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进展研究

吴迪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消化系统
摘要: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临床疾病,该病症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且疾病类型较为多样化,临床中针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止血.内镜止血是相关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治疗方式,不仅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且在实际治疗中操作较为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内镜治疗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ICU护士互评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提高ICU护士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参与护理管理,提升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互评表的设计、ICU全体护士背靠背测评、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与绩效考核挂钩等,以促动护士主动参与护理管理.结果:使用互评表后,护士能自觉参与及配合护士长的管理,增强了护理管理执行力.结论:提高了ICU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慎独精神,提高了病患满意度,提高了医护合作和谐度.

    作者:鲍敏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乳腺癌患者PICC拔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和探讨PICC(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拔管的正确方法与过程,以及护士在拔管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结束后的病人或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遵医嘱拔除PICC导管.结果:5例病人在拔管过程中遇到阻力,经过处理后才顺利拔除.结论:患者在拔管过程中是否摆放正确的体位、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患者平时对导管的维护等对拔管是否顺利有重要影响.

    作者:林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联用铝碳酸镁、奥美拉唑对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的提高价值

    目的:观察临床胃溃疡治疗应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对于胃粘膜愈合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两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愈合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胃溃疡病症治疗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方式治疗的方式,不仅可有助于溃疡黏膜的愈合,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秦必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讨导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

    目的:通过探讨分析导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均诊断明确,在住院期间发生了跌倒意外,对这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导致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导致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和认知障碍程度高.患者的年龄在55-82岁之间.患者所患的疾病是慢阻肺或呼吸衰竭.发生再次跌倒与年龄、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头晕、体位性低血压、睡眠障碍、班次、使用器械辅助有关.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与高龄、女性、药物使用等有关.结论:在临床上,患者的听力差、视力差、运动能力差、认知障碍程度高、年龄在55-82岁之间和所患疾病为呼吸衰竭或脑慢阻肺是导致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上述情况应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应加强高风险导向性的跌倒伤害暴露因素的预防,加强夜班值班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多部门的合作,完善跌倒评估量表筛选高危人群的特异性、敏感性.

    作者:王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措施.方法: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措施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按照GMP标准建立,通过分析静脉药物给护理人员带来的职业危害,并采取对应的职业防护措施能够大限度地保护PIVAS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减少职业危害.结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必须规范护理工作防护体系,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落实药物调配护理防护措施,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作者:池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某肿瘤医院医学生外科病历书写的常见缺陷及和对策

    正确书写外科常见肿瘤疾病的病历是每一位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学医学生见习及实习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临床学院的重要教学内容.肿瘤专科医院见习及实习生应该掌握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的病历书写的特点,在熟知常见恶性肿瘤的基础知识上认真实践,在规范性、条理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下完成外科病历书写.

    作者:陆玉蕾;廖宇;陈丽君;林有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实践探究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放疗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使其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杨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中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中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6例心律失常病人为对象,随机分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使用美洛托尔治疗,研究组则加用辛伐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安全性.结果: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性是71.43%,研究组是92.86%(P<0.05);研究组病人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等次数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使用辛伐他汀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马龙胜;马登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浅析骨盆骨折的护理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上接腰椎下连股骨,联系着躯干和下肢.骨盆对盆腔内的脏器(如生殖、泌尿器官及神经、血管等)有保护作用,由于骨盆周围肌肉众多,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易于愈合.

    作者:徐翠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手术室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麻醉管理,分析手术麻醉效果.结果:76例患者中未出现1例麻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中转开腹,所有患者在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未出现明显的躁动现象;与麻醉前比较,患者在建立气腹前MAP、HR略降低,气腹后30 min升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在手术全程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的方式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平稳,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小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江川区2008~201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江川区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制定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川区2008~201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结果:近1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曲折波动,10年间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急性脂肪肝、低蛋白血症、猝死、甲型H1N1流感、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病.直接产科原因占死亡总人数的33.33%,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妊娠合并症引起的死亡比例有所增加.结论: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妊娠合并症等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呈上升趋势,提示孕产妇死亡控制已面临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引起的新挑战,应及时采取策略,调整干预措施.

