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胖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黄震华

关键词:肥胖, 心血管疾病, 体内脂肪, 能量摄入, 积聚
摘要:1 引言肥胖是指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疾病.目前,肥胖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的问题.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努力提高小儿腹泻病的诊治水平

    1 引言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据WHO统计(不含中国),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病,其中5亿发生在第三世界,每年有5百万小儿死亡,成为第一位死因.

    作者:赵国昌;朱启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低热、咳嗽、咳血丝痰、肺部肿块——思考病例(112)

    1 病历摘要患者女,30岁.因咳嗽、咳血痰1年于1997年7月28日入院.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附120例报告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探讨卡托普利增强单硝酸异山梨酯疗效的机制.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40 mg,每晚1次,卡托普利6.25 mg,每日2次;对照组仅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40mg,每晚1次.2组均以4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胸闷次数、急救硝酸甘油含量,给药前及给药后第四个月静息状态12导联心电图或运动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胸闷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电图ST段压低的总和(∑ST)下降(mm)、∑T波倒置导联数、∑T波倒置深度(mm),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改善(均为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托普利能提高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查艳萍;秦永文;邱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性尖锐湿疣53例诊断及治疗体会

    1 引言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老年人患本病相对较少.我院泌尿外科专科门诊近几年共诊治老年性尖锐湿疣病人53例,在利多卡因加干扰素局部封闭下,用高频电刀行电切、电灼或包皮环切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廖济林;马作良;曾祥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液免疫改变的探讨

    目的:探讨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测定32例SLE、27例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补体3、补体4及B因子的水平,并分别与26名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SLE组、RA组、对照组的IgG分别为(19±7)g/L、(19±5)g/L、(13±3)g/L;IgA分别为(2.3±1.1)g/L、(2.9±0.9)g/L、(1.2±1.1)g/L;IgM分别为(1.8±1.3)g/L、(1.8±0.6)g/L、(1.3±0.6)g/L;CRP分别为(7.9±2.9)mg/L、(8.7±2.1)mg/L、(6.8±2.3)mg/L,SLE组、RA组与对照组比较IgG、IgA、IgM、CRP均升高(P<0.05);SLE组、RA组的补体3分别为(0.8±0.4)g/L、(1.0±0.4)g/L,补体4分别为(0.3±0.2)g/L、(0.4±0.2)g/L,比对照组(11±0.6)g/L、(9.8±0.1)g/L均降低(P<0.01);SLE组、RA组的B因子分别为(0.5±0.2)g/L、(0.5±0.2)g/L,与对照组(0.4±0.2)g/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RA患者体液免疫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变.

    作者:孟锦焕;陆才生;张晓;余步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头晕、乏力、鼻出血——查房选录(247)

    1 病历摘要患者,男,74岁.因头晕1个月,加重1日于1998-04-20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未予治疗.

    作者:廖跃光;王远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1男,6岁.不规则发热10日,黑便、面黄6日于2001-03-26入院.无咳嗽及吐泻史,当地发现肝、脾肿大诊断不明.

    作者:李亚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法布里病1例

    患者,男,16岁.因会阴部皮疹11年,发作性足痛9年于2001-11-23入院.

    作者:闫顺章;马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气囊助产的临床应用——附42例报告

    目的:研究气囊助产术在临床分娩中的作用.方法:对42例行气囊助产和50例未行气囊助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囊助产组和对照组第一产程分别为(404±119)、(547±124)分钟,第二产程分别为(30±14)、(41±15)分钟,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34±80)、(588±103)分钟,产后2小时出血量分别为(124±37)、(203±99)mL,顺产率分别为81%、60%,顺产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6%、13%,日间分娩率分别为83%、62%,阴道裂伤率分别为21%、40%.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和顺产率、日间分娩率、产后2小时出血量方面,气囊助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助产术有缩短产程、减少产后2小时出血量、降低手术产率和提高日间分娩率的优点.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疼痛,降低经济费用,有利于某些异常胎位的处理,在提高分娩质量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李琼;李小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学继续教育测验卷(34)答案与题解

    作者:吴建新;孟祥军;李定国;陆汉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肥胖与糖尿病

    1 引言近二十年来肥胖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后果之一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亦迅速上升.目前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已渐取代营养不良与感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全人类健康的重要流行性疾病.

