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性惊厥的病因研究进展

李淑华;胡巢凤

关键词:儿童, 热性惊厥, 遗传, 白介素
摘要:热性惊厥是儿童常见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说明是个体的易感性导致热性惊厥的发作,而非某种特定的发热疾病导致,而个体发生惊厥的易感性决定于遗传因素和胚胎内及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有无受损,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发育正常的小儿发生热性惊厥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其遗传素质.近年来学者们将热性惊厥的基因定位研究方向投向炎症因子的基因,因为热性惊厥肯定伴随着炎症和发热,因此与热性惊厥有关的基因可能与某炎症因子的基因有关联或在该基因上.笔者对热性惊厥的病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风湿性疾病合并肺间质病变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风湿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风湿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及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结果:各种风湿病合并的肺间质病变,54%(15/28)以原发疾病为首发症状,呼吸系统的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常伴有干咳;胸部影像学显示磨砂玻璃样、小结节状、网状及蜂窝状改变,以双侧中下肺野外1/3为主;肺功能测定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降低为主,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无二氧化碳潴留;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肺泡间隔增宽,胶原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少数淋巴细胞浸润.结论:风湿病合并肺间质病变多以原发风湿病表现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改变是临床诊断的依据,肺活检有助于确诊肺部病变.

    作者:胡清;朱大菊;李雪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发性心肌病的诊治现状

    1引言心肌病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心肌实质的病变,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产生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心肌病的主要原因包括:感染、炎症、代谢紊乱、中毒、血液系统疾病、过敏、遗传性疾病、物理因素等.这些病因可造成心肌的炎症、缺血、变性、细胞凋亡、纤维化等.

    作者:黄震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成人麻疹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54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成人麻疹的发病季节不明显,部分患者预防接种史不明确.中毒症状重,均出现上呼吸道炎症状及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明显,皮疹发生率高,科普利克(KOPLIK)斑多见(89%),消化道症状多见(46%),肝功能损害较常见,但预后良好,严重并发症少,46例经抗病毒、抗感染、对症和支持治疗,均痊愈.提示应重视对成人进行麻疹强化免疫.

    作者:周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第一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高峰论坛纪要

    1引言第一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高峰论坛于2005年11月4~6日在北京召开,540余位国内及美国消化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到会.论坛结合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及我国研究的特点设定了8个议题,包括巴雷特食管和食管癌、胃食管反流病、胃癌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炎性肠病、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和胰腺癌、结直肠癌、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每个议题均由中西方专家作中心发言,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为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消化疾病的研究成果交流建立了平台.论坛的主要内容如下.

    作者:文卓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改良保留尿道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52例报告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尿道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plasia,肿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BPH患者采用以保留尿道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术)为基础,在膀胱、前列腺间沟远侧交锁缝合两排横线结扎前列腺静脉丛,紧靠膀眈颈部切除前列腺的改良术式.结果:手术时间70~16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60~200 mL,平均100 mL,未输血.术后住院8~14日,平均10日.术后随诊1~2.5年,疗效优22例(42%),良30例(58%).无发生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Madigan术治疗BPH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毕海波;徐彪;毕海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发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

    1引言原发性心肌病是指以心肌病变为主要特征、伴有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组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一般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4型.UCG检查在原发性心肌病的诊断、制订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和随访观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伴高脂血症1例

    1引言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系由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很少见,发生率为1/1 060[1].我院曾收治急性胰腺炎伴高脂血症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荣;刘建华;马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肥胖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总普查对象950人中,排除可能存在感染或资料不完整者后有605人,再从中随机抽取161人,应用ELISA测量其SAA水平,分析SAA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血脂、收缩压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扣除年龄、血脂和血压等因素影响后,SAA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呈正相关(体重指数:r=0.18,P<0.05;腰围:r=0.17,P<0.05).与体重指数正常组人群比较,肥胖组人群SAA水平显著增高(两组中位数分别为713μg/L、1 075 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A与肥胖之间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余舒杰;陈璘;赵长林;刘金来;吴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腺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附124例分析报告

    目的:总结儿童腺病毒(adenovirus,AD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4例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124例腺病毒感染发病高峰期在8、9月份,学龄期儿童多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多为高热,呼吸系统受累常见,肺炎以轻症为主,未见重症肺炎,部分病例伴有心肌损害、肝损害、血尿;在124例病例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ESR水平升高者分别占58.1%、67.7%、69.5%、86%;有40例(32.3%)应用了抗生素.结论:儿童腺病毒感染病情较以往报道的病例有减轻的趋势,而临床表现更趋多样化,故对发热惠儿应做腺病毒病原学检测,以提高此病的确诊率.

