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谵妄护理方案在ICU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李建华;赵清平

关键词:谵妄护理方案, ICU老年患者,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谵妄护理方案在ICU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ICU老年患者为本次探析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谵妄护理方案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ICU老年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ICU老年患者采用谵妄护理方案,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降低谵妄发生的几率,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并且能够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优化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62例,由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分别应用院前护理流程和传统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病情诊断、气管插管、静脉通道开通、吸氧、心肺复苏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抢救各操作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石维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孤立性肺结节经CT检查(平扫征象)诊断效果

    目的:分析应用CT扫描检查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5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分析平扫征象.结果:本组56例患者,病理结果提示孤立性肺结节良性患者38例,恶性患者18例.良性组中肺脓肿患者11例;错构瘤患者6例;支气管囊肿患者8例;炎性假瘤患者9例;有结核患者4例.恶性组中中小细胞癌患者3例;转移癌患者2例;鳞癌患者7例;腺癌患者3例以及类癌患者3例.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单一CT征象对比,良性组患者在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边缘不光滑以及胸膜凹陷征等方面均与恶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平扫单一征象及组合征象均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诊断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诊断可信度较高.

    作者:吕红菊;周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CLVQOL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CLVQOL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该护理干预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志丹;张前秀;陈洪珍;周锡毅;郭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效果

    目的:探究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88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主要受试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锥颅血肿抽吸术.结果:试验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3%),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在术后一周、术后四周时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联合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锥颅血肿抽吸术能有效提高治疗、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血肿清除率,并有效缓解患者昏迷状态,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明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诊分诊在成批伤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在成批伤突发事件中应用急诊分诊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24起成批伤突发事件104例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对急诊进行快速分诊,使医疗资源大化得到应用,危急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之内开展有效救治.结论:急诊分诊工作效率的提高与患者救治时间、救治成功率有密切关系,将急诊分诊应用于成批伤突发事件中有效提高救治率,使急诊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作者:周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n=50)施予常规护理方法行健康教育,观察组(n=50)施予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达标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2.0%.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患者护理满意度佳,对健康教育知晓度明显提高,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心胸外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是否具有很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份在本院进行医治的60个心胸外科患者,均等划分为A组(2017年1-5月份)和B(2017年6月-12月),每组30个.A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B组除了做和A组一样的护理外,B组另外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与记录,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发现,B组的满意度高于A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平均住院天数方面的比较,两组患者中,B组患者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有十分好的临床效果,减少了并发症和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所以值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

    作者:姜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融入风险干预理念,比较两组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0.0%,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应用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可以降低术后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术后引流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贾进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44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44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护理前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宋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中重度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中重度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0例中重度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单纯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7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半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中重度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王术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与护士认知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士认知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名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调查并回顾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士认知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8%(91/1200),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评分受护士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影响而产生不同,其中职称和护龄较于其他因素对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行为更为突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当系统化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处理系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认知行为受年龄、文化程度、护龄、职称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贺吉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2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6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开颅清除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经过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75.00%,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2.8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10/56),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4/56).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创穿刺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新生儿脐带护理改良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包裹法脐部护理与暴露法脐部护理的效果,得出暴露法护理优于前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采取脐带暴露法护理,对照组采取脐带包裹法护理,比较两组脐部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脐带残端脱落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出血(2.00%)及感染发生比例(2.50%)低于对照组(6.00%、10.7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断脐后采用脐带暴露法避免和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利于新生儿的残留脐带干枯、僵化、和脱落,减少人力及物品成本,值得推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20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10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针对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相对应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总有效率、手术耐受性优良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等一系列相关方面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务态度等相关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都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以上的内容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有针对性的针对手术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如果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总有效率,使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效增加,这样的方法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曾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对象来自齐齐哈尔医学院2014级临床、妇产、病理见习学生,共计150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见习课均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见习教学.评估应用案例教学法对见习效果、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该教学法,学生逐渐培养出自学能力,搜集、整合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大为提高,创新能力、质疑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也被开发出来.结论:案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在耳鼻喉科见习过程中学习效率.

    作者:王鑫;范丽霞;温海涛;郭众;周家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采用奇偶法将该10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临床指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试验组患者心率、呼吸等频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护理前2组患者各项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干预,可全面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舒适度,可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关忠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早产儿眼底筛查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早产儿眼底筛查门诊中的应用实施.方法:介绍了在早产儿眼底筛查门诊中构建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的做法.结果: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的构建,使得医护人员在为患儿检查的过程中保证彼此间无缝衔接,提高了门诊就诊效率,改善了就诊环境;通过预检分诊护士的精准分诊和对病人的正确分流,深入落实了科内分级诊疗政策;同时提升了护士有效沟通能力,拓宽了护士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专科门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儿内科专科门诊进行推广.

    作者:罗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PFNA、LPFP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

    目的:研究PFNA、LPFP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三组,每组20人,分别使用PFNA、LPFP和DHS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输血量方面,PFNA组患者明显优于LPFP组与DHS组患者(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利用PFNA方式治疗组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较少;使用PFNA与LPFP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DHS组,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孙宝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护理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文涉及的患儿例数一共为60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12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采用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血气正常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恢复,保证患儿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洪先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肾脏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降低中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肾脏内分泌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肾脏内分泌科2015年3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1342例住院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肾脏内分泌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肾脏内分泌科护理的基础上,额外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为1.1%(8/719);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为0.2%(1/623).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脏内分泌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学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