    作者:高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希恩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9例患者于1992年3月~2001年8月确诊为希恩(Shehan,席汉)综合征.年龄28~60岁,中位年龄37岁.汉族1例,哈萨克族8例.确诊前病程2~20年,中位病程13年.

    作者:欧阳碧岷;游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氧化碳等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及间接胆红素(间胆)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1例OSA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浆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其中20例中、重度患者使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ontinuous airway positive pressure,CPAP)呼吸机治疗30日,于治疗前、治疗第一日、治疗1个月后分别测定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结果:①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重度组一氧化碳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OSA合并高血压组的一氧化碳水平亦显著高于无伴高血压组(均为P<0.05);②正常人血浆中间胆水平显著高于OSA患者;轻、中度组间胆水平显著高于重度组,OSA无伴高血压组血浆间胆显著高于合并高血压组;③20例OSA患者血浆一氧化碳于治疗1个月后显著降低,间胆则显著升高(均为P<0.05);④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与舒张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0.90占总睡眠时间比值均呈正相关,血间胆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0.90占总睡眠时间比值和呼吸暂停低吸气指数均呈负相关,一氧化碳与间胆呈负相关.结论:低血氧是引起OSA患者一氧化碳显著增高或间胆显著降低的原因,一氧化碳和间胆都可能参与了OSA的病理生理过程,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可考虑作为考察其是否有合并症的指标.

    作者:柳广南;陈学远;白晶;钟小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 引言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通过清除或持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改善肝脏的炎症坏死,阻止病情向进行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或)肝细胞癌]发展.

    作者:胡品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236)

    穷追黄疸另有因不是肝病是溶贫——1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误诊的教训患者,女,28岁,未婚,因尿黄、全身黄染14年入院.

    作者:杨建豪;张艳玲;周翠英;刘海燕;刘定枧;施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 引言肥胖对心血管危害的研究显示,体重指数大于30kg/m2和体重指数25~30 kg/m2的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分别为37%和21%,而体重指数小于25 kg/m2的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仅为10%.

    作者:宾建平;高方;朱智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与防治

    进修医生教授,肾移植受者为什么特别要注意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防治?

    作者:吴培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苯唑西林致低血糖反应1例

    患者,女,32岁,工人.因咳嗽、咯痰、气喘1个月于2001-10-24入院.入院后经摄X线胸片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苯唑西林(河北产,批号:0104002)3.0 g每日2次,山莨菪碱1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口服甘草片、盐酸溴己新、叔丁喘宁等药物治疗.

    作者:韩武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髁突及下颌位置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Ⅲ类错正畸治疗后髁突、下颌住置相对于颅底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张口型头颅定位侧位片与正中咬合头颅定位侧位片相结合的方法,对40例Ⅲ类错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正畸治疗前、后的髁突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1±3)mm、(11±4)mm,P>0.05;垂直距离分别为(7.4±1.7)mm、(8.5±1.7)mm,P<0.01;下颌平面角分别为(26±5)°、(30±5)°,有高度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Ⅲ类错治疗后髁突主要是向下移位,下颌骨顺时针旋转明显.

    作者:朱双林;张志光;王大为;李长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应用——附136例报告

    目的:总结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用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抢救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同病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并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深静脉穿刺置管法(Seldiger法)行深静脉穿刺,并按漂浮导管置入法(Swan-Ganz导管操作方法)推送气囊电极导管,在床旁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据心腔内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出现或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是否进入右心室,行右心室心内膜临时起搏.结果:130例(96%)起搏成功,开始穿刺至起搏成功时间为3~30分钟,起搏效果肯定,起搏时间1~31日.3例电极无法到位转导管室X线透视下放置电极导管,3例电极到位后不能夺获右心室.电极脱位6例,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穿刺损伤胸淋巴管1例.结论:床旁气囊漂浮电极紧急心脏起搏创伤小、方便快速、安全有效,值得在急救中推广应用.

    作者:唐安丽;马虹;董吁钢;王业松;廖新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