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钙拮抗药在抗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王宏宇;胡大一

关键词:钙拮抗药, 抗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患者, 知识, 效益
摘要:1引言过去近半个世纪,我们已获得了关于钙拮抗药的大量知识,同时也目睹了由于它的广泛使用给广大高血压患者所带来的短期和长期效益.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尖锐湿疣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附90例报告

    目的:评估外用氟尿嘧啶、电灼加干扰素α局部注射两种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尖锐湿疣90例,67例采用电灼联合干扰素α局部注射治疗,23例采用2.5%氟尿嘧啶外用涂抹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电灼联合干扰素组和外用氟尿嘧啶组治愈率、复发率分别为96%、69%和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灼加干扰素α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见效快、创伤小,但较易复发;外用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万东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急性时相蛋白水平与Child-Pugh 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附58例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无明显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各种急性时相蛋白水平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58例无明显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和48例非肝硬化患者进行4种急性时相蛋白[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和触珠蛋白]的检测,并与Child-Pugh分级等指标行单因素直线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水平明显下降.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和铜蓝蛋白水平随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逐步下降,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及铜蓝蛋白与Child-Pugh分级呈明显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2、-0.42和-0.37,均为P<0.05.4项急性时相蛋白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检验结果:4项急性时相蛋白与白蛋白无相关,α1-酸性糖蛋白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相关,触珠蛋白与凝血酶原时间、载脂蛋白B相关,铜蓝蛋白与载脂蛋白A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与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密切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水平明显下降,铜蓝蛋白在肝损伤程度较轻时升高,肝损伤严重时呈下降趋势.在无明显继发感染的前提下,酒精性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和铜蓝蛋白水平与Child-Pugh分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检测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及铜蓝蛋白水平对肝硬化肝实质损害的判定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永平;杨宏生;杨壁辉;林奕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赖特综合征误诊1例

    患者,男,30岁.因间歇性发热、腹痛、排脓血便一月余,双眼刺痛2周,关节痛1周于1999-11-03入院.

    作者:陈海益;刘朝阳;李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贝前列素治疗肺动脉高压疗效评价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症状图形似心梗胸片酶谱却不然--1例自发性气胸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教训

    患者,男,42岁.因突发左侧胸痛、胸闷、气促10分钟入院.过去有胸痛、心悸症状,未诊治.无心、肺疾病史.体格检查:脉搏95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9/12 kPa.

    作者:左文革;白宏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附32例报告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64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UAE)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8.6±3.3)、(6.0±1.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2±4.8)、(8.8±3.1)mmol/L],糖化血红蛋白A1c[(0.078±0.018)、(0.065±0.014)],UAE[203、135 mg/24h],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治疗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而常规治疗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维持2型糖尿病良好的血糖水平,降低近期UAE.

    作者:黄镇河;陈立波;苏卓娃;郭奕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并发巴德-基亚里综合征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学生.因雷诺现象、间歇性跛行11个月于2002-02-20收入我院.患者自去年3月始每于天气寒冷用冷水洗澡及洗衣服后即出现指趾苍白、疼痛,初为左手第四、五指,后渐扩展至双侧各指、趾,严重时手指变青紫,经保暖数分钟后症状可缓解.

    作者:戴冽;郑东辉;韩智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钩虫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

    女,52岁,农民.因排紫黑色便伴头晕、乏力4日于2001-12-08下午6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及下腹部不适,继之排紫黑色便1次,约200 g,伴头晕、乏力,平卧后缓解,未给予治疗.

    作者:高夕英;夏月明;林晓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致精神障碍1例报告

    患者,女,34岁.因发热2日,精神障碍1日于2002-02-24入院.患者2日前因受凉而致发热,体温38℃,伴干咳,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200mg(100 mL),输液约5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烦躁、幻觉、胡言乱语、不认亲人,遂停止输液,急诊转入本院.

