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长水;毕胜;杨娟;刘忠文;任学军;秦茵;于增志
目的:观察单纯理疗和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影像学所见.方法:151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A组(单纯理疗组)68例,采用超短波+电脑中频电疗或热磁+电脑中频治疗;B组(综合治疗组)83例,除采用上述理疗外,还采用骨盆牵引+推拿治疗.治疗后2-8个月内对其中的67例进行了CT随访.结果:A组痊愈显效率为63.24%;B组痊愈显效率为77.11%.两组治疗结果经Ridit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67例CT随访无一例突出物消失,其中39例未见明显变化,25例略缩小,3例增大.结论:两种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均有一定实用价值,其中以综合治疗疗效较佳.
作者:韩永珍;倪朝民;刘斌;刘成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一组疼痛的主观感觉,伴有腿部疼痛、麻木和无力就称为坐骨神经痛.大约有60%-8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有过LBP的经历,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而就诊的第二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45岁以下人群常见的致残原因[1-2].对于疼痛没有客观的测量,只能通过主观的自我描述(如疼痛的刻画、模拟、刻度、语言和日记).
作者:王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频电对面神经麻痹半年后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男、女各18例,年龄17-79岁,平均(45.5±15)岁.采用正弦调制中频电,全波断调,通断比1:2,调制频率10Hz.主电极直径3-4cm或点状电极,每个部位治疗8-10min,平均(34.6±35.9)次,电刺激未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表情肌.结果:流泪21例,5例消失,14例减轻,2例无效.食滞20例,11例消失,9例减轻.鼓腮不能11例,略能鼓腮7例;治疗后5例能鼓腮,13例症状减轻.肌纤维束颤2例,治疗后消失.33例面部僵硬治疗后明显减轻.额枕肌额腹无自主收缩2例,治疗后肌张力增加,外侧视野扩大.对挛缩及联带运动无治疗作用.结论:中频电对面神经麻痹半年后的症状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兴林;肖红雨;高继亭;郭燕梅;金晓茵;李继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新生大鼠损伤后再生时运动皮层神经元基因表达变化以探讨相关的再生机制.方法:新生大鼠脊髓双侧半横断后即刻单侧胚胎脊髓移植,术后3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大鼠双侧运动皮层神经元差异表达基因,构建差减cDNA文库,通过蓝白斑实验和cDNA斑点杂交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真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结果:发现25个全新的EST片段,在GenBank中登陆并获得注册.结论: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轴突中断后的再生过程中有基因表达变化,变化的基因可能与神经元再生有关.
作者:马海涵;初同伟;廖维宏;伍亚民;邵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0年3月-2001年6月我们对3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椎间盘镜下行椎间盘摘除和腰椎管扩大术,该手术创伤小、对脊椎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小,手术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伟;张希彦;李国强;蔺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神经源性疼痛时兔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和脊髓后角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受体)阳性表达的特点以及超短波对其的影响,从而探讨超短波治疗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纯种成年兔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5),损伤模型组(n=15)和超短波治疗组(n=15).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定量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10d、30d和90d)DRG和脊髓后角内nNOS和NMDA受体阳性表达的分布特点.结果:术后10d时模型组和治疗组手术侧DRG和脊髓后角内nNOS阳性表达增多,NMDA受体阳性表达在DRG内降低;90d时治疗组nNOS和NMDA受体表达已基本接近正常,而模型组nNOS和NMDA受体仍未恢复正常.结论:超短波治疗可改变神经源性疼痛时DRG和脊髓内神经元表达上调的nNOS和表达下调的NMDA受体水平,提示其可能通过影响NMDA受体-NO系统发挥缓解疼痛的满意疗效.
作者:张缨;岳寿伟;吴宗耀;刘兆华;李文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1]对现今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实践的指导,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理念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正以其特有的优势更加受到重视.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病领域,已有大量事实显示出循证医学的优势.充分认识高血压病的现状、危害、预防、药物治疗和康复全面干预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高血压病的康复治疗中,运动疗法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聂采现;盛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资料与方法[1-2]1.1 一般资料自1998年2月-2002年6月治疗胸腰椎骨折118例,男88例,女30例,年龄19-67岁,平均35岁.按照张光铂胸腰椎损伤分类[3],屈曲压缩型骨折54例,爆裂型10例,单纯压缩骨折(无骨折脱位型)48例,屈曲旋转型6例.T12 18例,L1 66例,L226例,L34例,L4 4例.坠落伤64例,车祸40例,砸伤14例.受伤至治疗时间:≤7天86例,>7天32例.治疗时间为伤后当天至40天,平均6天.
作者:黄盛;张孝建;张艳芬;夏虹;王炜;金丹;李松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半数以上的患者都会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1].关于DN的发病机制有许多学说,其中以氧化应激学说备受关注,且对其他学说也具有整合性[1-2],因而采用氧化还原调节方式有可能为DN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林枫;江钟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脑性瘫痪(脑瘫)是指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或损伤导致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一种非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变.按其运动障碍所涉及的部位可分为单侧瘫、双下肢瘫、四肢瘫、单肢瘫等.按其功能障碍的特征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震颤型及混合型.其中双下肢瘫患儿多合并痉挛状态,痉挛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度.即使是重度双下肢瘫的脑瘫患儿在给与充分的干预措施之后,如扶助器、手术、肌肉松弛剂,再配合系统的训练等,都可以站立及行走.
