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海;黄晓生;廖勇彬;陈立新;庞健;程州平;徐宝琼
本文总结我院儿科1996~1998年收治的,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97例,均符合198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初步方案>.用液固双相培养瓶行需氧菌血培养确诊的36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应用WHONET-4对36株需氧菌的药敏进行统计,同时予以临床诊疗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楚根;林孟森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标法、散射比浊法、ELISA法、非反向高效液相色谱Miller改良法以及McAc-APAAP法分别检测CVA患儿血清IgE、IgA、IgG、IgM、IgG亚类,维生素A(VA)的水平以及T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结果:CVA患儿血清IgE增高、IgA降低、IgG4增高、VA降低,CD+8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CVA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异常.
作者:卢继芳;刘运广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常并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其发生率达85%,本病出血迅猛,病情凶险,是APL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血液病治疗水平的提高,新抗肿瘤药物不断出现,APL完全缓解率(CR)明显提高.但APL病人合并DIC则常使病人死于实施有效化疗之前.近年来作者采用微量肝素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常规量肝素和传统抗肿瘤化疗方案作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陈少通;赵淑华 刊期: 1999年第07期
钳刮术是终止11~14周妊娠的常用方法.本研究用米索前列醇作为钳刮术前用药,以观察它对手术的影响.
作者:刘晓珊;陈珊 刊期: 1999年第07期
不孕症已成为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已婚夫妇的10%左右.深圳是一个年轻化的城市,不孕症的病人相对较多.现随机抽取近半年来在我院诊治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发病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作者:钱卫平;蔡志明;黄东平;庄凯 刊期: 1999年第07期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指在胚胎时期肠道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旋转不完全或异常,使肠道位置发生异常和肠系膜附着不全而引起的梗阻,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中所占比例高,占25.8%[1].我院儿外科自1979年以来收治新生儿肠旋转不良3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宁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22例结核病符合临床诊断标准,50例对照组,应用PCR技术,经凝胶电泳法检测结果.结果:血样本TB-DNA-PCR的阳性率为结核组18.18%,对照组36.00%,敏感度18.18%,特异性64.00%,假阳性36.00%,假阴性81.82%.18例结核病未经抗结核治疗予复查,仅8例阳性,占44.44%.结论:应用定性PCR技术检测结核血标本的敏感度低,其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应引起注意.PCR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尚要解决取样、操作技术、判断结果的标准化和量化问题.在诊断结核病时不能脱离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病原学和血清学.
作者:杨镒宇;李建英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我院自1996年6月~1998年9月共开展上消化道内镜检查3 701例,共检出癌症368例,其中多原发癌12例,均经病理活检证实.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夏为国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外动脉结扎对重症鼻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用颈外动脉结扎术止血的18例重症鼻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鼻出血来势很急,且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全身疾病,不易止血,易引起贫血、休克等并发症,鼻腔填塞特别是前后鼻孔一起填塞时间过长,可引起血中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出血时间越长,全身情况越差.结论:鼻出血时可用纤维喉镜、鼻内窥镜边吸引边查找出血灶,填塞方法应正确,如经保守治疗无效且填塞在2次以上,应行血管结扎术.
作者:梁健刚;梁耀基 刊期: 1999年第07期
1987年8月~1998年10月,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185例、普胸手术41例术后使用呼吸器进行机械通气.现将有关术后呼吸管理的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邓贵陶 刊期: 1999年第07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如处理不当常致严重后果.我科1992~1998年收治经CT诊断并以入院后首次GCS评分≤8分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标准的病人256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伟健;林育臻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我们用酚妥拉明与肝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病人40例,并与未用此两种药的40例病人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乔玉奇;薛文清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气道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卵蛋白致敏及激发制成小鼠哮喘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小鼠气道组织CD+4、CD+8、CD+25T淋巴细胞.结果:CD+4、CD+8、CD+25T淋巴细胞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CD+4/CD+8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01).结论:哮喘时气道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浸润,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的失衡是发生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江慧琳;李燕屏;周太原 刊期: 199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经验.方法:参照心腔扩大指数,回顾分析巨大心脏临床资料,并将巨大心脏作了病理学分型.结果:左房型121例(61.7%),为常见,手术效果好.左室型29例(14.8%),术后早期死亡率高(24.1%).右心型5例,较为少见.全心型41例(20.9%),多属病变晚期.结论:该种分型方法可以反映巨大心脏患者不同心腔扩大的程度和心功能受损的程度,与手术疗效一致;同时可作为手术方法设计的参考,对指导围术期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平;吴若彬;张镜芳;蔡增欣;肖学钧;何竟功 刊期: 1999年第07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无明显诱因觉腰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1个月,经西医门诊治疗(药物不详)疼痛无明显改善,行走拘谨,并向前倾,每次仅能行走5~6 m,咳嗽时疼痛加重于1995年12月3日就诊.
作者:秦标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患者女,18岁,因停经34天,下腹部疼痛10小时,晕厥2小时,于1997年4月17日入院.无阴道流血,既往月经不规律,末次月经为1997年3月14日,未婚,无外伤史.查体:P 120次/分,BP 12/7 kPa.神志淡漠,贫血貌,无黄疸,心肺正常.
作者:邹锦考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我院自1995年5月~1998年10月,应用药物超声雾化治疗褥疮24例.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痛苦少等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梅;王淑珍 刊期: 1999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自1994年开始采用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该病,其中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玉山 刊期: 1999年第07期
我院自1987年1月~1998年10月对66例腹部术后严重腹胀患者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拥军 刊期: 1999年第07期
1994年12月~1998年6月经临床确诊为大肠息肉的103例患者行内镜下电切治疗,旨在了解大肠息肉发生的部位,与年龄的关系,恶变息肉的病理类型以及经内镜行息肉治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少霞;王启仪 刊期: 199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