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脐带绕颈时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分析

林湘

关键词:胎儿脐带绕颈, 胎儿脐动脉, 大脑中动脉, 围产儿死亡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阻力变化, 血流速波, 临床选择, 防治措施, 处理方案, 预测, 应用, 产前, 彩超
摘要:胎儿脐带绕颈可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产前准确预测脐带绕颈程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测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波(FVW),探讨胎儿脐带绕颈时血流阻力变化情况,供临床选择处理方案时参考.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树突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DC),在宿主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肿瘤存在肿瘤相关抗原(TAA),肿瘤自发性消失的出现证明了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存在,但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呈进行性生长又表明免疫机制不能完全有效地保护宿主.

    作者:吴刚;韩本立;裴雪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开搏通致剧烈咳嗽12例

    开博通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刺激性咳嗽.笔者近5年临床治疗中发现12例,现报道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蔡高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辅酶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ATP的影响

    目的:探讨辅酶Q10(Co-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ATP的影响,以了解Co-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达到延长供心保存时间,增加临床供心来源的目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1组为对照组,2组为实验组.取心前,取心肌测ATP.1组用4℃UW液灌洗,2组用4℃UW+Co-Q10液灌洗,常规取心后,1组在4℃UW液中,2组在4℃UW+Co-Q10液中保存6小时.取心肌测ATP.然后在Langendorff模型上,1组用KHB液,2组用KHB+Co-Q10液再灌注30分钟.再取心肌测ATP.结果:2组冷保存和再灌注后ATP含量均高于1组.结论:在灌洗液、保存液及再灌液中加入Co-Q10能使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后,ATP维持较高水平,对供心有良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巫国勇;钟佛添;王治平;孙培吾;张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小儿肠毛滴虫病45例临床分析

    肠毛滴虫病是由人毛滴虫寄生于肠道内引起,以儿童多见.该病缺乏特征性,容易引起误诊、漏诊,使腹泻迁延,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我院儿科1990年5月~1998年8月对58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查,发现肠毛滴虫病45例,现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蔡幸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脑室内囊虫病54例分析

    目的:对脑室内囊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分析54例脑室内囊虫病.结果:54例经手术治疗,近期疗效较好,好转50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死亡1例.结论:提示以颅内压增高综合征起病而缺乏神经性定位体征者应尽早行头颅CT、MRI或脑室造影检查.一旦诊断明确,宜积极手术切除病灶,解除梗阻性脑积水,常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卫国;袁先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心脏损害

    强直性脊柱炎(AS)心脏损害为AS的一种并发症,常见损害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和心脏传导系统阻滞,其他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MVI),心包炎,心肌病.作者对1994~1997年85例AS住院患者进行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13例心脏异常,报告如下.

    作者:黄林喜;曾庆馀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不良反应的前瞻性比较

    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大剂量静脉冲击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不良反应.方法:甲强龙20 mg.kg-1.d-1,成人不超过1 g/d,地塞米松5 mg.kg-1.d-1,成人不超过250 mg/d,连续3天为1疗程,每例病人接受3个疗程,前瞻性观察记录各种不良反应.结果:甲强龙组64例与地塞米松组38例的不良反应,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同等效价的甲强龙与地塞米松治疗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别.

    作者:王晓平;杨任民;胡启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降纤酶是一种单组分的蛇毒溶栓剂,是一种精纯酶,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凝效应及溶解凝血因子的作用,改变血液流变学方面的诸因素.主要用于血管梗塞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目前,文献报道少见.为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我们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实验室检查对比,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疗效对比.

    作者:刘灿珍;李光杰;孟广芹;房基彬;杨兴怀;陈红;忻伟钧;陈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中空托牙制作的改良和应用

    在口腔修复的门诊病人中,因颌骨良性和恶性肿瘤手术而致的上颌骨部分缺损的病人也不少见,缺损类型多为上颌单侧,并伴有口鼻相通,引起生理和心理功能的障碍,患者都很迫切地要求对缺损区在短时间内得到修复.

