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电子监管乃大势所趋

雷海潮

关键词:
摘要:自2000年全国开始建立卫生监督体制以来,一直面临着几个困扰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是人员编制缺乏标准,数量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复杂严峻的公共卫生和医疗监管形势.二是缺乏设置在街乡和村居的卫生监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卫生监督覆盖面和监督频次均不高,监管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三是监管手段陈旧、反应迟缓,有效捕获率低.四是监督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群众对高效公正透明执法屡有反映.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给家庭医生再打打气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已有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今年年内,上海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将推广至所有区(县).作为医改基层之处,遍布社区的家庭医生是否有前进的勇气和动力?作为重点的社区卫生改革,目前存在哪些难题?近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徐建光带队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听取基层意见.徐建光说,要让家庭医生更好地服务居民,资源要聚焦、政策要配套,要形成合力.

    作者:宋琼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病管理不能轻视一级预防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为2.66亿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4%.高血压病人10年增加了1亿人,平均每年有1000万新发高血压病人.在高血压防控方面,还有一个庞大的高血压高发的职业群体-2.47亿机动车驾驶员被忽略.2008年,武汉市曾对出租车司机进行体检,结果显示,出租车司机高血压患病率为25.78%,明显高于非司机人群的16.32%.

    作者:于国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江北试点“形神兼备”

    江北区是重庆市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区.江北区因其医院治理改革的领先地位、总会计师制度的创新探索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开拓力度等特色,在全国改革中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同时,试点在改革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也有普遍意义.[背景]作为重庆市主城核心区之一,江北区的卫生资源相较其他城区较充沛,医疗服务能力辐射全市,医疗服务需求旺盛,资源利用效率也较高.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红十字会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江北区西医药科、教、研中心,担负着江北区主要医疗急救和医疗服务工作.江北区中医院是二级甲等中医院,是重庆市医保定点医院.

    作者:王虎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调查显示:居家养老仍是首选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99.6%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含自己独居以及与儿女住在一起),只有0.4%的受访者选择专业养老机构养老.养老形式仍较为传统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形式仍较为传统,本次调查受访者中99.6%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合自己独居占60.5%以及与儿女住在一起占39.1%),只有0.4%的受访者选择专业养老机构养老.但是受访者中只有38.5%的老年人有选择专业养老机构的意愿,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养老机构的普及,加之很多城市进入老龄化,我国老年人的传统养老观念也在随之改变.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代理困境,激化矛盾升级

    为何会出现针对医务工作者的暴力事件?了解暴力行为背后的原因对阻止这种行为至关重要.如果暴力行为广为传播,将会造成医务工作者和普通人群的关系危机.首先应界定如下概念代理困境:患者为主体,医生是患者的代理,病人如何确信医生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并提供优的治疗?所谓代理困境是从经济学引伸出的概念.退出:将医生或医务人员替换为更能代表病人利益者,是摆脱代理困境的一种策略.

    作者:尼尔·芒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睐科技密集、资本密集项目

    自贸区试验田外资独立医疗机构的机遇在哪里?我想谈几点想法.第一,医疗卫生服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公共服务,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公共卫生服务,基本的医疗服务,公益性比较强,一方面政府不愿意承认这是产业,另外企业也不大愿意涉足这些部门.二是三级医院所从事的医疗服务.包括社保覆盖的项目和非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的项目.我个人理解,自贸区目前开放的政策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二部分的非医保覆盖的项目.我们通过搜索发现,外经贸部和原卫生部联合发文允许设立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提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据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批准过一家,因此这个文件暂时还悬在空中,现在放到上海市这28平方公里来做,希望在这里有所突破.

    作者:左学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治“群体病变”要组合拳

    近期,一些医药公司的药品回扣事件连续曝光,涉案医院之广、人员之多、金额之巨,使人触目惊心!一池水死一条鱼,可能是鱼的原因,如果一池鱼全部死亡,一定要从水质找原因.在我国,药品在医院使用时可以加成出售,以此作为医院补偿机制的一部分,此政策使药品销售和医院产生了直接经济利益联系.在当前政府对医院投入普遍不足的形势下,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保证员工待遇,必然通过加大药品的使用而获得尽可能多的药品加成收入.

