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兰;钱华;徐萍;姜志清
患者男,38岁.因双下肢皮疹伴轻度瘙痒2个月,皮疹加重7 d于2007-04-29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双下肢出现皮疹,为形如米粒样丘疹,以小腿及跟腱部为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予炉甘石洗剂、地塞米松霜外搽及口服赛庚啶等治疗,未见明显无好转.7 d前病情进一步加重,皮疹面积扩大至大腿内侧,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示皮疹以双下肢明显,为散在分布、大小不等之暗红色斑丘疹,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略凹,较少融合,部分皮损上覆盖细薄银白色鳞屑.躯干及双上肢皮诊轻微,掌跖部未累及.双侧腹股沟触及数个直径约1 cm的淋巴结,中等硬度,活动度尚可,无触痛.生殖器及肛周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均正常.
作者:王李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密度梯度离心法加上游法处理精液对精子各运动参数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加上游法处理102份男性精液标本,应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软件分析精子各项运动参数,并运用改良巴氏染色法观察精子形态.结果: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加上游法处理后,精子活动率、活动力、曲线速度、直线速度等运动参数值均明显提高(均为P<0.01).经该法处理后,畸形精子百分率、精子畸形指数均明显降低(均为P<0.01).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加上游法可使精子的运动参数及形态学均得到明显改善,是较好的体外处理精液方法.
作者:刁英;杨智敏;谭兵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引言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河南省医学会承办的第10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08-06-05在郑州召开,大会由高润霖院士主持.本次会议规模大,参会人员达2 500余人,会议突出临床实践,注重多学科交叉,将国内外进展与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相结合.内容包括心血管病方面的新研究动向和指南,主要介绍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血管病等的诊治进展,还设立了临床病例讨论,下面就热点问题作简要介绍.
作者:钱孝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香菇多糖(天地欣)与顺铂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恶性胸腔积液37例患者,随机分为香菇多糖组20例和顺铂组17例.香菇多糖组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4 mg加生理氯化钠40 mL;顺铂组胸腔内注入顺铂80 mg、利多卡因100 mg、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氯化钠40 mL.2组均为每周用药1次,治疗1~4次,4周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香菇多糖组的总有效率为75%,顺铂组的总有效率为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菇多糖组的总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顺铂组(15%比100%,P<0.01).结论:与胸腔内注入顺铂比较,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朱勇德;田作春;李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跟腱撕裂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运动损伤后疑有跟腱撕裂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患侧跟腱的形态、内部结构和回声特征,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和(或)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31例疑诊患者中,超声检查提示完全性跟腱撕裂23例(74%),经手术和(或)MRI证实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部分性跟腱撕裂5例(16%),经MRI证实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5/8;漏诊3例(10%),其患侧声像图仅表现为跟腱回声紊乱.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跟腱撕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检查对诊断完全性跟腱撕裂的准确率较部分性跟腱撕裂高.
作者:彭思敏;黄卫红;韦蓉梅;陈体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该文就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诊断、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宇;孙晓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伤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1例伤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给予头孢曲松钠2 g/d加入等渗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2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0.4 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疗效、开始退热和完全退热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细菌清除率为100%,对照组相应为90%、90%,2组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开始退热时间为(2.4±0.9)d,完全退热时间为(4.1±1.9)d,对照组相应为(3.2±1.3)d、(6.4±2.5)d;治疗组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为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相应为20%(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伤寒的疗效相当,但使用头孢曲松钠者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应用左氧氟沙星者,不良反应亦少,加之每日用药1次,使用方便,价格相对较低,可供临床酌情选用.
作者:熊和民;颜太琼;孙建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乍着似癫(癎)实为低血糖--1例低血糖症误诊的教训患者男,82岁.因突发抽搐、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30 min于20:00急诊入院.
作者:王淑芳;郭丽欣;耿慧;孙伟;马正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99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使用手术开窗吸引加引流法治疗耳郭假囊肿4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耳郭假囊肿45例,其中男40例,女5例;年龄25~60岁,中位年龄42岁;病程2~18个月,中位病程10个月;囊肿均发生于一侧耳郭,左耳20例,右耳25例;病变发生在舟状窝34例,三角窝11例;囊肿直径0.5~3 cm.38例曾在外院行多次穿刺抽液、物理治疗,疗效均不佳.7例为初次发病,未接受任何治疗.
作者:宋冰;袁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引言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群众受伤,而且许多为复合伤,救治工作难度极大,掌握该类创伤的紧急处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救治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为此,本文对地震创伤的紧急救治措施作一简介.由于灾难现场及现场临时医疗点难以进行实验室检查,因此,诊断的主要依据来自临床观察,治疗方案也应参照这些临床发现.
