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洪;李志坚
作者:谢玉才;陆国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引言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组织.在我国患病率为70/10万,男:女约为1:9,平均发病年龄27岁~29岁,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作者:陈伟英;尹培达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好发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应与鼻腔癌、血管瘤及鼻息肉相鉴别,其病理特点为肿瘤细胞中有典型的黑色素小体.9例均行鼻侧切开术切除肿瘤.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9、3/9和1/9.结论: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方法,手术广泛切除肿瘤则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玉林;董明敏;娄卫华;吕明栓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双冲击疗法与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口服泼尼松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进行双冲击疗法(A组)、35例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口服泼尼松疗法(B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起效时间[(8±1)日]较B组[(12±1)日]快,(P<0.05);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累计缓解率A组分别为57%、71%、86%,B组分别为29%、43%、69%(均为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比B组高(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双冲击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能提高病情缓解率,但不良反应较大.
作者:余国洪;李志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调脂治疗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测定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同步测定血脂水平,予血脂康治疗8周,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组(A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3bRR)与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花环率(RFER)降低(P<0.01);混合型高脂血症组(B组)RC3bRR与RFER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与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花环率(RFIR)显著增高(P<0.01).A、B两组间RC3bRR、RICR、RF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用调脂药物治疗后,A组RC3bRR、RFER显著增高,RFIR显著降低;B组RC3bRR、RFER显著增高,RICR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C3bRR、RICR与血清总胆固醇(TC)、HDL-C、LDL-C等血脂指标变化有关.结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调脂治疗可以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李庆文;石增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患者女,20岁,外地民工.因发热、咳嗽7日,出皮疹4日,昏迷8小时于2001年12月8日人院.7日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痰少,体温具体不详,在当地卫生站诊治无明显改善.
作者:李远航;肖红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 引言脑脊液细胞学(CSFC)经过长期发展至今,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寄生虫病、血管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岳剑宁;范学文;陈桂生;孔繁元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低钙血症患者的血清钙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7例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分级分为A、B、C级3个亚组)的血清钙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清钙水平(1.96±0.19)mmol/L与对照组(2.40±0.19)mmo1/L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肝功能A级、B级、C级的血清钙水平分别为(1.98±0.24)mmol/L、(1.95±0.17)mmol/L、(1.88±0.20)mmol/L,但3个亚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比10%,P<0.001),而不同年龄段肝硬化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钙血症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血清钙水平随肝功能级别的递增而逐渐降低;但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故应加强对肝硬化患者血清钙的监测,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肝硬化病人伴发的低钙血症.
作者:张启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15例DCM和17名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CM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1),其内皮素/一氧化氮比值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DCM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改变可能对DCM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汪大金;阮长武;张代富;王瑞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女,27岁.因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于2001年11月2日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2.5 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约5分钟后,患者出现心悸、气促、出汗.
作者:颜美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咽部脊索瘤在临床极少见,我院在1995年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0岁.因咽部异物感十余日于1995年1月6日入院.患者2年前曾因鼻咽肿物在外院行肿物摘除术.
作者:任秀敏;单春光;蒋新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活体染料注射法识别乳腺癌患者哨兵淋巴结失败及假阴性的原因.方法:8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行乳腺癌根治术时先用活体染料亚甲蓝示踪剂作哨兵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切除哨兵淋巴结送冰冻切片检查,结果阴性者再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一步检测.术后分离出全部乳腺及腋窝淋巴结送病理检查.结果及结论:本组病例中11例(13%)未找到哨兵淋巴结;在找到哨兵淋巴结的73例(87%)患者中,32例(44%)哨兵淋巴结受肿瘤累及,病理检查证实这些患者均有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患者哨兵淋巴结未受肿瘤累及,但病理检查证实腋窝淋巴结有肿瘤转移,余39例哨兵淋巴结未受肿瘤累及,病理检查证实这些患者亦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哨兵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100%,假阴性率3%.活体染料注射法识别哨兵淋巴结失败主要与手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及采用方法欠妥有关,而假阴性的出现多为原发肿瘤过大及哨兵淋巴结位置变异所致.
作者:巴明臣;苏逢锡;周晓东;吴仙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患者女性,49岁.2001年8月初出现肝区疼痛,逐渐加重,为持续性钝痛,不能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腹胀、腹泻.
作者:胡喜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只道风心与肺心详查病根不在心--2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误诊的教训例1女,38岁.因间断呼吸困难3年,加重20日入院.入院3年前出现劳累后气促,进行性加重,伴心悸、乏力.2个月前出现端坐呼吸.
作者:耿清峰;李献亮;陈春法;戴明恒;刘平运;郑江华;李小敏;李花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引言妊娠期常见病毒感染的致病原有: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乙型肝炎病毒(HB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作者:张建平;陈立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引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目前,糖尿病肾病占肾移植病例的比例同5年前相比明显增多.
作者:陈秋;严钟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本组84例均为男性,为本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998年2月~2000年1月的门诊病人,年龄25岁~47岁,中位年龄33岁.
作者:郑天贵;张玉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进修医生教授,请您介绍一下腹膜透析液的处方原则好吗?教授腹膜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一体化治疗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因其简单、实用、经济和适应证广泛而得到推广和普及.
作者:纪玉莲;陈立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5例(28%)有出血倾向;16例(89%)有感染表现;8例(44%)有明显头晕、眼花、心悸等症状;全部病例均有肾损害(血清肌酐312μmol/L~1421μmol/L,中度蛋白尿),临床上以水肿、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肾衰竭之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者5例(28%);血尿酸增高10例(56%),血钙升高3例;B超检查肾缩小3例;X线检查示溶骨性损害或广泛骨质疏松16例(89%);全部患者血压正常.除3例放弃治疗外,15例经综合治疗后12例(67%)完全缓解,随访3年,其中5例血清肌酐稳定维持在500μmol/L以内,生存达30个月以上,其后4例死于严重感染,2例死于肾衰竭.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应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一旦明确诊断,积极输液、利尿、促进尿酸排泄,应用血液透析和化学治疗等,可改善预后.
作者:陈雪梅;杜晓刚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