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门诊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效果分析

沈泽坚;何秋香;朱汉斌

关键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流感病毒感染,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门诊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确诊为流感病毒感染的患儿80例,按单盲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典型症状和体征的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显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观察组发热、 鼻塞/流涕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咳嗽咳痰、 扁桃体红肿的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2016年鹤山市居民心脑血管病监测分析

    目的 掌握鹤山市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鹤山市各医疗机构上报的、 由市心脑血管事件登记处收集和审核的心脑血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鹤山市居民2016年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58.25/10万和204.33/10万,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17.68/10万和111.58/10万;男、 女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分别为426.17/10万和284.89/10万,死亡率分别为225.87/10万和181.0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16.70/10万和112.36/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1.55/10万和91.97/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发病人数和总死亡人数的94.72%和94.10%.结论 随着老龄人口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多,心脑血管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重视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作者:陈恩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奥利司他对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和血清CRP、TNF-α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奥利司他对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和血清CRP、TNF-α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筛查发现的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利司他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和血清CRP、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及体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糖耐量正常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5).结论 奥利司他可有效改善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血清CRP、TNF-α水平,并减轻患者的体重,对有效延缓糖尿病的进展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冬;黄森湛;姜惠;何石养;何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系统性护理对外周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性护理对外周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外周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研究组的导管滑脱、 局部渗血、 导管阻塞发生率分别为2.2%、2.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13.3%、15.6%(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可降低外周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华容;廖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门诊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门诊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确诊为流感病毒感染的患儿80例,按单盲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典型症状和体征的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显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观察组发热、 鼻塞/流涕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咳嗽咳痰、 扁桃体红肿的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沈泽坚;何秋香;朱汉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刘玉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下精准胃食管曲张静脉断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下精准胃食管曲张静脉断流术(ES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无痛ESVD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6%(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无痛内镜下行ESVD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燕;欧阳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持续负压吸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吸引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44例,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综合保温护理,冲洗液高度设置为60 cm,电切镜出水口无负压吸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电切镜出水口连接持续负压吸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和血钠差值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应用持续负压吸引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手术烟雾的污染,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吴丽祯;欧阳惠娴;陈洁仪;龙兆麟;黄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胸水VEGF、P53联合CEA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胸水中VEGF、P53联合CEA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胸水患者80例,按照其胸水性质分为对照组(结核性胸水,42例)和试验组(肺癌源性胸水,3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胸腔穿刺术取胸水15 mL,3000 r/min离心15 min后取上清液,分别测量胸水中VEGF、P53联合CEA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胸水VEGF、CEA与P5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佳临界点(VEGF<200μg/L,P53<710 U/L,CEA<880μg/L),VEGF、P53联合CEA检测的特异性为92.5%,敏感性为91.0%,均明显高于单一测定.结论 恶性胸水VEGF、CEA与P53水平均明显增高,且三者联合测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单一测定,是一种很好的早期诊断肺癌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林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干眼症症状评分和干眼症三项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术后1 d、1 w、2 w、1个月的干眼症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1 w、2 w、1个月,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而角膜荧光素染色测试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应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有效缓解术后干眼症,加快眼部康复.

    作者:林龙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综合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出院后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技术在妊娠中早期急腹症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妊娠中早期急腹症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合并急腹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 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合并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影响正常妊娠及新生儿生长.

    作者:刘伟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关节镜测量尺指导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关节镜测量尺指导下的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应用关节镜测量尺指导下微骨折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 术中损伤面积及术中软骨损伤部位.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软骨损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损伤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测量尺指导下的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 实用方便,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冯文哲;陆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单孔腹腔镜气腹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单孔腹腔镜气腹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27例)、B组(27例)、C组(26例).A、B、C三组分别给予0.2μg/kg、0.4μg/kg、0.6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三组患者T0、T1、T2、T3的心率、 平均动脉压.结果 T0时,三组患者的心率、 平均动脉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1时,A组的心率、 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A组的心率、 平均动脉压明显上升,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三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单孔腹腔镜气腹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较大,中、高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单孔腹腔镜气腹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较小,不能因单孔而减少舒芬太尼剂量.

    作者:蔡剑波;陈长江;罗利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和应激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和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急诊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 血压、 心率、 手术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 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96.0%,均高于对照组的84.0%、82.0%(P<0.05).结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激状态,提高其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桂谊;詹文清;肖华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 白细胞计数(WB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24例,产后7天均常规取静脉血检测血清PCT、WBC、hs-CRP,并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 分为阳性组(44例)及阴性组(280例).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对比血清PCT、WBC、hs-CRP水平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阳性组的PCT、WBC、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三者单独诊断时,血清PCT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高,AUC为0.93(95%CI:0.86~0.97);联合诊断时,PCT联合hs-CRP的诊断价值高,AUC为0.95(95%CI:0.89~0.98).结论 血清PCT、WBC及hs-CRP是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临床指标,血清PCT联合hs-CRP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俊君;江丽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25-OH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及预测价值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25-OH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妇女110例,并于11~13周、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25-OH维生素D水平.OGTT结果 异常为GDM组(55例),正常为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孕妇不同时期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结果GDM组孕11~13周、 孕24~28周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孕期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乏情况,临床可在不同孕期监控孕妇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翠媛;高锦雯;谭玲玲;何艳君;梁雪莹;孙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cTnI、PBNP、 缺血导联个数及ST段下移幅度.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cTnI、PBNP水平及ST段下移幅度、 缺血导联个数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其心肌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为卵巢囊肿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水分离组与电刀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水分离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水分离法止血,电刀组则采用双凝极电刀机械止血法.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LH、FSH、E2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水分离组的血清LH、FSH、E2水平均低于电刀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卵巢大直径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水分离组的窦卵泡数量、 卵巢大直径均高于电刀组(P<0.05).结论 术前采用垂体后叶素水分离法预处理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可有效减少因术中出血而造成的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作者:马新平;孟海燕;袁淑贞;邱丹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去铁酮单用及合用去铁胺治疗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去铁酮单用及合用去铁胺治疗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地中海贫血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去铁酮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去铁酮联合去铁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SF浓度及尿铁排泄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SF浓度及尿铁排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与单用去铁酮相比,去铁酮联合去铁胺治疗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朝晖;曲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哮喘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哮喘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哮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对可能导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哮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胸片改变情况.结果 8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8例(10.0%)并发哮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哮喘与年龄、 性别、 过敏体质、 哮喘家族史、 病毒感染、 既往哮喘病史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哮喘与年龄、 既往哮喘病史呈负相关,而与男性、 过敏体质、 哮喘家族史、 病毒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哮喘患儿的胸片改变情况与未合并哮喘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年龄小、 男性、 有过敏体质、 有哮喘家族史、 有病毒感染、 无既往哮喘病史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哮喘的可能性较大,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哮喘的发生,合并哮喘患儿的胸片有相应改变可为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赵正秋;文运衡;范秀玖;肖毅;黄月娇;温淑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