    作者:李静;麦贤弟;陈环;檀卫平;黄花荣;孟哲;吴葆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次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探讨--附39例报告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每周1次疗法(18 000 U)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率,论证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39例伴有贫血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rHuEPO皮下注射,剂量为每次18 000 U,每周1次,连用6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日、28日、42日时的血红蛋白值和红细胞数,计算有效率,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日起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数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日的总有效率为62%;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rHuEPO每周1次疗法(18 000 U)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肯定,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志强;张力;徐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用ELISA检测伤寒杆菌抗原对小儿伤寒的早期诊断意义--附50例报告

    50例伤寒患儿,均在入院时常规做肥达反应等相关检查,并采用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伤寒杆菌抗原.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病程的伤寒患儿的ELISA检测阳性率均较肥达反应阳性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LISA的早期阳性率(89%)明显高于肥达反应(0).说明应用ELISA检测伤寒杆菌抗原可较准确、早期地诊断小儿伤寒,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贵富;万昭喜;陈静华;李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头孢拉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及致死各1例

    例1女,38岁.因咳嗽伴发热1日,服感冒灵糖衣片(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氯苯那敏、三桠苦、金盏银盘、野菊花、岗梅根等)无效于2003-10-06入院.既往身体健康.体格检查:体温38℃,血压120/80 mmHg(10 mmHg=1.33 kPa).

    作者:喻良波;向群;姚强;阮力;蒋兰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浓度递减法撤离一氧化氮的安全性探讨--附38例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应用一氧化氮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安全撤离一氧化氮的方法.方法:38例儿童先心病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患儿,术后立刻开始吸入一氧化氮,吸入初始浓度为20×10-6/L,撤离时采用浓度递减法,每次减少吸入浓度5×10-6/L,持续1 h,当吸入浓度为1×10-6~5×10-6/L时终止吸入.结果:32例(84%)顺利撤离,终止吸入一氧化氮后30 min,肺动脉平均压升高少于20%.6例(16%)出现反跳性肺动脉高压,其中5例恢复吸入一氧化氮并联合应用扩血管药物后能安全撤离,另1例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于右心衰竭.结论:对于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患儿,采用浓度递减法撤离一氧化氮是安全有效的.但撤离后仍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反跳性肺动脉高压,应恢复吸入一氧化氮,并在联用扩血管药物的情况下缓慢撤离.

    作者:王伟;吴树明;李跃华;王涛;王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执业医师、医师晋升、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试题撷英(五十二)--新生儿疾病专题(下)

    题目A型题(第1题~第15题) 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关于新生儿头颅血肿,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A.头顶部多见;B.常为一侧性;C.超越颅骨缝;D.有波动感;E.表面皮肤颜色正常.

    作者:苏浩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双胎妊娠1胎死亡的期待疗法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晚期1胎死亡后期待疗法的价值.方法:对9例妊娠晚期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数理分析.结果:9例双胎妊娠1胎死亡后,对存活胎儿进行临床观察、超声、胎心监护及实验室检查监测,经期待疗法,仅1例并发DIC,无孕产妇死亡;9例胎儿中,8例存活分娩,1例因胎盘早剥而死产.结论:在严密监测下,无产科并发症的双胎妊娠晚期1胎死亡后对活胎可予以期待疗法,从而降低成活胎儿的病死率.

    作者:刘亚春;周立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热性惊厥的病因研究进展

    热性惊厥是儿童常见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说明是个体的易感性导致热性惊厥的发作,而非某种特定的发热疾病导致,而个体发生惊厥的易感性决定于遗传因素和胚胎内及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有无受损,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发育正常的小儿发生热性惊厥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其遗传素质.近年来学者们将热性惊厥的基因定位研究方向投向炎症因子的基因,因为热性惊厥肯定伴随着炎症和发热,因此与热性惊厥有关的基因可能与某炎症因子的基因有关联或在该基因上.笔者对热性惊厥的病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李淑华;胡巢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肾移植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危险因素,以提高肾移植后ANFH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24例肾移植后发生ANFH病例的临床资料,并与30例肾移植后无发生ANFH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25~100个月,中位数57个月.ANFH组术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用量、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次数、体重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内ANFH组的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均已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确诊为ANFH的时间为术后8~93个月.结论:激素的用量偏大、高血脂、体重增加是肾移植后发生ANFH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术后早期血脂增高对移植后发生ANFH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作者:郝博;王长希;郑克立;戴宇平;陈立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对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附90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对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心绞痛的可能机制.方法:把9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为通心络组,余45例只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分别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水平,观察通心络对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后血清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TGF-β水平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4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通心络组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降低更明显(均为P<0.05),TGF-β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

    作者:罗镝;潘德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扩张型心肌病

    1引言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点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在我国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男性多于女性(2.5:1).

    作者:胡大一;吴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艾滋病的临床检测

    1引言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目前,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幸免HIV感染.

    作者:李莉;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