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蔡方宙;梁远国;郑丽梅;苏晓文;陈治熙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行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排气时间、 拔除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胃肠道功能、 血清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结果 研究组的腹胀、 腹痛、 胃肠道功能、 血清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T、ALT、 γ-GT及TB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各项肝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恢复胃肠道功能,保护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铁碧;张进杰;赵李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咽喉反流引起嗓音障碍与嗓音功能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引起嗓音障碍与嗓音功能的特点.方法 选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咽喉反流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嗓音障碍指数(VHI)自我评估和嗓音客观声学分析以及电声门图检测,分析反流症状指数评分(RSI)及反流检查评分(RFS)与VHI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嗓音基频、 基频微扰、 振幅微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长发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FS与VHI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s=0.2412,P<0.01).结论 VHI量表可反映咽喉反流患者的嗓音障碍程度及反流症状严重程度,RSI、RFS和嗓音客观声学分析以及电声门图检测等可反映患者嗓音功能变化情况,同时RFS与VHI存在一定关联性.

    作者:陈海林;杜宝文;蔡绪伟;徐志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7例.A组患者予以卡维地洛治疗,B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血压、 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B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美托洛尔相比,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过高的血脂、 血糖和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飞;傅晓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包新月征在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CT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包新月征在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60例作为心包炎组,心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心脏肿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包新月征比例,并观察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影像表现.结果 心包炎组患者CT出现心包新月征37例,占61.67%;心脏肿瘤组患者出现心包新月征2例,占3.33%;心包炎组患者的心包新月征比例显著高于心脏肿瘤组(P<0.05).缩窄性心包炎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下腔静脉扩张、 胸腔积液、 新月征,分别占91.67%、78.33%、61.67%.结论 心包新月征在非钙化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作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作者:陈华文;杨有优;曾伟金;陈桂萍;杨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产前超声检查及产前指导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及产前指导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只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观察组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联合产前指导,观察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的围产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联合产前指导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孕妇及围产儿结局,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陈秀霞;谢小红;陈小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母乳喂养及新生儿鹅口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母乳喂养及新生儿鹅口疮的效果.方法 12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63例)和常规组(基础护理,63例),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率、 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为96.8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54%(P<0.05);干预组的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为1.5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70%(P<0.05).干预组的乳头护理、 自我喂养、 自我挤奶、 饮食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4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8.89%(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降低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毛伟萍;林永如;周小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腹部B超与经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经腹部B超和经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均进行经腹部B超检查、 经阴道B超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观察经腹部B超和经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Kappa检验判断经腹部B超和经阴道B超与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病理检查发现120例疑似患者中共有113例异位妊娠患者.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经腹部B超的诊断敏感性为95.58%(108/113),特异性为71.43%(5/7);经阴道B超的诊断敏感性为99.12%(112/113),特异性为85.71%(6/7).经Kappa检验,经腹部B超和病理诊断的Kappa值=0.558,P<0.01;经阴道B超和病理诊断的Kappa值=0.848,P<0.01;经阴道B超和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经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较经腹部B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作者:朱秀蕾;梁凤伟;刘月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中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82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至结束手术前15 min,对照组则输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的术后VAS评分、 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2 h、4 h、8 h、12 h、24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PCIA首次按压时间、PCIA按压次数、 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后路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降低术后镇痛药的用量.

    作者:苏贤;温强;谢君恩;张润珠;陈燕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因素对产妇产后尿失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产妇产后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后6~8周复查的产妇318例,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 阴道顺产组和儿头吸引组,比较三组的尿失禁发生率;根据产妇是否发生尿失禁分为尿失禁组和非尿失禁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儿头吸引组产妇的尿失禁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顺产组、剖宫产组,阴道顺产组的尿失禁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318例产妇产后发生尿失禁61例,尿失禁组产妇的情感职能、 健康状况、 社会职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非尿失禁组产妇(P<0.05).结论 儿头吸引、 阴道顺产相对于剖宫产能增加产后尿失禁发生率,尿失禁对产妇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不良影响.

    作者:常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人口流动及无偶生活状态对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 调查人口流动无偶生活状态对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对白云区三家医院近十年所有因循环系统死亡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与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高度一致,死亡率曲线拐点滞后1~2年与流动人口数据曲线拐点良好对应(R=0.784,P<0.01).无偶组60岁以下男性死亡比例高于女性,亦高于已婚男性.病程短于一年期者比例达到35%,同样男性死亡比例高于女性.无偶男性约有45%在一年内死亡(P<0.05).结论 白云区流动人口增长与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上升呈正相关,无偶生活状态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尤其对男性患者存活率以及存活期有着实质性影响.加大对流动人口宣传与教育,对无偶人群,尤其是男性进行相应的健康体检,及早诊治是防控重点.

    作者:黄咏梅;罗聆;杨菊;张志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卡前列甲酯栓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卡前列甲酯栓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230例行无痛人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 mg卡前列甲酯栓)与对照组(0.5 mg卡前列甲酯栓),每组115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 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明显,可减轻人流术后宫缩痛,且0.5 mg较1 mg卡前列甲酯栓的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琳;王富兰;袁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超早期治疗Ⅳ~Ⅴ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超早期治疗Ⅳ ~Ⅴ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Ⅳ~Ⅴ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超早期治疗,评价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意识状态Ⅱ级和Ⅲ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Ⅳ级和Ⅴ级的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Ⅱ级和Ⅲ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Ⅳ级和Ⅴ级的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超早期治疗Ⅳ~Ⅴ级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方志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合理用药、 规范饮食和自我检测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检测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 纤维蛋白原(FG)检测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COPD组,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将COPD组患者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 死亡组,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浆D-D、FG水平.结果 COPD组的D-D、F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死亡组患者的D-D、FG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GOLD分级D级患者的D-D、FG水平显著高于B级、C级(P<0.05),B级、C级患者的D-D、F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COPD的病情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两者可作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

    作者:彭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手部烧伤患者整形术后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患者整形术后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手部烧伤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 手部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1 d,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5 d,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手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部烧伤患者整形术后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疼痛,促进患者手部功能的康复.

    作者:严文蔚;张建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分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创面愈合及足部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级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54例行常规护理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照组,54例行分级护理干预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 创面愈合情况及足部健康行为.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腐肉脱净时间、 边缘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及基底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正确洗脚、 正确选择鞋袜、 正确修剪指甲、 合理足部保健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的足部健康行为.

    作者:郑文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0例,根据产妇要求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自然分娩,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无痛分娩,观察两组的分娩结局、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及胎儿出生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胎儿出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伟娣;李晓华;沈淑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缬沙坦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缬沙坦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 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 心率,以及C反应蛋白(CRP)、 血肌酐(SCr)、 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治疗12周,两组的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干预组的SBP、DBP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2周,两组的CRP、SCr、BUN均显著下降,且干预组的CRP、SCr、BUN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缬沙坦辅助治疗高血压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稳定,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对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建全;吴传林;叶凤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正念减压疗法在提高精神科护士幸福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在提高精神科护士幸福感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护士45名,行团体正念减压疗法干预8周,于干预前后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知觉压力量表(PSS)进行调查.结果 培训后,护士知觉压力及失控感评分显著低于培训前,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 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可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幸福感,降低工作中的压力.

    作者:黎丽燕;巢桂花;唐秋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行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排气时间、 拔除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方宙;梁远国;郑丽梅;苏晓文;陈治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