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行泪囊鼻腔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

黄仪平;吴凌云;袁红波

关键词: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孔, 术治疗, 鼻腔泪囊造孔, 慢性泪囊炎, 内窥镜下, 良好疗效
摘要:近两年来,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2例,收到良好疗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活血化瘀法的疗效与舌下络脉变化的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我们通过辨证论治,对气滞血瘀型患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同时进行了舌下络脉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认识到它在辨证与判断疗效上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忠早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硬膜外自动镇痛泵注药在前列腺术后应用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常有膀胱痉挛性收缩、强烈的尿意、肛门坠胀或伤口疼痛等.1995年来我们对68例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采用硬膜外自动镇痛泵(PCA)注药止痛,解痉,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宁;杨槐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象及骨髓象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因干细胞受损而引起以贫血为主或伴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骨髓呈病态造血,骨髓一系或多系增生异常,伴外周血细胞减少.临床多见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检查是其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现就我室1990年1月~1997年7月30例MDS,分析其血象、骨髓象特征并报告如下.

    作者:李颂文;肖扬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淋菌性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

    笔者近3年来采用可乐必妥和中药热淋清治疗淋菌性及非淋菌性尿道炎366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平;庄凯;李炽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7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远期智力低下、癫痫发作和脑瘫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而受到普遍重视.现将我们自1995~1998年收治的HIE 97例分析如下.

    作者:谭庆瑜;李婉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29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lung,SHL)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Liebow1956年率先提出.我们三家医院1971~1997年共收治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对其临床病理表现、X线特点及产生的病理学基础进行讨论.

    作者:吴健;曹弃元;庄恒国;韦育林;孙颖;江山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214例肝硬化患者胃镜观察结果分析

    1991年4月~1997年12月,我们对214例肝硬化并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了胃镜观察.

    作者:王大冰;郑金选;鞠金昌;姚智;李修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数心脏病患者不可避免的终结局.引致心衰的病理机制复杂,多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可能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发展.本文通过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以探讨TNF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梁伟钧;罗景云;黄石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外伤性心脏大血管破裂的抢救

    心脏大血管损伤病情重,来势凶,大部分患者来院前已死亡,我院1993年3月~1997年6月,共成功抢救了外伤性心脏大血管破裂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例误诊分析

    我科从1977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6例,皆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术前误诊13例,误诊率达81%.现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范措施.

    作者:王梦炎;李会晨;石汉平;齐德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

    患者男,38岁.自服乐果不醒人事7小时,于1998年12月20日入院.7小时前因服乐果30 ml,20分钟后被发现睡在地,口流白沫,叫不应,呕吐少许胃内容物,有大蒜味,昏迷渐加深而入院.既往健康.查体:T 36℃,P 104次/分,R 26次,BP 8/6 kPa.深昏迷,四肢湿冷,肌束颤动,呼吸深快,有农药味,唇紫绀,结膜水肿,瞳孔直径8 mm,对光反应消失.两肺干湿罗音,心率104次/分,律齐,无杂音,肝脾未及.血:WBC 12.9×109/L,N 0.59,L 0.41,RBC 4.36×1012/L,Hb 148 g/L,胆碱酯酶3 U,尿常规正常.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乐果)中毒.给洗胃、阿托品、解磷定、地塞米松、甘露醇、输血、抗生素、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等处理,第2天血压恢复正常,但出现中枢性呼衰,给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时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后恢复,昏迷渐轻,第10天清醒,胆碱酯酶27 U,无自觉不适.第11天排暗红血便多次约1 200 ml,无呕血,胃管抽出物非血性.经输血、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林协忠;林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介入治疗在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中的初步应用

    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高,且有上升趋势,具有复发性与多发性二大特点.我院自1996年2月起对膀胱移行细胞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经病理切片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Ⅱ~Ⅲ级病人进行联合应用抗癌药物、动脉介入治疗,以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亦东;韩益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女性膀胱颈部梗阻43例经尿道电切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0年3月~1998年6月收治女性膀胱颈部梗阻43例,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廖锦先;任有才;陈景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高粘血症的护理

    我院引进的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血液粘稠度增高症(高粘血症)42例,效果满意,今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其煊;张婉红;李瑞心;符钻英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因至今尚不甚明确.一般认为,婴儿出生后窒息或呼吸窘迫引起较长时间肠壁缺血缺氧,在此基础上继发肠内细菌感染是导致NEC的主要原因.近10余年来,不少研究显示:该病与免疫、氧自由基、病毒等有关,但缺乏足够的客观证据.近几年,我们对46例临床诊断为NEC的患儿,进行病原学研究,并结合其临床特征、治疗、预后等因素,探讨该病的病因及诊治策略,祈使有效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蔡志明;连朝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治疗分析

    双额叶脑挫裂伤是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一种严重情况,这类病人的伤情变化较大,继发性颅内压增高的发生发展极为迅速,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我院自1993~1997年共收治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80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康;彭余江;朱良才;滕灵方;金玲江;林军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低血钾瘫痪60例临床分析

    低血钾瘫痪是一种较常见的急症.本文收集60例低血钾瘫痪病人,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52例,女8例,男:女为6.8:1,年龄18~54岁(平均23岁).发病时间:44例卧床休息清晨起病,其余16例在晚上或白天起病.共同表现:首发症状为下肢酸痛、无力、行走困难,逐渐发展至双下肢不能行走并波及到双上肢不能持物、抬举困难、失动,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肌张力降低.7例有既往史.

    作者:温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疣状胃炎并出血49例分析

    疣状胃炎又称为慢性糜烂性胃炎或豆疹样胃炎.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随着胃镜的普遍应用,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现将我院8年来所见且伴出血49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肾移植术后肾小管性酸中毒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后肾小管性酸中毒(RTA)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将45例肾移植患者按RTA发生情况分成A、B两组,比较其发生排斥反应情况,环孢素A(CsA)浓度等,并对RTA组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肾移植术后发生RTA较常见,多为可逆性,RTA组出现的排斥反应次数较多.结论:肾移植术后RTA的发生与低磷、高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症、CsA毒性等因素关系密切,对了解移植肾功能状态、预测排斥反应发生有一定价值.

    作者:何斌;杨周灼;李如恒;梁馨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恶性淋巴瘤7例误诊分析

    恶性淋巴瘤为原发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以浸润浅表淋巴结为主,尚可侵犯全身各部位,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就笔者近年遇到的,并经病理切片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淋巴瘤误诊7例分析如下.

    作者:段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