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三氧化二砷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何易;黄仁魏;吴祥元;林曲;李旭东;董敏;林东军

关键词:维A酸, 化学治疗, 三氧化二砷, 序贯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疗效.方法:8例初发APL患者经维A酸诱导缓解后,再予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维A酸和As2O3序贯巩固强化治疗3年,观察持续缓解时间及As2O3的不良反应.结果:8例中,7例随访4~42个月,1例失访.随访的7例均处于完全缓解中,中数缓解时间为17个月.随访超过24个月者3例,仍持续缓解,持续缓解时间长者已达42个月.此疗法不良反应轻.结论:联合As2O3序贯治疗APL,疗效良好,有望延长APL患者的持续缓解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发热咳嗽咳痰左肺空洞--思考病例(116)

    1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因发热6个月,咳嗽、咳痰1.5个月于2001-02-12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以下午为重,伴乏力、消瘦,无咯血、盗汗、胸痛等症状.1.5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发热,体温有时高达39℃,伴头痛、鼻塞、流脓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妥布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37岁.因胸闷伴恶心、呕吐半小时于2003-03-10入院.患者半小时前因泌尿系感染在当地卫生室给予妥布霉素16万单位加入250 mL的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输液约5分钟,病人出现胸闷、憋气、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当时考虑过敏反应,给予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病情无好转,急转我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晓莹;闫顺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在基层医院对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诊治

    1引言肺栓塞为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高,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极高,达25%~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1],所以肺栓塞的诊断至关重要,但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肺栓塞的确诊手段,以致延误了抢救时机.

    作者:王辉宇;杨清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头孢吡肟的临床应用

    1引言头孢菌素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修饰基本头孢烯结构可改善其抗菌活性及对β-内酰胺酶抵抗力,按其开发的先后、抗菌活性和对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将头孢菌素分为4代.

    作者:黎曙霞;任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水平

    1引言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可累及中轴关节外系统,归属于风湿病的范畴,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后期脊柱强直时病情不能逆转.

    作者:曾庆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防治

    1引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为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下,例如感染、饮食不当、外伤、手术、妊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应激情况下,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使原已功能不全的胰岛B细胞走向衰竭,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造成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出现明显的高血糖、高血酮、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症候群,临床上可有多尿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大有酮味、脱水、休克、昏迷等危重表现.

    作者:黄云鸿;吴艺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人胸痛兼腹痛必须检查心电图--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误诊、误治的经过

    患者,男,61岁.因反复胸痛、腹痛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胸痛位于胸骨下段后,腹痛位于剑突下,呈间歇发作,疼痛性质描述不清,刷牙、反复蹲起、排大便等活动和情绪激动、饱食、饥饿均可诱发,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日发作10余次,休息后可缓解,含服甘油后部分缓解.

    作者:何天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糖调节受损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内分泌代谢疾病(8)

    1引言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ucose regulation,IGR)的概念包括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空腹葡萄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小于7.0 mmol/L,同时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皮肌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谈皮肌炎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它和多发性肌炎又是什么关系?

    作者:彭兴;彭远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福霉素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45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于2003-03-05就诊,予以利福霉素钠0.5 g(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104051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输液100 mL后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口唇紫绀、面色苍白、烦躁不安.

    作者:孙启红;吴少玲;钱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清水鼻饲对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秋鸣;许兴;王双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开塞露致直肠出血1例

    男,78岁.因头晕、右侧肢体无力4日于2002-08-02住院.既往无重要病史可查.体格检查:体温36.2℃,血压18/10kPa.自主体位,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耳、鼻无异常,口角不偏,伸舌居中.颈软,双肺呼吸音清.

    作者:王绪美;谷体彬;玄宁;许金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干脑炎25例临床分析

    1引言脑干脑炎是指发生于脑干的炎症,病因不明,可能为病毒感染或炎性脱髓鞘.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脑干梗死非常相似,在临床上容易误诊.现对我院1994~2002年收治的25例脑干脑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周艾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引言心肌肌钙蛋白是存在于心肌肌原纤维中细肌丝上的收缩调节蛋白,主要调节心肌收缩过程中粗、细肌丝之间的相对滑行.心肌肌钙蛋白含3个亚单位: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C.其亚单位在心肌受损时可释放至细胞外,并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出来.

    作者:曾凯宏;刘韧;代惊;刘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及其对移植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防治及其对移植结果的影响.方法:17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 antigen,HLA)匹配的异基因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用小剂量环孢素[1~2 mg/(kg·d)]联合短程甲氨蝶呤的方法预防GVHD.结果:Ⅰ~Ⅱ度、Ⅲ~Ⅳ度急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59%及12%,局限型、广泛型慢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53%及6%,复发率为12%;15例发生GVHD的受者,经治疗完全缓解12例,其中无病生存10例,3例死亡.结论:对于HLA匹配的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用低剂量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GVHD,发生轻至中度GVHD的危险性有可能增加,但白血病复发率较少.