    作者:王明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如何设计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与分配是一项复杂、繁重、细致的工作,绩效分配和评价必须重视岗位设置和岗位说明书的撰写等基础性工作,否则运行时,医院只会陷在事务堆里,不可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设置好岗位岗位设置是制定绩效评价内容的依据,岗位说明书里的岗位要求,是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第一,高等级岗位要设置至科室.高等级岗位指的是二、三、五、六、八、九、十一、十二级岗位,高等级岗位设置至科室,能更有效的落实医院发展目标和定位,比如,如果医院定位是老年病的治疗,心内科、骨科、泌尿科、营养科、心理科等跟老年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就要加强建设,有了高等级岗位,这些学科就能引进或激励本科人员,形成高素质的骨干群体,完成定位工作.另一方面,符合岗位设置要求,对事不对人,就工作需要和医院发展来考虑岗位怎么设置,从而产生人员的合理结构.

    作者:张爱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生专业素质待提升

    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结构添置了不少硬件设施,但是基层医生在向国家要政策要待遇的时候不能忘记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一个村卫生室室长在QQ上找我咨询一个问题,说输抗生素后患者说浑身像被绳子绑住一样,难受极了.我问输的什么药,他说是同时输了头孢呋辛、左氧、克林霉素、替硝唑.我真有些吃惊,这是很典型的滥用抗生素的行为,抗生素一般两联用药比较常见,三联就不多,没想到这位室长还来个四联用药,出现不良反应也就不奇怪.滥用抗生素不但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这位室长年龄并不算大,才40来岁,但医疗专业知识竟然如此欠缺.

    作者:刘立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海自贸区六个领域的开放和改革

    上海自贸区到底有什么内容,我用4,5,6,7几个数字简单概括一下.6:即六大领域的开放,即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这6个领域的开放和改革.4:是四大自由,第一大自由是货物和商品的自由和便利化.按照要求,要把一线放开,把二线管住,只要在自贸区以内,货物和商品从一个仓库到另外一个仓库不需要重复报税审批和检验.第二是金融和货币的自由,就是加大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三是资金流动和投资的自由,从而实现投资的开放和资本项目的自由.第四是人的自由,要实现使得住在自贸区的人与住在国外是一样的,一样的自由和幸福.

    作者:芮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个性化沟通,减少医疗风险相关暴力

    当下医生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是,可提供的诊疗服务与患者对治疗预期的矛盾.特别是在临床诊疗技术快速发展,总结性、前瞻性研究文献等信息逐步透明,患者对诊疗效果充满高度的期许,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医疗保障的两极分化背景下,这种矛盾不断加大.毕竟任何诊疗手段都存在风险,医生尽可能在改善疗效的情况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合并症的恶化.而患者的要求则是低花费、彻底治愈、无并发症.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疗保健服务检验公寓的成熟度

    按图索引,很快我就来到太阳宫老年公寓.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老年公寓是北京市第一家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敬养型养老机构,是隶属朝阳区民政局的一所中高档老年公寓,主要收住人群为不同程度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公寓设有老人居室80余间,每间居室均设有独立卫生间,并配有里外开自由门,公寓设有娱乐厅、书画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医务室和康复中心.

    作者:胡鸿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松堂:医保把我们给“忘了”

    松堂之所以有名,在于它是中国第一家老年关怀医院,创立于1 987年的北京松堂关怀医院,隶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集医院、福利院、敬老院的优点为一体.医院设立专业医生、护士岗,并与生活护理员和心理医生组成专业技术团队,为减缓患者身体上的病痛、不适和精神上的孤独、恐惧,提供了无微不至地治疗和关怀.他们还免费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并修建了不同规格的宗教场所.26年来,已为3万多名患者送去了诚挚的关怀.