作者:向孝兵;叶勇光;梁兴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男,33岁.因面部外伤于2008-03-10 9:50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询问病史,患者1年前曾2次注射过破伤风抗毒素.给予破伤风抗毒素15 U皮内试验液进行皮内试验,15 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及团块状丘疹,皮内试验局部皮肤隆起、发白,水肿直径大于4 cm.立即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苯海拉明20 mg,随即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气促,面部、口唇紫绀,神志恍惚,咽部发痒,咳嗽.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9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50/20 mmHg(10 mmHg=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6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考虑为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邢逸;阳莲香;薛玲;骆小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引言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恶性增殖的单克隆性异质性疾病[1].随着不同作用机制化学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技术的不断完善,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采用细胞毒药物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可使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达到60%~85%,但其5年无病生存率仅为20%~30%,大多数患者早期复发,终死亡.即使是采用目前认为是有效的HSCT治疗,其长期无病生存率也仅为60%左右[2].
作者:陈运贤;丁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超声内镜是一种直视性的腔内超声检查手段,具有高度的空间分辨率,诊断敏感度很高.该文对超声内镜的分类及其在慢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作一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肖萍;李昌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引言目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必须强调的是,虽然PCI能使心肌较早得到充分的血流灌注,仍应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技术优势,科学地选择急诊PCI的适应证,方能使患者达到大的临床获益.本文根据2005年欧洲PCI指南和2006年美国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 Cardiology College/ America Heart Association,ACC/AHA)PCI指南和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部分内容,对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急诊PCI指征和注意事项(重点介绍AMI)加以介绍,供基层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伍贵富;胡承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SLE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易感因素、治疗和转归.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02例SLE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真菌感染患者占同期住院1 350例SLE患者的7.6%,其中39例(38.2%)为医院内感染.感染部位常见为肺(37.5%),其次为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20例发生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感染.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40.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易感因素前3位为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者、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者、低蛋白血症者.根据病原菌选择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为主要治疗药物.治愈48例,好转28例,未愈5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20.6%.结论:SLE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率高,且病死率高.多部位感染常见,以肺部为感染的高发部位,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长期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治疗和侵入性操作等是其常见易感因素.建议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做好真菌感染的防治工作,有助于改善SLE的预后.
作者:詹钟平;梁柳琴;陈冬莹;杨岫岩;叶玉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女,22岁.因腹痛、腹泻3 d于2007-06-10来我院就诊.患者3 d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腹痛、腹泻,不伴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闷等,自服吡哌酸每次0.5 g, 每日3次,小檗碱每次0.3 g,每日3次,症状无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既往无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家族史,亦无左氧氟沙星使用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 mmHg(10 mmHg=1.33 kPa).咽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吴庆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引言在这循证医学的时代,我们必须了解和理解循证医学的精髓.Sackett 等[1]对循证医学的意义的解读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运用我们所能获得的好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3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这就是循证医学的意义.
作者:毕艳;翁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胫前皮肤缺损的情况,腘窝、腓肠肌内侧头及小腿软组织血液供应的特点来设计腓肠肌内侧头筋膜皮瓣的大小,游离腓肠肌内侧头筋膜皮瓣并将其局部旋转以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结果:20例患者中,1例发生皮瓣缘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其余19例Ⅰ期愈合.随访12~18个月, 20例患者骨折愈合顺利,无发生骨髓炎;全组皮瓣外观无畸形,弹性、质地良好,无坏死,小腿外形均较美观,患者对疗效较满意.结论:腓肠肌内侧头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疗效较好.
作者:史群伟;赵玉;吕浩然;杨进顺;黄文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男,26岁.因精神抑郁自服100片卡马西平(每片100 mg)30 min被家人于2008-03-01送入我院急诊科.患者烦躁不安,头晕、恶心,无呕吐,无大、小便失禁及抽搐.既往有抑郁症史.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104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70/120 mmHg(10 mmHg=1.33 kPa).神志恍惚,呼吸急促,皮肤、黏膜无皮疹及出血点,双侧睑结膜充血,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轻度紫绀,颈部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哮鸣音,未闻及湿啰音.心率104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柔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4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引言唐山地震使24万多人葬身在残垣断壁之中,无数人流离失所,痛失亲人;四川汶川地震也导致了近10万人死亡或失踪.地震给人的心理造成的损伤,可能缘于身体遭受的伤害,也可能是因难以承受家毁人亡、亲朋离散的打击,还可能是难以适应生存环境的骤变.地震灾害造成的心理伤害不仅可发生在地震灾民身上,还可以出现在救援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员身上,甚至可发生在高度关注地震报道的普通市民身上.地震后的心理创伤是极具破坏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对生活、工作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关念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