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5例分析

冯光;钟长豪;李大森

关键词:恶性组织细胞病, 造血组织, 症状和体征, 误诊, 侵犯骨髓, 恶性肿瘤, 淋巴结, 诊断, 脏器, 系统, 单核, 病变
摘要: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是发生于单核-巨噬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病变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但主要侵犯骨髓、肝、脾和淋巴结等造血组织,亦可先累及或主要侵犯非造血组织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给诊断造成困难,易被误诊.本文将我院1987~1998年误诊的5例恶组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开搏通致剧烈咳嗽12例

    开博通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刺激性咳嗽.笔者近5年临床治疗中发现12例,现报道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蔡高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应用导尿管和双J-导管作输尿管内支架106例的体会

    1994年4月~1997年4月,我院在各种上尿路手术中,应用输尿管内支架106例121条,其中使用导尿管70条,双J-导管51条,置管时间1~12周,有效地解除了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术后切口漏尿量、漏尿天数减少,防止了术后瘢痕形成的输尿管狭窄,克服了留置外支架容易发生感染及病人活动受限的缺点,取得满意效果.分析了两种不同材料的内支架的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作者:吴保忠;莫金水;陈绍宗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小梁切除联合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目的:提高青光眼伴白内障病人的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青光眼伴白内障病人42例(42眼)同时进行小梁切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即三联合术).术后平均随访14.5个月.结果:视力:术前光感~0.1,术后0.01~1.0;眼压:术后37眼恢复正常,随访5~18个月仍正常,5眼术后1周眼压为3.25~3.86 kPa,经局部降眼压药作用,10天后恢复正常,随访8~24个月仍正常;结膜滤过泡Ⅱ型32眼(76.2%);术后早期有虹膜炎症反应及轻度角膜水肿.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三联合术可取得良好效果,但应注意适应证选择和术中操作与术后处理.

    作者:张少斌;徐珊琪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心脏起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所致严重心动过缓31例分析

    心脏起搏抢救各种原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是极为有效的方法,成为当前治疗严重心动过缓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50万以上患者安装了起搏器,我院从1988年1月~1998年1月用心脏起搏器成功地抢救急性心肌梗塞(AMI)所致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31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毓仁;李建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成人先天性膈疝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于1998年2月5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加剧20小时,伴呕吐、胸闷、气促入院.查体:神清,表情淡漠,强迫前屈位,面色苍白,四肢甲床紫绀,气管向右偏,呼吸浅促,左侧胸廓饱满,左肺呼吸音消失,心界右移,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6肋间.

    作者:胡艳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测定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至目前为止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认为主要与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脂肪浸润、内皮增生以及体内一些神经内分泌成分改变有关.为了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CHD关系、了解IGF1在CHD发病中的作用和评价IGF1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对24例确诊为CHD患者进行血清IGF1测定,分析如下.

    作者:马伟东;黄贵南;吕汉文;文立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小儿肠毛滴虫病45例临床分析

    肠毛滴虫病是由人毛滴虫寄生于肠道内引起,以儿童多见.该病缺乏特征性,容易引起误诊、漏诊,使腹泻迁延,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我院儿科1990年5月~1998年8月对58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查,发现肠毛滴虫病45例,现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蔡幸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输卵管银夹绝育术效果及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输卵管银夹绝育术于1981年用于临床以来,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是一种安全、简便、复孕率低及并发症少的绝育方法.我站从1991年10月~1997年12月共做输卵管银夹绝育术5 762例,通过对其绝育效果和并发症的回顾性观察,为该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梁旺彩;胡倩环;罗雪红;章国春;廖翠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CD44与脑胶质母细胞瘤的侵袭

    目的:研究CD44分子在脑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在瘤细胞转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CD44分子正常型(CD44s)和变体(CD44v3、CD44v6)在20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及20例脑膜瘤中的表达.结果:CD44s在脑胶质母细胞瘤及脑膜瘤中的表达分别为100%和15%,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CD44v在两种肿瘤中均无表达.结论:CD44s可能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的侵袭中起重要作用.CD44v在两种肿瘤均无表达可能与它们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

    作者:曹卫东;章翔;刘飞;刘卫平;王占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异搏定舌下含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急诊医生常遇到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异搏定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已为大家所知.但用药时要医生监护,注射速度过慢、过快都将使治疗效果欠佳,且不安全.现就使用异搏定舌下含服26例取得安全,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机采浓缩血小板悬液输注的疗效.方法:对46例次在化疗后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机器自动采集浓缩血小板悬液输注,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及皮肤、粘膜、脏器出血改善情况.结果:血小板计数升高,不影响化疗正常进行的占93.5%,出血控制率85%.结论: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疗效好,能有效控制出血,是恶性肿瘤化疗的重要支持手段.

