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湘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DC),在宿主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肿瘤存在肿瘤相关抗原(TAA),肿瘤自发性消失的出现证明了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存在,但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呈进行性生长又表明免疫机制不能完全有效地保护宿主.
作者:吴刚;韩本立;裴雪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QT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8例冠心病、95例正常人和36例运动试验假阳性者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测定运动前和运动高峰时未校正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结果: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和高峰时的QTD和QTcd明显大于正常人,且运动高峰时的QTD和QTcd明显高于运动前,而正常人QTD和QTcd运动前后无差别;运动试验阳性而静息时心电图和QT离散度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运动后QTD和QTcd明显增大;运动试验假阳性者,运动前后QTD和QTcd变化不明显.结论:运动增加QT离散度是反映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ST偏移和QTD和QTcd增大可增加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降低假阳性率.
作者:张书刚;梁慧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很常见,自1992~1997年我们共收治8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采用清创、一期内固定手术等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福猷;钟汉柱;李杰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辅酶Q10(Co-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ATP的影响,以了解Co-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达到延长供心保存时间,增加临床供心来源的目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1组为对照组,2组为实验组.取心前,取心肌测ATP.1组用4℃UW液灌洗,2组用4℃UW+Co-Q10液灌洗,常规取心后,1组在4℃UW液中,2组在4℃UW+Co-Q10液中保存6小时.取心肌测ATP.然后在Langendorff模型上,1组用KHB液,2组用KHB+Co-Q10液再灌注30分钟.再取心肌测ATP.结果:2组冷保存和再灌注后ATP含量均高于1组.结论:在灌洗液、保存液及再灌液中加入Co-Q10能使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后,ATP维持较高水平,对供心有良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巫国勇;钟佛添;王治平;孙培吾;张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们于1993年8月~1998年1月先后诊查了28例重症肝炎,现就B超在重症肝炎中的显像作一分析.
作者:王小岩;郑一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院采用抗宫炎片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1996年3月对河源市540名在职中小学已婚女教师妇科普查结果,将经过阴道窥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180例,按年龄和宫颈糜烂程度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80例,两组的年龄分布分别为<40岁为43、36例,>40岁为57、44例,两组年龄比较,χ2=0.07,P>0.05.观察组Ⅰ、Ⅱ、Ⅲ度分别为60、25、15例,对照组分别为47、20、13例,两组分度比较,χ2=0.06,P>0.05.说明两组年龄及宫颈糜烂程度有可比性.
作者:吴延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引起的综合征.现将1997年7月~1998年10月我们收治的PA患者6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新玲;庞敏;李南方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小儿复发性头痛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病因较为复杂,有人调查中小学生3 446人,其中反复发作性头痛在小学一年级生的患病率为10%,六年级生为20%,而初中三年级生患病率可达30%.
作者:曾超燕;陈庆宜;叶志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994年8月以来,我院采用肝素钙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占海;云华亭;郭林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是引起智力低下,脑发育不全等常见原因.自1993年5月~1997年5月我们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144例HIE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徐本福;欧红元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以椎体中柱结构损伤严重,椎管显著狭窄为特点.前路椎管减压同时作一期脊柱重建术,为脊髓神经功能的康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1994~1998年我院应用前路减压对24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惠林;黄黎;李水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小儿心肺复苏(CPR),目前多数学者仍主张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SDE),即每次0.01~0.02 mg/kg[1].在紧急情况下或在基层医院常选用周围小静脉给药,但复苏的成功率不高.本文分析我科1994年以来61例婴儿CPR中,经周围静脉SDE不同用法的疗效,以探讨其正确使用.
作者:陈爱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孕7产1,孕41+周腹痛并阴道流血3天,于1993年8月20日急诊入院.停经50天时出现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4个月左右觉有胎动,曾到当地卫生院产前检查4次,未发现异常,近3天来自觉腹痛,并阵发性阴道中量流血而急诊入院.
作者:徐文慧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小儿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近几年,笔者用自拟蛤贝止咳汤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林御刁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颈动脉穿刺灌注尿激酶和脑活素的方法,治疗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与42例常规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赖忠民;杜剑峰;孟令儒;苏柱新;范文伟;姚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胎儿脐带绕颈可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产前准确预测脐带绕颈程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测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波(FVW),探讨胎儿脐带绕颈时血流阻力变化情况,供临床选择处理方案时参考.
作者:林湘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CD44分子在脑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在瘤细胞转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CD44分子正常型(CD44s)和变体(CD44v3、CD44v6)在20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及20例脑膜瘤中的表达.结果:CD44s在脑胶质母细胞瘤及脑膜瘤中的表达分别为100%和15%,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CD44v在两种肿瘤中均无表达.结论:CD44s可能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的侵袭中起重要作用.CD44v在两种肿瘤均无表达可能与它们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
作者:曹卫东;章翔;刘飞;刘卫平;王占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渗出性中耳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上呼吸道疾病有关,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粘连性中耳炎,后遗永久性听力障碍.本文用康灵克通-A鼓室内注射治疗渗出性中耳炎2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曹莉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对脑室内囊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分析54例脑室内囊虫病.结果:54例经手术治疗,近期疗效较好,好转50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死亡1例.结论:提示以颅内压增高综合征起病而缺乏神经性定位体征者应尽早行头颅CT、MRI或脑室造影检查.一旦诊断明确,宜积极手术切除病灶,解除梗阻性脑积水,常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卫国;袁先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本院自1986~1997年收治结肠癌引起肠梗阻36例,所有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现就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刘锦元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