作者:黄会青;周焕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现代康复医学的概念,近年来康复医学发展迅速,不少医学院校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近5年来,我院承担了佛山职工医学院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作者对1998年和2002年大学专科学生进行了康复意识的调查.
作者:张盘德;冯志刚;周惠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患者教育在糖尿病控制中作用正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日益重视.目前国内尚无系统评价糖尿病教育效果的研究报道,我们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旨在为广泛系统地开展有效的糖尿病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刁建华;孙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饮食诱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将12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10只,给普通饲料;低蛋氨酸饮食组(LM)10只,给予1.2%蛋氨酸饮食;高蛋氨酸组(HM)10只,给2%蛋氨酸饮食.喂养4周后,采用球囊导管损伤左颈总动脉内皮的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以右侧颈总动脉为对照(不行球囊损伤).模型成功后继续喂养2周,心脏采血后处死动物;取左右颈总动脉,采用光镜、电镜定性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定量方法来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颈动脉内皮损伤后新内膜增殖的影响.结果:低及高蛋氨酸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24.55±2.2lμmol/L、55.52±4.7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5.45±1.21μmol/L(P<0.01),与对照组相比,低蛋氨酸组、高蛋氨酸组的新内膜增生明显,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表明血管损伤后14天,低和高蛋氨酸组内膜增生面积和内/中膜面积比率分别增加87%(P<0.01)、98%(P<0.01)和97%(P<0.01)、109%(P<0.01)与对照组相比,管腔面积在低、高蛋氨酸组比对照组分别减少45%、55%(P<0.05).结论:饮食诱导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使球囊损伤后颈动脉新内膜增生恶化,预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徐会圃;冯义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1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男20例,女41例;年龄39-68岁;病程短10天,长2年;左肩42例,右肩15例,双肩4例;全部病例均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症,甚者不能完成梳头、脱衣、穿衣等动作,痛点以喙突、肩峰下、结节间沟、三角肌止点、冈下肌群及其联合腱为明显.
作者:余拾东;杨恩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前瞻性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HR)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2月住院治疗HHR患者20例,术后24小时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结果:术后12周,患者已经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日常生活;GEPI评分:术后6周25.6%±2.6%,术后12周10.2%±3.1%,治疗结束时83%±1.6%;术后12周,肩关节被动ROM达到正常范围;术后24周,肩部肌肉肌力达到4级以上,能够完全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结论:HHR患者术后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低程度,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骨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闫汝蕴;刘晓华;陶莉;彭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改善ADL能力是脑卒中康复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移动动作能力与患侧下肢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判别影响ADL移动动作能力的下肢功能因素.方法:对55例患者用功能独立性测量中的转移和行进项目来评价患者的ADL移动动作能力,用简式Fugl-Meyer评价法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用Motricity指数评价患侧下肢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患者的平衡能力.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ADL移动动作能力和下肢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然后以ADL移动动作能力作为因变量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的逐步回归法和路径分析法来确定影响ADL移动动作能力的下肢功能因素.结果:患者患侧下肢功能与ADL移动动作能力之间呈高度相关(r=0.54l-0.670,P<0.001);其中平衡功能是影响ADL移动动作能力重要的直接因素(R2=0.45,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尤其是平衡功能是影响ADL移动动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作者:瓮长水;毕胜;杨娟;刘忠文;任学军;秦茵;于增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症,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或体征可经非手术疗法得到缓解,目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我们在传统应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做相关的腰背肌训练,效果较单纯牵引治疗为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裔英;朱光;吕华;秦红;孟社伟;刘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体外获取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结合细胞外基质凝胶及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管构建的GDNF基因修饰的人工神经复合体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对其促神经再生作用予以检测评价.方法:2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n=5)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B组(n=5)雪旺细胞-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C组(n=5)GDN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D组(n=5)自体神经桥接组.损伤各组12周时应用神经电生理及甲苯胺蓝染色和透射电镜观测神经再生情况.结果:12周时再生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检测、甲苯胺蓝染色轴突形态计量学分析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提示C组优于A、B组,而与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雪旺细胞的转基因处理可能弥补单纯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不足,而可能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效果.
作者:张文捷;李兵仓;岳寿伟;王建忠;陈建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入科时的前期准备工作1.1 环境介绍让护生了解:由于康复科的治疗及病人病种的特殊性,决定了病人的住院环境与其他科室不同:有理疗室、PT室、OT室、中医针灸室、心理语言室;工作人员分康复医生、康复技师和康复护士;病房规模大,仪器设备齐全等.
作者:赵卫青;张艳芬;杨丽娜;肖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量丢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5月-2002年12月2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按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标准差)及骨量丢失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t值≤-1.0标准差),然后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4的骨量丢失只与性别(OR值为0336,P<0.01)和体重指数(OR值为0.911,P<0.05)相关;与股骨近端(包括全部、股骨颈、Wards三角及股骨转子共4个部位)的骨量丢失相关的因素是:病程(4个部位,OR值为1.028-1.054,P<0.05或P<0.01)、ASIA残损分级(除股骨颈外的3个部位,OR值为0.682-0.764,P<0.05或P<0.01)、年龄(Wards三角,OR值为1.032,P<0.05),以及体重指数(股骨转子,OR值为0.898,P<0.01),而脊髓损伤平面和肢体痉挛程度与L4和股骨近端的骨量丢失无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脊髓损伤患者L4和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因素不同;病程和ASIA残损分级是脊髓损伤患者股骨近端骨量丢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徐基民;纪树荣;张蕴忱;孙岚;崇敬;佟艳铭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