    作者:林春艳;衣旭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妇女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对绝经后妇女凝血系统中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5名血脂正常的绝经妇女,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测定绝经妇女使用HRT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2P的含量,并以15名同年龄未绝经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①绝经组血小板活化率CD62P及相对荧光强度CD62P、CD41较对照组高(P<0.05).使用HRT前后,其CD62P(0.36±0.06)降至(0.30±0.06)、CD62P(Ⅰ)(38±6)降至(27±5)、CD41(Ⅰ)(470±74)降至(303±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妇女血小板活化率较同龄未绝经妇女的高.使用HRT 6个月后,血小板活化率显著下降.

    作者:古健;杨冬梓;王良岸;尹松梅;邝健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检查术对内科疾病的诊断价值 --附97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术对内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因不明原因腹水、可疑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腹部包块进行腹腔镜检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总的诊断阳性率为89%(86/97),其中不明原因腹水、可疑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腹部包块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4%(59/63)、73%(19/26)、8/8.本组仅1例不明原因腹水中转剖腹.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检查术安全可靠,对某些内科疑难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郑朝旭;郑冬;谭敏;陈国泰;吴志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下尿路症状群突发右侧腰部及右下腹痛--查房选录(249)

    1病历摘要患者,男,68岁.因排尿困难5年,突发右侧腰部及右下腹痛1日于2001-10-28入院.5年前开始有夜尿增多、尿频,排尿迟缓、尿流变细及射程短,尿线无力、间断等症状.1日前小便时突感右侧腰部及右下腹剧痛,疼痛呈持续性,难以忍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拟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前导尿时见大量肉眼血尿而留置导尿管后转入本院.

    作者:廖济林;方玉林;曾祥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与新疗法

    进修医生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是怎样引起的呢?教授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是由于供、受体间的组织相容性不好引起的,受体免疫系统识别供体抗原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该过程有局部和全身性免疫反应参与.

    作者:吴培根;李广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学继续教育测验卷(39)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泻可能有险情全面分析是关键--1例异位妊娠误诊的教训

    患者,女,22岁,未婚,因腹痛、腹泻15小时,晕倒2次,来院急诊.患者于15小时前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以下腹部为主,伴肛门坠胀感及里急后重感,继之出现腹泻,大便呈黄色稀便无脓血,共2次,晕倒1次.

    作者:张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狼疮肾炎尿毒症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 --附102例报告

    目的:探讨影响狼疮肾炎尿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为控制尿毒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访方式追踪狼疮肾炎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治疗的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02例狼疮肾炎尿毒症患者中,有37例死亡(占36.3%),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尿酸、Cer、肾萎缩与否和血尿素氮对预后有显著影响,且为独立因素,而临床分型、性别、狼疮活动指数和血肌酐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高水平的尿酸和血尿素氮为独立危险因素,而肾无萎缩和Ccr的维持有利于肾功能的改善.

    作者:黄辉;黄湖辉;宛霞;李劲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比较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逆行钉)和髁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以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远端骨折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逆行钉固定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42例(逆行钉组),应用髁钢板治疗48例(髁钢板组),术后随访10~26个月,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按Kolmert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逆行钉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髁钢板组为66%(P<0.05);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rbeitsgemeinschft fur Osteosynthe-sefragen/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骨折分类评定固定及愈合效果,A型骨折逆行钉组治疗优良率为95%、髁钢板组为67%(P<0.05),C型骨折逆行钉组优良率为77%、髁钢板组为60%(P>0.05);并发症发生率逆行钉组为17%,低于髁钢板组33%(P<0.05).结论:逆行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C型骨折,两者效果相似.逆行钉是目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为有效固定方法之一.

    作者:刘世敬;李佛保;陈立言;潘滔;胡俊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混合性脑卒中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混合性脑卒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5例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35例临床表现各异,脑卒中急性期行CT检查发现在脑不同部位同时有新鲜出血和梗死病灶14例;发病5日内复查,脑出血继发梗死12例,脑梗死继发出血9例(排除梗死性出血).结论:混合性脑卒中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有赖于CT等检查.

    作者:黄向荣;朱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内耳畸形并发脑脊液耳鼻漏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12岁.1988-07-30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头痛、发热及呕吐拟诊化脓性脑膜炎入住我院神经科.体格检查:体温39℃,颈短、有抵抗感,颈椎X线侧位片:寰枕关节融合性畸形.

    作者:谷九雪;王翠欣;路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新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药JTT-705升高HDL-C有显效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