    作者:林雯;林英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和难治性早搏的观察

    为了确定小剂量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和难治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对40例患者进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的观察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凌峰;李佩璋;吴欣;李雄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42例矿山井下事故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救治体会

    我院在1992~1997年间共收治井下事故所致颅脑损伤42例,本文就其分型、合并伤的分布、治疗结果、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知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宫外孕225例分析

    我院拱北妇产科医疗中心近5年来,收治宫外孕患者22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25例,年龄大45岁,小17岁,平均27岁.未婚74例,已婚151例,未育114例,已育111例,有人流史138例,人流多6次,上环16例,结扎8例.腹部手术史:剖宫产术后12例,卵巢囊肿术后2例,阑尾切除术后5例,宫外孕术后3例.

    作者:罗怀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喉阻塞的急救处理

    目的:为解除喉阻塞患者的呼吸困难,提出了一套快速有效的治疗模式.方法:195例喉阻塞患者中,确诊为异物或肿瘤者及时手术;炎性喉阻塞即予足量抗生素、激素静滴,咽喉部直接喷雾或超声雾化吸入药物,并给予适当的吸氧、镇静、钙剂及利尿剂;Ⅲ度呼吸困难严密观察病情并作好随时手术的准备;Ⅳ度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结果:原因明确的异物及肿瘤患者及时手术.炎性喉阻塞经综合性内科治疗,Ⅲ度以下患者绝大部分在短期内解除喉阻塞,避免了气管切开.结论:喉阻塞以炎性疾病多见.治疗首先争取时间解决呼吸通畅,及时、足量抗生素,突击、大剂量激素为首要措施,吸入疗法为治疗呼吸困难赢得时间,吸氧、镇静、钙剂及利尿剂有助于短时间内喉阻塞缓解.气管切开是急救手术.

    作者:黄敏齐;袁旭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及同功酶活性变化

    我们对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谱及同功酶的活性进行监测,以观察其与黄疸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周杰;高树辉;张映辉;曾赤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联合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目的:探讨经鼻窦内窥镜鼻内和Caldwell-Luc联合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鼻窦内窥镜鼻内和Caldwell-Luc联合进路的手术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结果:随访6~24个月,全部病人均未发现复发.结论:鼻窦内窥镜鼻内和Caldwell-Luc联合进路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邹华;龚坚;陈洁珠;郑亿庆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涤痰祛瘀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27例

    笔者以涤痰祛瘀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2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27例均符合197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128例,女99例,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68.2岁;治疗前均行X线胸片检查,大部分作过心电图检查,排除其它肺心疾病,部分病人治疗前作血液流变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发病5~10年35例,11~15年70例,16~20年75例,20年以上47例.

    作者:彭从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辅酶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ATP的影响

    目的:探讨辅酶Q10(Co-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ATP的影响,以了解Co-Q10对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达到延长供心保存时间,增加临床供心来源的目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1组为对照组,2组为实验组.取心前,取心肌测ATP.1组用4℃UW液灌洗,2组用4℃UW+Co-Q10液灌洗,常规取心后,1组在4℃UW液中,2组在4℃UW+Co-Q10液中保存6小时.取心肌测ATP.然后在Langendorff模型上,1组用KHB液,2组用KHB+Co-Q10液再灌注30分钟.再取心肌测ATP.结果:2组冷保存和再灌注后ATP含量均高于1组.结论:在灌洗液、保存液及再灌液中加入Co-Q10能使供心冷保存和再灌注后,ATP维持较高水平,对供心有良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巫国勇;钟佛添;王治平;孙培吾;张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肝素钙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1994年8月以来,我院采用肝素钙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占海;云华亭;郭林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