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黎海云;陈瑞华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在改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以及精神状态,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对照组为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应用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精神状态.
作者:丘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功法锻炼,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12周后,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MMSE和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的MMSE和ADL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熊向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结肠黑变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便秘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肠黑变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便秘程度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便秘评分均呈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便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结肠黑变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早期尼莫地平与硫酸镁治疗脑外伤后脑震荡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外伤后脑震荡症状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例.A组早期给予硫酸镁治疗,B组早期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治疗7 d、14 d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3 d、7 d、14 d的MCA和BA血流峰流速度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可缓解脑外伤后脑震荡患者的脑血管痉挛症状,降低脑血流速度,从而有效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黎明;刘保国;肖罡;龙潮新;官春城;冯金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高危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的不良心理情绪,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吕汶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牛蒡子苷元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1μg/mL、5μg/mL、10μg/mL)的牛蒡子苷元处理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Bax和VEGFR-2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牛蒡子苷元能够抑制骨肿瘤细胞MG-63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能够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升高Bax基因的表达,抑制VEGFR-2基因的表达.结论 牛蒡子苷元可诱导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发生凋亡,抑制其细胞增殖能力,并能抑制Bcl-2和VEGFR-2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能够诱导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水平的上升,这些结果阐明了其抗肿瘤作用中存在的作用机制.
作者:顾启滨;邓立明;钟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细胞癌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肝细胞癌患者的Glypican-3表达水平为(1326.8±121.4)ρg/mL,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P<0.05);Glypi-can-3表达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84.1%,阳性预测值为52.4%,阴性预测值为93.7%,准确度为77.8%.肝细胞癌患者的CD34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 在对肝细胞癌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患者的诊断中,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丽晖;许锦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下的无痛分娩,对照组实施自然分娩,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 研究组的各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一级疼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二级、三级以及四级疼痛比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胎心率异常率、胎动异常率以及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无痛分娩中可明显减轻产妇的疼痛感,缩短产程时间,且对胎儿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
作者:冯群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脑外伤或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脑外伤或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31例)和对照组(甘露醇+呋塞米,31例).结果 用药0.5 h、1 h时,两组患者的尿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2 h、4 h、8 h、12 h、24 h时,干预组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白蛋白及呋塞米治疗脑外伤或脑出血后脑水肿,能提高脱水效果和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黄谷;洪映标;黄正华;蔡洁波;陈泽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连续性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疼痛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产妇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助产过程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性管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分娩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分娩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助产士连续性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且可改善分娩结局,保障母婴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艳梅;卢伴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良恶性妇科肿瘤的效能.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超声造影结合常规超声诊断.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检出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73%(P<0.05).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常规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良恶性妇科肿瘤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文敏;赖胜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诊断不明急腹症患者中采用腹腔镜探查术较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方法 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50例诊断不明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各25例.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探查术,传统开腹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探查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腹症类型、手术时间、确诊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急腹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确诊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不明急腹症患者中,采用腹腔镜探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确诊效率高、手术创伤小、医疗成本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国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取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32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视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纯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赵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系统性护理干预,4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功能、健康状况、社会职能、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HAMA、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HAMA、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黎秀云;张丽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呼吸减痛法在减轻疼痛、缩短产程等方面的优势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来我院就诊的12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接受改良式呼吸减痛法训练者作为观察组,未接受改良式呼吸减痛法训练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各个产程持续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4~5级疼痛及3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922,P<0.01).观察组产妇的平均第一产程时间为(324.67±118.31)min,少于对照组的(621.09±98.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主动参与及分娩配合评分为(92.13±5.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9±8.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呼吸减痛法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征;丁丰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并分娩的妊娠20~24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切面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结果.结果 不同单一切面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均较高,其中以四腔心切面高,达到100%,其余切面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不同切面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胎儿先天心脏畸形检出类型以室间隔缺损多(31.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多切面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高于四腔心切面联合流出道切面以及单一四腔心切面(P<0.05).结论 四腔心切面联合流出道切面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较高,可作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主要手段.对于较难诊断或诊断不清的胎儿,超声多切面联合检查可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
作者:何杰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泻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腹泻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李少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资历医师行床旁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的效果,探讨床旁超声引导对减少因资历因素导致效果差异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7月我院EICU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操作的病例71例,按操作医师资历分为规培医师组22例、住院医师组28例、主治医师组21例,比较三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首次穿刺到回血时间、首次穿刺到导丝到位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在床旁超声引导下,三组均在三次尝试以内穿刺成功,均未出现并发症.三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首次穿刺到回血时间、首次穿刺到导丝到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够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及安全性,减少或避免资历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津;王大伟;叶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在肥胖患者长时间手术按去脂肪与实际体重持续泵注给药的药效学差异.方法 选取拟行长时间手术的肥胖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按实际体重(RBW),B组按去脂肪体重(FFM)计算持续泵注所需罗库溴铵(ROC)剂量.结果 两组的T1大抑制程度、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药理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罗库溴铵用量少于A组(P<0.01).在变异度方面,两组在T1大抑制程度、起效时间、恢复指数、罗库溴铵用量变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临床作用时间、药理作用时间的变异度均低于A组(P<0.05).结论 在肥胖患者长时间手术麻醉时,按去脂肪体重予以ROC持续泵注给药具有与按实际体重相似的药效,但按去脂肪体重给药的ROC用药剂量及临床作用时间、药理作用时间的变异度更小,可能更适用于肥胖患者长时间手术麻醉.
作者:刘国栋;武建;于春宇;庄小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炫速双源CT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300例,均接受炫速双源CT检查.诊断MB-MCA 198例,根据MB-MCA类型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纵深型,对照组为浅表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198例MB-MCA患者中,观察组81例(40.91%),对照组117例(59.09%).分布部位:130例(65.66%)处于LAD,其中84例位于LAD中段,46例位于LAD远端位置;7例(3.54%)处于RCA中段;53例(26.77%)处于LCX.MB-MCA长度为0.5~3 cm.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典型胸痛、心电图异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MB-MCA多出现在LAD及LCX,炫速双源CT可用于诊断MB-MCA,纵深型MB-MCA较浅表型MB-MCA更易发生心肌缺血.
作者:王国庆;张荣恒;邢漠;张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