    作者:林曲;吴祥元;董敏;何易;李旭东;黄仁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三七皂苷单体对高血压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以硝苯地平及1{β[3-4-甲基苯丙氧基-甲氧苯]-1-H-盐酸咪唑}(SK&F96365)为对照,探讨三七皂苷单体人参皂苷-2A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方法:肘静脉采高血压病人血标本30份,正常人血标本30份,常规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SK&F96365、人参皂苷-2A孵育,以2 μmol/L二磷腺苷为诱聚药,连续5次测定5分钟血小板的聚集率,以血小板大聚集率(maximal platelet aggregauon,PAG…)为观察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病人PAGmax为0.89±0.06,与正常人PAGmax0.68±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种浓度(10 μmol/L、20 μmol/L)的硝笨地平对正常人和高血压病人PAGmax均无影响;③4种浓度(2.5μmol/L、5 μmol/L、10μmol/L、20μmol/L)的SK&F96365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④4种浓度(2.5 μmol/L、5μmol/L、10 μmol/L、20μmol/L)的人参皂苷-2A对高血压病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3种浓度(5μmol/L、10 μmol/L、20 μmol/L)的人参皂苷-2A对正常组的PAGmax均有抑制作用(均为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血小板呈高反应状态,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硝苯地平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SK&F96365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人参皂苷-2A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确的抗血小板作用.

    作者:聂大年;曾福仁;谢双锋;李益清;马丽萍;吴裕丹;尹松梅;徐立卓;关永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37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结果:该组起病年龄1~50岁,35岁以前起病26例,35岁以后起病11例.单纯型较复杂型多见(30:7).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骨骼畸形是本病的重要体征.9个家系(50%)有阳性家族史,散发病例9例.在3代或3代以上成员发病的家系中,均有随代数延续、发病年龄提前及病情加重现象.结论:该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具有临床异质性、遗传异质性及遗传早现的特征.

    作者:吴志英;王柠;林珉婷;慕容慎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肩痛医肩痛不止原来肩痛不在肩--原发性肝癌长期误诊为肩周炎1例

    患者,男,58岁.因右肩关节疼痛半年,加重1个月,伴上腹胀5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突然感右侧肩关节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剧痛,向右肩胛区放射,无发热、咳嗽、胸痛、厌食等.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右肩周炎,经反复治疗多次,疼痛无缓解,1个月前疼痛加剧,又到上级医院就诊,仍以肩周炎收住骨伤科,经住院治疗后疼痛不减,又出现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伴反酸、嗳气.

    作者:肖利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阑尾炎诊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阑尾炎与早期没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特征及B超等各项辅助检查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并提出了没有右下腹痛的盲肠后位阑尾急性炎症的三步诊断方法(即详细采集病史,选用B超、胃镜、腹部透视等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再用X线钡餐肠系检查以了解回盲部阑尾显影状况).结果:慢性阑尾炎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史、没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后位阑尾急性炎症可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B超检查对此类阑尾炎确诊率不高,胃镜检查因发现胃的轻微病变以致忽视阑尾炎,钡餐肠系或钡灌肠X线阑尾显影检查能较好显示此类阑尾炎.结论:应用三步法是诊断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的阑尾炎的可靠方法.对急性者应及时缓解疼痛并即予手术治疗.对慢性者予缓解疼痛后择期手术.

    作者:朱政和;张松平;吕绮微;邱新才;梁雪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处理选择

    目的:探讨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方法:对分别采取纱条填塞、瘤腔骨蜡充填、超选择性颌内动脉或下牙槽动脉栓塞术紧急处理的22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单纯纱条填塞后出血暂时停止,但所填塞纱条一取出又暴发出血,只得尽快行颌骨部分切除手术,术中出血凶猛,平均每例800 mL;5例瘤腔骨蜡填塞止血效果稍好,但龈缘常有轻度渗血,仍需要咬纱球止血,1周左右再行骨腔刮治术,术中出血平均每例500 mL;13例超选择性栓塞术取得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取出之前一直不敢移走的咬合纱块后,原出血已完全止住,只有2例栓塞后2个月再次轻度渗血,行保留下颌骨下缘的刮治术,术中出血平均每例300 mL,另11例随访3~12个月,未发生再次出血,避免了颌骨切除手术.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大出血的有效处理手段,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李劲松;张晓峰;陈京文;陈伟良;潘朝斌;杨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