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脐带绕颈时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分析

林湘

关键词:胎儿脐带绕颈, 胎儿脐动脉, 大脑中动脉, 围产儿死亡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阻力变化, 血流速波, 临床选择, 防治措施, 处理方案, 预测, 应用, 产前, 彩超
摘要:胎儿脐带绕颈可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产前准确预测脐带绕颈程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测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波(FVW),探讨胎儿脐带绕颈时血流阻力变化情况,供临床选择处理方案时参考.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4例肾损伤诊治体会

    肾脏解剖位置隐蔽,一般不易受伤,但肾脏是一实质性器官,结构比较脆弱,直接及间接暴力均可引起损伤.我院自1991~1998年共收治肾损伤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声洲;马小艾;邓春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性疾病.我科从1977年~1997年采用经胸Heller术(食管下段和贲门部前壁粘膜外肌层切开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24例,经长期随访,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方忠民;罗友雄;李木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婴儿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用法的探讨

    小儿心肺复苏(CPR),目前多数学者仍主张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SDE),即每次0.01~0.02 mg/kg[1].在紧急情况下或在基层医院常选用周围小静脉给药,但复苏的成功率不高.本文分析我科1994年以来61例婴儿CPR中,经周围静脉SDE不同用法的疗效,以探讨其正确使用.

    作者:陈爱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探讨

    目的:血小板表面膜蛋白颗粒(GMP-140)是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特异性指标.血浆GMP-140的增高同样也反映了血小板的激活和释放反应,本文探讨血小板活化状态与急性心肌梗塞(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发病的关系.方法:对15例AMI和23例UAP患者进行血浆GMP-140、vWF测定.结果:AMI和UAP患者血浆GMP-140、vWF明显升高,发作后下降,接近正常.GMP-140与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缺血面积均呈正相关.结论:GMP-140是AMI和UAP病情监测、疗效观察的主要指标.

    作者:张荫川;汤立军;谭文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5例分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是发生于单核-巨噬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病变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但主要侵犯骨髓、肝、脾和淋巴结等造血组织,亦可先累及或主要侵犯非造血组织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给诊断造成困难,易被误诊.本文将我院1987~1998年误诊的5例恶组报道如下.

    作者:冯光;钟长豪;李大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42例矿山井下事故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救治体会

    我院在1992~1997年间共收治井下事故所致颅脑损伤42例,本文就其分型、合并伤的分布、治疗结果、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知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和难治性早搏的观察

    为了确定小剂量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和难治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对40例患者进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的观察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凌峰;李佩璋;吴欣;李雄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树突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DC),在宿主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肿瘤存在肿瘤相关抗原(TAA),肿瘤自发性消失的出现证明了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存在,但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呈进行性生长又表明免疫机制不能完全有效地保护宿主.

    作者:吴刚;韩本立;裴雪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急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2例

    自然杀伤(NK)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较少见白血病亚型,近年来我科诊治2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1 男,28岁.主因头晕、乏力伴鼻衄及牙龈出血1月余入院.查体:T 37.8℃,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压痛明显.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于右肋缘下3 cm可扪及,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作者:李栋梁;宣宝和;郭晓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的临床观察

    脑积水是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为探讨结脑并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将我院1992~1997年收治的23例结脑并脑积水报道如下.

    作者:黄良国;蔡鸿;李国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应用导尿管和双J-导管作输尿管内支架106例的体会

    1994年4月~1997年4月,我院在各种上尿路手术中,应用输尿管内支架106例121条,其中使用导尿管70条,双J-导管51条,置管时间1~12周,有效地解除了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术后切口漏尿量、漏尿天数减少,防止了术后瘢痕形成的输尿管狭窄,克服了留置外支架容易发生感染及病人活动受限的缺点,取得满意效果.分析了两种不同材料的内支架的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作者:吴保忠;莫金水;陈绍宗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辅酶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ATP的影响

    目的:探讨辅酶Q10(Co-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ATP的影响,以了解Co-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达到延长供心保存时间,增加临床供心来源的目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1组为对照组,2组为实验组.取心前,取心肌测ATP.1组用4℃UW液灌洗,2组用4℃UW+Co-Q10液灌洗,常规取心后,1组在4℃UW液中,2组在4℃UW+Co-Q10液中保存6小时.取心肌测ATP.然后在Langendorff模型上,1组用KHB液,2组用KHB+Co-Q10液再灌注30分钟.再取心肌测ATP.结果:2组冷保存和再灌注后ATP含量均高于1组.结论:在灌洗液、保存液及再灌液中加入Co-Q10能使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后,ATP维持较高水平,对供心有良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巫国勇;钟佛添;王治平;孙培吾;张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康灵克通-A治疗渗出性中耳炎20例

    渗出性中耳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上呼吸道疾病有关,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粘连性中耳炎,后遗永久性听力障碍.本文用康灵克通-A鼓室内注射治疗渗出性中耳炎2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曹莉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中空托牙制作的改良和应用

    在口腔修复的门诊病人中,因颌骨良性和恶性肿瘤手术而致的上颌骨部分缺损的病人也不少见,缺损类型多为上颌单侧,并伴有口鼻相通,引起生理和心理功能的障碍,患者都很迫切地要求对缺损区在短时间内得到修复.

    作者:刘朗;庾尧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及同功酶活性变化

    我们对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谱及同功酶的活性进行监测,以观察其与黄疸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周杰;高树辉;张映辉;曾赤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保守治疗后颅窝硬膜外血肿28例分析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是一种颅脑外伤中较少见疾病,治疗上既往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极少数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指征文献报道不一[1~3].现将我院自1992年以来收治的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中28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病人分析如下.

    作者:刘向伟;柳隆华;麦名裕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肝素钙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1994年8月以来,我院采用肝素钙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占海;云华亭;郭林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43例小儿头痛病因分析

    小儿复发性头痛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病因较为复杂,有人调查中小学生3 446人,其中反复发作性头痛在小学一年级生的患病率为10%,六年级生为20%,而初中三年级生患病率可达30%.

    作者:曾超燕;陈庆宜;叶志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机采浓缩血小板悬液输注的疗效.方法:对46例次在化疗后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机器自动采集浓缩血小板悬液输注,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及皮肤、粘膜、脏器出血改善情况.结果:血小板计数升高,不影响化疗正常进行的占93.5%,出血控制率85%.结论: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疗效好,能有效控制出血,是恶性肿瘤化疗的重要支持手段.

    作者:林雯;林英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小梁切除联合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目的:提高青光眼伴白内障病人的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青光眼伴白内障病人42例(42眼)同时进行小梁切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即三联合术).术后平均随访14.5个月.结果:视力:术前光感~0.1,术后0.01~1.0;眼压:术后37眼恢复正常,随访5~18个月仍正常,5眼术后1周眼压为3.25~3.86 kPa,经局部降眼压药作用,10天后恢复正常,随访8~24个月仍正常;结膜滤过泡Ⅱ型32眼(76.2%);术后早期有虹膜炎症反应及轻度角膜水肿.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三联合术可取得良好效果,但应注意适应证选择和术中操作与术后处理.

    作者:张少斌;徐珊琪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