    作者:刘朗;庾尧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1 病例介绍患儿女,13岁,体重40 kg.于1997年4月12日因发热7天,皮肤黄染5天入院.患儿于住院前7天无任何诱因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伴极度乏力、纳差、恶心,2天后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黄染,并日见加深,尿黄,呈浓茶状.既往身体健康,未接种过甲肝疫苗.

    作者:孙爱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使24小时食管pH监测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方法:对5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8例心绞痛样胸痛及25例无症状志愿者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组18例阳性,占31.0%,特别是有反流症状30例有15例阳性,占50.0%,胸痛组13例阳性,占72.2%,对照组2例阳性,占8.0%.功能性消化不良组和胸痛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反流症状者的阳性率亦高于无反流症状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特别是有反流样症状者和不明原因胸痛的患者,许多是由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可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诊断.

    作者:柳永刚;杨见权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甲硝唑致胃肠道副反应58例临床观察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时方歌括>,具有益气健脾,和中理气之功,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之证.我们从1997年2月~1998年7月对住院病人使用此方治疗甲硝唑所致胃肠道副反应5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迪;凌水权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43例小儿头痛病因分析

    小儿复发性头痛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病因较为复杂,有人调查中小学生3 446人,其中反复发作性头痛在小学一年级生的患病率为10%,六年级生为20%,而初中三年级生患病率可达30%.

    作者:曾超燕;陈庆宜;叶志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胎儿脐带绕颈时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分析

    胎儿脐带绕颈可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产前准确预测脐带绕颈程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测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波(FVW),探讨胎儿脐带绕颈时血流阻力变化情况,供临床选择处理方案时参考.

    作者:林湘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心脏起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所致严重心动过缓31例分析

    心脏起搏抢救各种原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是极为有效的方法,成为当前治疗严重心动过缓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50万以上患者安装了起搏器,我院从1988年1月~1998年1月用心脏起搏器成功地抢救急性心肌梗塞(AMI)所致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31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毓仁;李建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5例分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是发生于单核-巨噬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病变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但主要侵犯骨髓、肝、脾和淋巴结等造血组织,亦可先累及或主要侵犯非造血组织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给诊断造成困难,易被误诊.本文将我院1987~1998年误诊的5例恶组报道如下.

    作者:冯光;钟长豪;李大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青霉素迟缓过敏致心跳骤停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8岁.因发热、咽痛2天来院急诊.查体:T 39℃,R 22次/分,P 102次/分,Bp 14/10 kPa,神清,呈急性发热病容,咽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Ⅱ度,并可见脓点,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复方氨基比林2 ml肌注,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2次.

    作者:张秋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喉阻塞的急救处理

    目的:为解除喉阻塞患者的呼吸困难,提出了一套快速有效的治疗模式.方法:195例喉阻塞患者中,确诊为异物或肿瘤者及时手术;炎性喉阻塞即予足量抗生素、激素静滴,咽喉部直接喷雾或超声雾化吸入药物,并给予适当的吸氧、镇静、钙剂及利尿剂;Ⅲ度呼吸困难严密观察病情并作好随时手术的准备;Ⅳ度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结果:原因明确的异物及肿瘤患者及时手术.炎性喉阻塞经综合性内科治疗,Ⅲ度以下患者绝大部分在短期内解除喉阻塞,避免了气管切开.结论:喉阻塞以炎性疾病多见.治疗首先争取时间解决呼吸通畅,及时、足量抗生素,突击、大剂量激素为首要措施,吸入疗法为治疗呼吸困难赢得时间,吸氧、镇静、钙剂及利尿剂有助于短时间内喉阻塞缓解.气管切开是急救手术.

    作者:黄敏齐;袁旭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成人先天性膈疝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于1998年2月5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加剧20小时,伴呕吐、胸闷、气促入院.查体:神清,表情淡漠,强迫前屈位,面色苍白,四肢甲床紫绀,气管向右偏,呼吸浅促,左侧胸廓饱满,左肺呼吸音消失,心界右移,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6肋间.

    作者:胡艳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新生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新生儿期(特别是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起病急,病情重,如不及时处理常致夭折.我院从1992年4月~1994年6月手术治疗4例新生儿期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就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李维光;刘威;高卫华;梁建华;于明华;刘特长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