    作者:周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改良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携带T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改良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携带T管出院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我科2017年1月至10月收治胆道术后携带T管出院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男性34例,女性43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60±14.7)岁.以2017年1月至5月收治胆道术后携带T管出院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7年6月至10月收治胆道术后携带T管出院的4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科常规胆道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延续性护理方式进行指导.对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及自我照顾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如下:胆瘘0人,感染6人,非计划拔管2人,堵管14人,皮肤过敏2人,恶心呕吐2人,出血1人,其他问题6人;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如下:胆瘘0人,感染3人,非计划拔管1人,堵管0人,皮肤过敏1人,恶心呕吐0人,出血0人,其他问题2人.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sig<0.05说明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年龄、诊段及带管时间呈正相关性;带管时间越长更易发生感染、堵管,带管时间越短发生恶心呕吐及其他护理问题几率更高.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胆瘘外其他均符合预期,说明改良后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及护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霍天依;孙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同根管冲洗液对预防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期间出现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两组根管冲洗液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方法:选择临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均为前牙共200颗.随机分为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0颗牙.根管预备,冲洗,封药.1周后复诊检查.比较用两组冲洗液分别冲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结果: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组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低于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中采用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作冲洗液更有效.

    作者:姚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显著,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与其相关症状的关系研究

    目的: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所出现的淋巴水肿情况以及相关症状,探讨淋巴水肿情况与相关症状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在某院进行治疗的经过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共计150例,判定患者淋巴水肿的情况,分析患者的相关症状.结果:在所抽取的150例患者当中,有146例未出现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97.3%;3例出现了轻度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2%;1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淋巴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0.6%.对比患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出现重度淋巴水肿的患者所受到的困扰远高于轻度淋巴水肿患者.结论: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随着病人水肿情况的逐渐加剧,还会诱发一系列的相关病症.因而,做好淋巴水肿病症的预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谢忠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于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影响的分析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于初产妇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采用常规护理的48例初产妇,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48例初产妇,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初产妇在护理后其新生儿护理能力、总体满意率都优于A组初产妇(P<0.05).结论:在开展母婴床旁护理后,可以增强初产妇其对于新生儿开展护理的能力,并提升其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作者:聂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少腹逐淤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少腹逐淤汤加减疗法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考察组与研究组各46例,考察组接受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研究组接受少腹逐淤汤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体效果有效性是84.78%,考察组是60.87%,两组相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肌瘤均有所缩小,研究组缩小后体积比考察组小(P<0.05).结论:通过中医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可大大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莲;刘海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浅谈社区门诊就诊患者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我国实施医疗改革的宗旨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想有效的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质量,那么做好门诊患者就诊安全管理是基本的要求.社区门诊患者管理要以人性化、自动化、便捷化、舒适化以及安全性为主,完善门诊安全制度建设,加强督导与安全巡查,促进多部门协作,实施门诊安全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全面提高社区门诊安全管理,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为患者的就医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薛群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慢性乙肝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程度为95.65%,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程度为86.95%.结论:我院采用的慢性乙肝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

    作者:汤中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探究

    目的:分析在产科中利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09月-2018年09月中入院的产妇中选择112例展开研究,根据1:1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即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中有51例患者,其中对比组中产妇应用传统方式分娩;研究组则应用无痛分娩技术,探讨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等.结果:研究组中的总镇痛人数高达49例,总有效率则为95.08%;对比组中的总镇痛人数有38例,总有效率为74.15%,组间的数据进行比较之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总产程用时显著少于对比组;但是其经阴道分娩率却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较为显著,且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另外,两组产妇在产后2h内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指标上并没有临床差异性,即P>0.05.结论:在产科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以大程度上的实现无痛分娩,同时还能够提高母婴安全,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季静霞;孙振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