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洪春;鲁青;诸小红;王春花
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进行安宁疗护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护理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安宁疗护探讨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束后,结果显示安宁疗护后本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生存质量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利用安宁疗护的方法来护理肿瘤患者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推荐在临床中使用该方法.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患者因肺炎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用药第2天出现皮疹、肝功、血液指标异常,予以抗过敏治疗.第5天皮疹加重,停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改为莫西沙星片,同时对症治疗.第8天患者体温持续升高,皮疹进行性加重,肝功及血液指标异常,停用莫西沙星,予以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第11天皮疹减轻,肝功及血液指标恢复正常.
作者:吴晓平;孙晓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全球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例,在八名妇女的一生当中就会有一个人患有乳腺癌.尽管我国不是乳腺癌高发国家,但此类病症的发展仍然不容乐观,上世纪末的10年,我国城市乳腺癌死亡率增加了38.4%,乳腺癌成为了城市中死亡率增长快的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放射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此类技术在乳腺普查当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放射摄影技术具备着操作过程较为便捷,且可以实现远程会诊的优势性.下面我们就针对乳腺普查放射技术进行简要的探讨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乳腺普查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陈晓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后,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程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施予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58例实习护生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带教的29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案例教学法的29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总分好于A组实习护生,P<0.05.结论:在临床中开展护理带教期间,案例教学法可以稳固实习护生自身的理论根基,增强其操作能力.
作者:罗亚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方法:择取2016-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基于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通过腹腔境手术以及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病患手术切口均符合甲级愈合标准,手术成功.腹腔镜手术患者各项指标优于腹腔镜患者,两组患者各项自然指标信息如性别、身高、年龄、体重等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对比来说,腹腔镜患者守护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也更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君;董宁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探究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配合艾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93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黄芪建中汤配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分值大小.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上腹不适、胃脘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分值远低于对照组的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结合艾灸的方式效果显著,有效地改善了炎症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保护了患者脾胃.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并予以推广.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在普通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所产生的有效作用,正确合理的使用在手术期间的抗菌药物.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位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分类,我们通过使用抗菌药物和不使用抗菌药物我们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和观察组,每组分配的患者各为50例,每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岁并且男女比例都为1:1.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患者进行观察,观察他们在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而对照组的手术病人则在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我们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手术后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以次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后,他们的恢复的时间时间、苏醒的时间、血压、动脉压比较,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在2组住院期间,观察组的恢复情况要比对照组的恢复情况好并且住院时间也要比对照组住院的时间短,结果统计具有科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在进行外围手术后合理的使用的抗菌药物,可以很明显的降低患者在手术术后的感染率,让患者得到更快的恢复.通过对照研究,可以证明在外科围手术后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李军;左建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风后吞咽困难是脑血管病后出现假性球麻痹的主要症状之一,对卒中患者的康复影响比较严重.笔者运用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与舌针深刺法为主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64例,经过治疗无效病例占比1.5%,即1例患者;病情好转病例占比4.7%,即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病例占比21.9%,即14例患者;痊愈病例占比71.9%,即46例患者;总有效率98.5%.
作者:顾秀云;吉裕泉;袁文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拟诊乳腺癌患者36例女性患者都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上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73.3%,显示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可以更全面的反映病灶的生物学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上手术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值得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
作者:焦洪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对比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诊断中MRI与颅脑CT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3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上述患者分别接受MRI检查与颅脑CT检查,对两种检查措施的脑梗死不同发作时间检出情况、各病灶部位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的总检出率明显较颅脑CT检查高,P<0.05;MRI检查的额叶、颞叶、小脑及顶叶检出率均明显较颅脑CT检查高,P<0.05;两种检查措施的脑室旁检出率、基底节区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在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MRI于颅脑CT均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临床医务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黄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中层干部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的调查,为制定中层干部的培训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在线调查方式,对青村镇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6名中层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层干部的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个人认为对科室管理尽了自己精力的80%及以上的占36.96%、30%及以下的占8.70%;个人管理能力基本发挥的占80.43%,充分发挥的占10.87%;没有发挥好的占8.70%;个人综合素质基本胜任工作岗位的占78.26%,完全胜任的占15.22%,较难胜任的占6.52%;认为自己管理的强项是执行力和沟通协调,分别占69.57%和65.22%,而差的是管理的创新力,占6.52%;对现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满意度显示:有71.7%的干部不满意目前的考核形式,认为考核维度不够全面,考核标准不够细化,考核方法不够客观公正,考核结果没有完全与工作绩效挂钩,考核流于形式.结论:目前,基层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亟需规范化培训和干部考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作者:蒋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安全模式下的急诊分诊护理质量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分诊患者共100例,其中2017年1~5月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归纳为对照组共有50例,2017年6~12月的患者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护理模式,归纳为观察组共有50例,分析我院在过去一年不同时间段内的护理变革效应,针对护理的中的一般性指标: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病理认知护理、护理形象展示等5个层面进行护理的评分对比,做为两组的护理影响评测内容之一,再转换视角收集患者的反馈,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整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做为护理质量的测评内容之二.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争分夺秒,对于安全的要求较高,护理上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模式,极大的充实了安全空缺,使得护理的质量,在安全的保障下得到提升.
作者:徐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替洛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40例参与研究,并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措施,而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替洛非班.对两组患者TIMI分级情况、出血情况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中TIMI血流0级、1级、2级以及3级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亚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1/20)5.0%、(1/20)5.0%,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替洛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冠脉血流,同时降低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进入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与人性化联合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患者精神病评分(BPRS)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分为(23.23±7.5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93.46±19.35)分,A组分别为(36.63±10.15)分、(73.77±13.68)分,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萌萌;王兆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我院的胰腺癌患者采取了阑尾炎手术治疗后进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胰腺癌的患者40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比较本组护理前后VA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有明显差异(P<0.05),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胰腺癌的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淑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了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4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PACHE得分情况、SOFA得分情况、感染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对照组APACHE得分为(17.35±2.11)分,SOFA得分为(8.16±0.51)分,感染率为28.57%(20/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0.0%(49/70);观察组APACHE评分为(13.86±3.15)分,SOFA得分为(7.55±0.12)分,感染率为8.57%(6/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29%(66/70).经比较,观察组APACHE评分及SOFA得分、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汪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葡萄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2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清宫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月经规则、术后2个月HCG降至正常等指标更好,且阴道异常流血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咳嗽、咯血等有转移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高危恶变因素的葡萄胎患者采取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可改善月经,减少阴道出血,还可促进HCG降至正常水平,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聂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我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过去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和科室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臧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CLVQOL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CLVQOL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该护理干预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志丹;张前秀;陈洪珍;周锡毅;郭夏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