中和心脏病事件,还能减少或延缓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作者:马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创伤性脑水肿的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方法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脑损伤前15 min应用aFGF持续脑室内注射12 h,观察脑含水量、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治疗组脑含水量为(80.22±0.48)%,与对照组(81.50±0.50)%比较明有所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神经细胞水肿明显减轻.结论:aFGF有明显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蔡颖谦;王清华;徐如祥;邹玲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脑血管造影复查的方法,了解CCF栓塞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有否复发及复发的原因.结果:自1991年6月起于血管内栓塞术后半年左右寄调查表随访,共发出调查表160份,其中收回110份,4例复发,经再次栓塞后治愈.110例患者中,16例术后行了MR检查,13例进行了颅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6例患者于术后半年行DSA复查,未见复发.结论:CCF血管内栓塞术后随访是必要的,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忭明;段传志;李铁林;黄庆;杨绮帆;苏正;徐如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治疗常年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配到2个平行的试验组,以西替利嗪10 mg/d和氯雷他定10 mg/d晨服,持续3周,安排4个随访日程:基线/随机分配(治疗第1天)及治疗期间跟踪随访(第1,2,3周)观察疗效,试验期间禁止其它辅助治疗.结果:治疗期间两种药物均显示出很好疗效,其中,西替利嗪的有效率达90.6%,与氯雷他定80.5%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从症状缓解综合评价来看,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患者对西替利嗪的评价要比氯雷他定好;从症状计分来看,在主要疗效参数点上,西替利嗪要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结论: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在控制常年型变应性鼻炎方面都显示出很好的疗效,西替利嗪的疗效优于氯雷他定.
作者:王挥戈;林心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L-NG-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在鼠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用脂多糖(LPS)复制内毒素休克小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1)正常对照组;(2)L-NAME组;(3)LPS组;(4)L-NAME+LPS组,观测L-NAME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脏器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结果:给予L-NAME后,血浆NO,TNF-α水平下降,脏器NOS活性降低,肝肾功能损害减轻,实验动物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治疗内毒素休克的一个途径.
作者:李荣;张珍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用PGE1治疗23例DN患者,观察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血栓素B2(TXB2),6-酮-PGF1a之间关系及用药14 d后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经PGE1治疗后,尿中白蛋白变化的差值和Ccr变化的差值与尿中6-酮-PGF1a/TXB2比值变化的差值呈正相关.结论:PGE1有助于纠正DN患者花生四烯代谢的异常,从而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作者:黄远航;黎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健康人静脉血细胞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用美国库尔特公司JT-IR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各个组别健康人静脉血参数进行测定.结果:与北京协作组比较,WBC稍偏高、MPV偏低,女性RBC、Hb值偏高,其余数值大致相仿:与兰州地区相比较,WBC、PLT偏高,MPV偏低;与青岛地区比较,PDW偏低,MPV偏高.结论:各参数值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但个别数据有差异,所以有必要在各个地区建立自己的健康人静脉血各参数参考值范围.
作者:孙朝晖;潘芳;符玉文;朱爱辛;林龙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自1996年1月~1999年3月,我们采用胸腔内注射红霉素溶液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13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梁兵;张贺山;郭荣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仙人掌外敷,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无菌性炎症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在典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致使深部的肌腱、骨组织外露,在临床工作中较常见,处理比较困难,以往的交臂皮瓣、胸腹壁皮瓣(带蒂)的修复,一来护理不便,二来术后的手指外观较差.我院自1996年10月~1999年6月采用相邻健指背侧皮下组织瓣翻转修复的方法,治疗了21例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彦辉;曹昱;张椿晖;曲铁兵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一百万以上的人新患此病[1],外科切除仍是目前疗效好和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高复发率严重影响手术远期疗效,成为其难治的主要原因.而肝癌根治术后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成为当前研究肝癌复发机制的新热点.目前研究较多的生长因子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
作者:安永;别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近9年来收治的主动脉夹层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中,主要基础病变为高血压(53.8%);对该病的临床误诊率高(42.3%).结论: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胸部X线平片检查作为基础,可提示该病;核磁共振显像检查可作为确诊主动脉夹层的手段.
作者:罗年桑;伍卫;王景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酸性溶液对肺泡上皮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向大鼠肺内滴注等渗酸溶液,机械通气1 h后,测定通过肺泡上皮屏障的双向蛋白流.结果:随滴注液pH值的降低,通过肺泡上皮屏障的双向蛋白流明显增加.当滴注液的pH值由7.4降到1.5时,渗入血浆的肺泡蛋白示踪剂由(5±3)%增至(33±2)%,P<0.05,进入肺泡腔内的血浆蛋白示踪剂由(4±2)%逐渐增至(25±2)%,P<0.05.结论:酸溶液可损伤肺泡上皮和上皮屏障,进而造成急性肺损伤.
作者:陈智伟;白春学;方晓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动脉畸形(AVMs)治疗的临床意义,栓塞及损伤技术要点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在DSA电视屏幕监控下,对25例AVMs患者应用微导管插管技术,进行栓塞治疗.结果:血管内NBCA栓塞治疗25例,栓塞42次,栓塞达100%5例,90%3例,80%11例,50%6例;无1例再出血.并发症为头痛、癫痫、意识障碍,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栓塞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基础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克民;罗友章;张志宏;方旭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尿道假道多为医源性,我院自1998年1月~2000年8月,在医疗操作中共发生6例,均作了即刻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春;赵永军;杜仲尚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