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3例临床观察

孙建红;戴春;崔爱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 常规治疗, 现报告如下,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 静滴治疗, 复方丹参, 多发病, 常见病, 理想, 基础
摘要:慢性肾盂肾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经临床观察常规治疗效果欠理想.近6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静滴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造口灌注氟尿嘧啶治疗未切除的大肠癌

    由上海第二医学院瑞金医院采用经肛门给予氟尿嘧啶(5-Fu)作为不能切除的晚期直肠癌术前辅助化疗,大大提高了癌灶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药物浓度,降低了骨髓、肺和肝脏中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1].但是药物难以保留较长时间.自1995年5月~1997年12月我们改为经远端造口注入5-Fu用来治疗不能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从雨;严东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应用膀胱镜检查及治疗的护理

    1995年1月~1998年10月,应用膀胱镜检查及治疗病人718例,获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霞;袁令晖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特重烧伤的营养支持

    大面积烧伤引起组织破坏加速,体液、蛋白质和能量持续丢失.烧伤后分解代谢增强,代谢率增加为正常的1/2~2倍,可持续数周之久.大面积烧伤病人若各种营养素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补充,势必会迟缓创面愈合、降低机体抵抗力,使感染和各种并发症难以控制,对治疗极为不利.因此,在烧伤治疗中,营养治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我科到1998年8月共收治了特重烧伤病人(烧伤面积>50%或三度面积>20%)66例,除抗休克抗感染、切(削)痂自体植皮等治疗外,特别强调了加强营养支持,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晓峰;王继学;汤锡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和对血小板聚集与粘附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苯那普利对46例初发的未经任何处理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观察分析其疗效,用比浊法和玻璃珠柱法分别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率与粘附率.结果:苯那普利有明显的降压作用(P<0.001),第1周降压作用大,第2周仍小幅度降低,对收缩压的影响较舒张压大.对心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小板粘附率无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1分钟聚集率明显降低(P<0.005),5分钟和大聚集率也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经配对分析发现,治疗后血小板粘附率降低,而血小板聚集率有所升高,但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初发的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处于低凝状态,苯那普利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一线降压药物,但对于并有高凝状态者,应注意抗凝治疗.

    作者:钟英强;何剑峰;尹松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15例

    1991年8月~1998年8月我院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15例,治愈14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生;廖勇彬;陈立新;庞健;吴荣海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6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多以颈部肿块、多食、消瘦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就诊.我科近5年来收治以周期性麻痹(周麻)为首发症状的甲亢1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梁秀莲;范志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燕山;吴劲松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3例临床观察

    慢性肾盂肾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经临床观察常规治疗效果欠理想.近6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静滴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红;戴春;崔爱东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抗甲状腺药致粒细胞缺乏12例

    粒细胞缺乏(agranulocytosis,粒缺)是抗甲状腺药严重的副作用,临床上虽然少见,但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生命,应引起高度注意.本文将1982年以来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收治的12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木潮;钟光恕;许元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催产素联用安定对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观察

    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常导致宫内及产褥期感染,临床上已将妊娠晚期的胎膜早破作为引产的主要指征之一.现对我院应用催产素和催产素加安定引产的166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者间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保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CT导引下肺脓肿抽吸引流6例临床分析

    1995年10月~1998年3月我们对6例肺脓肿患者行CT导引下肺脓肿抽吸引流,并予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崔伟锋;许国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输血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感染关系探讨

    由于小儿术前禁食,手术失血及绝对血容量低,因此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常需输血.但是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除熟知的溶血反应,传染病毒感染性疾病如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外,输血对免疫的抑制受到关注[1].它可延长人类及动物移植器官的生存期,促进癌肿的发展,增加术后的感染率.本文报道围手术期输血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感染影响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作者:李龙;张金哲;王燕霞;刘荫棠;魏临琪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52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1~1995年,共收治异位妊娠5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冯海琪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创伤性血腹70例诊治分析

    创伤性血腹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多数患者病情严重,部分比较隐匿.诊断及治疗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病人预后.我院自1992年5月~1998年10月共收治创伤性血腹70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强;高寰;钟志鸿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食管结核误诊2例

    1 病例介绍例1 患者男,27岁.因胸骨后疼痛伴吞咽困难3月到本院就诊,门诊行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下段癌.胃镜取活检4块,诊断为食管下段鳞状上皮癌.上消化道钡透示食管下段有4 cm管腔狭窄,钡剂通过受阻,诊断食管下段癌.

    作者:杨仲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目的:探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价值,以及该法是否与颈清扫同期进行.方法:以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20例,缺损的部位包括舌、颊、口底、牙龈、咽侧壁等部位.其中18例修复与颈清扫同期进行.颈阔肌肌皮瓣的设计据修复的部位而定.所有病人追踪观察.结果:肌皮瓣的成活率为90%,所修复的组织形态及功能良好,颈部瘢痕不明显,2例口腔癌术后1年内复发.结论:颈阔肌肌皮瓣血运好,面积大,适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该方法可和颈清扫同期进行.

    作者:潘朝斌;庾尧炜;任材年;陈伟良;李劲松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4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酶学变化观察

    我院1997年3月~1998年2月间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9例,现进行血清酶学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余长青;龚礼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7例临床分析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从1990年~1996年,我科共诊治新鲜闭合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7例,全部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汤志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心肌细胞和淋巴细胞β1受体mRNA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β1受体mRNA在心肌和淋巴细胞表达的关系.方法:用PT-PCR技术对25例不同心功能状态的心脏病患者(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14例,Ⅲ级5例),分别检测其心肌和淋巴细胞的β1受体mRNA水平.结果:两种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淋巴细胞β1受体mRNA水平可反映心肌β1受体mRNA水平.

    作者:王建春;姜慧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与脂肪肝的关系

    文献报道脂肪肝多为长期饮酒所致.然而,目前我国不少脂肪肝患者并无酗酒史.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肝病,脂肪变性是其基本病理改变之一,在丙型肝炎尤为常见.大量的肝细胞脂肪变性,达到一定程度可表现为临床脂肪肝.慢性病毒性肝炎与临床脂肪肝的关系至今仍缺乏研究.根据文献检索,至今涉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甚少.为此,我们对69例脂肪肝患者的HBV、HCV感染状况进行观察,旨在了解慢性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与脂肪肝的关系.

    作者:黄钢;邓子德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