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平;庄凯;李炽明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代谢紊乱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136例不同类型再障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其中急性再障(AAA)12例,重型再障Ⅱ型(SAA-Ⅱ)50例,慢性再障(CAA)74例.结果:大部分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障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减低与长期接受雄激素治疗、发热、出血、肝功异常及伴有胃肠疾病有关,适当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有利于再障的恢复.
作者:胡振玉;郑志汉;关华新;吴大方;李慧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食管裂孔疝过去的发病率为0.52%[1].近年来由于胃镜检查的诊断率提高,其发病率亦增加.我们自1993年8月~1997年底,行胃镜检查6 543例,发现食管裂孔疝334例,检出率5.1%,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广军;宋苏华;张向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肺癌侵犯胸膜后其癌肿转移致恶性胸腔积液(胸液),目前治疗方法颇多,疗效不一.本组以顺铂和胞必佳为主,结合抗癌药物治疗胸液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水;钟建卫;崔玉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院自1990年3月~1998年6月收治女性膀胱颈部梗阻43例,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廖锦先;任有才;陈景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喉镜及气管插管操作激发交感兴奋,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心律失常等反应.为阻抑此类应激反应,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已探讨了各种方法用于减弱此反应,但利弊互见.柳胺苄心定(拉贝洛尔)为一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药.本文观察此药对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及优点.
作者:刘晓霞;田月霞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库肯勃氏瘤较少见,我们自1980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本病2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同期收治卵巢恶性肿瘤172例,卵巢转移瘤共34例,库肯勃氏瘤22例,占卵巢恶性肿瘤总数的12.8%.年龄20~66岁,平均41.1岁,绝经前占71.1%.
作者:李霖;许爱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低血钾瘫痪是一种较常见的急症.本文收集60例低血钾瘫痪病人,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52例,女8例,男:女为6.8:1,年龄18~54岁(平均23岁).发病时间:44例卧床休息清晨起病,其余16例在晚上或白天起病.共同表现:首发症状为下肢酸痛、无力、行走困难,逐渐发展至双下肢不能行走并波及到双上肢不能持物、抬举困难、失动,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肌张力降低.7例有既往史.
作者:温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19岁.因发热、咳嗽、咳痰10天,左胸痛2天,于1998年7月22日入院.患者于10天前受凉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达39℃,伴咳嗽,咳黄色粘痰,量约每日50 ml,伴心慌、咽干、乏力,在当地卫生所予青霉素400万u静滴,每日2次,氧哌嗪青霉素3.0 g静滴,每日2次,治疗5天,发热、咳嗽、咳痰无减轻,且出现痰中带血3次,每次2~3口,左胸痛,为持续性钝痛,咳嗽变换体位时加重,并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作者:李秀英;邵红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左房粘液瘤是心脏原发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类.近年,随着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临床报道日益增多[1].我们近十年观察到的左房粘液瘤41例,结合文献对临床以及并发血栓形成与血栓栓塞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谢荣禄;彭南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3~1998年应用电离子机电灼除疣,中药解毒除疣汤内服,外薰洗,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较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2例,男82例,女70例,年龄15~52岁,以19~22岁多见.病程:不洁性交后20天~3个月,长6月.发病部位:以疣发频率顺序,男性:包皮系带、包皮、尿道口、阴茎根、阴囊、肛周;女性:小阴唇、后联合、尿道口、阴道壁、大阴唇、宫颈口、肛周.形态:多以乳头样,菜花样为主,也可见鸡冠样、蕈样、角化状.
作者:谷荣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自1994年1月~1997年12月,我们对22例酒精性心肌病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报告如下.
作者:郑孟坚;李绍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患者男,23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年,加重伴呕吐胃内容物3天入院,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变形,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收入院.在硬膜外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和周围粘连,幽门梗阻,行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Moynihan法).术后一般情况正常,无腹痛,进食流质,腹平软,无压痛,肠鸣正常,第11天痊愈出院.出院后第1天进食半流、青菜后觉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无向他处放射,并呕吐胃内容物多次,含胆汁样胃液,无咖啡样物及排黑便,腹胀,无发热,来诊再次住院.体查,T36.8℃,P 85次/分,腹膨隆,腹肌稍紧,右腹中部扪及胀大肠袢,有压痛,全腹反跳痛轻,未闻振水音及气过水音,无腹水征.诊断:肠梗阻.血常规WBC 20.1×109/L,RBC 4.46×1012/L,Hb 145 g/L.入院后禁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抗感染,灌肠,病人症状无好转,保守治疗6小时无效,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原吻合口无特殊,各可通过大拇指,横结肠大部分位于吻合口右侧,明显鼓气胀大,并在吻合口右侧和横结肠通过处受压,大网膜嵌入且粘连,造成横结肠完全梗阻,吻合口左侧也有粘连,但不形成梗阻,给予拉出且松解大网膜粘连,横结肠复位,查吻合口后侧横结肠通过处尚可容二横指,术后第6天进食半流,病人无不适,第11天痊愈出院.
作者:陈隆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人的寿命延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加压滑动鹅头钉是近年来用于该类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械.通过髓内拉力螺丝钉的滑动加压作用,使骨折端保持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下床活动.我们自1995~1998年对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军;张跃;李景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近年来在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及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可有效地治疗高血压,而且可使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LVH)逆转[1],我们应用ACEI苯那普利(Benazepril)又名洛丁新,对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降压,左室肥厚及改善心、肾功能、胰岛素抗性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毅;张晋;赵理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科自1994年起应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4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婴幼儿肠套叠几乎均为原发性肠套叠,原发性肠套叠虽然可以通过灌肠整复的方法复位,但复位后的复发率较高,在6%~12%之间[1],我们采用了保留灌肠加口服丙谷胺的方法治疗肠套叠并预防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常生;袁中芬;孙永胜;邹立叶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0年1月~1998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五官科收治的幼儿喉乳头状瘤35例,年龄均在10岁以内.我们注意到这种疾病的发生近年有增多的趋势,本文35例均为阴道顺产的小儿;而近年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合并阴道尖锐湿疣并以选择性剖宫产结束分娩共有5例产妇,随访4年,这5例均未发现小儿出现喉乳头状瘤病.因此本文探讨孕妇分娩前患阴道尖锐湿疣并采取阴道分娩是否与幼儿喉乳头状瘤有直接的关系.并从幼儿住院次数,手术次数,本病的复发次数,阐述小儿喉乳头状瘤病对小儿的危害.
作者:周沫;刘相容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脑转移瘤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nm23-H1单克隆抗体对52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78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结果:在肺癌中,nm23-H1蛋白表达与脑转移瘤的发生有关(P<0.05);而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原发肿瘤中nm23-H1表达下降对脑转移瘤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检测肺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肺癌脑转移的指标之一;但可能对预测脑转移瘤预后没有价值.
作者:张良;毛伯镛;张尚福;成娘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腋窝是体表较特殊的部位,除本身原发疾病外,人体许多其他部位的疾病也可累及该处,且往往以肿块的形式出现,患者自己发现的机会较多.临床上以腋窝肿块首诊的患者较常见,笔者收治以腋窝肿块首诊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病人3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数心脏病患者不可避免的终结局.引致心衰的病理机制复杂,多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可能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发展.本文通过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以探讨TNF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梁伟钧;罗景云;黄石安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