    作者:胡鸿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养结合”能否破解养老之惑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广大老年人的心愿,也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应有之义.对那些生病又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来说,他们该如何安度晚年?近日,河南省荥阳和佑尊长园如期收到了老人们的体检反馈表.这家民营养老院自从半年前加入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后,每个月医院的医生、护士都会上门免费随诊1次~2次.在这张表上,哪位老人该重点看护,哪位老人要及时送医都有详细说明,而这些以前仅靠养老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

    作者:王朝君;阎洧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哪怕一丝阳光也是阳光

    我们评价一个政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和意义的时候,需要回到现实看一看,目前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日子难过是个不争的现实.国内有4家专门的健康险公司,我们作为寿险公司,也可以做健康险业务.当时国家特批的这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成立于2005年~ 2006年间,发展至今大多已有8年的经营时间,但基本上仍处于亏损状况,而且亏损的金额不仅没有减少,还在持续扩大.当然跟业务量增加有关系.目前,市场的一个普遍现状是,健康险公司的主要业务有一些已经转变做理财险的产品.原因就是主项业务不好做,结果旁门变成主业,反过来影响主业.健康险公司业务难做,原因很多,比如商业健康险的定位跟传统的医保定位区别不明,你买了社会医保不想用,不能转到商业医保.还有商业医保在政策上缺乏支持,国外对于健康险都是有免税等政策的支持,但是在国内企业如果给员工买补充的医疗保险还要交个人所得税,这个政策层面的缺失,对市场也是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庞震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把目光转向闲置医疗资源

    在我国老年群体中,很多人需要养老托老结合长期的医疗服务,方可生存.在这样的国情下,整合闲置医疗资源,开办功能融合的新型医疗机构,是社会养老托老的好办法.我国老年群体不仅数量庞大,他们中90%以上的需长期服药维持健康,并定期门诊复诊,其中近30% ~ 40%需要反复住院治疗.大约有近10%的老年人必须长期在有完备医疗条件的环境中度过自己的余生,医疗机构若承担这10%老年人的长期住院医疗,一方面会给医院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压力,导致医院功能错位;另一方也给财政、医保基金增加负荷,同时还明显增加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综合性医院大多专业性很深很强,但各专科之间的实战技能覆盖面窄,需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基本是一身多病、多系统性疾病.

    作者:孙朝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资为何对中国医疗市场望而却步?

    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恰恰正处于这样的一个时刻:一方面,中国希望吸引外国投资,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相关规则方面存在的脱节依然严重;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设定的目标心存疑虑.跨国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以及有兴趣考察中国医院及老人院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常常流露出以下3种顾虑.首先,这些企业担心,一旦他们证明自己独有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在中国取得成功的话,他们会发现自己面临中国政府通过原卫生部实体或某种国有企业发起的竞争,一旦他们确认可以向中国中产阶层提供适当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之后,中国政府就会直接照搬他们已探索出的适当模式.

    作者:Benjamin Shobert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年薪制改革是正确的方向

    公立医院奖金同科室和个人收入挂钩的问题早已经被认识到了,但能够像福建省三明市这样改革的如此彻底全国还没有几个,关键在于政府领导对现有体制突破的能力,即包括对现有人事分配制度的突破,也包括对医院内部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分配机制的突破.为什么要改薪酬制度1963年,著名经济学家阿罗(K.Arrow)在美国经济评论的一篇经典论文非常清楚地指出了医疗服务产出不确定和医患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医疗服务还有一个特点是诊疗手段因人而异.这3个特殊因素放在一起,使患者和其他医生在治疗完成之前很难评判一个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因此,社会对医生的行医资格和伦理道德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作者:俞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追求健康中国发展的升级转型版

    在经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而长期以来一味追求GDP增长,不顾环境代价的发展模式,已经让我们付出了严重的环境恶化代价,甚至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人民的幸福显然是一个比物质增长和GDP增长更为根本和长远的发展目标,而健康则是人们幸福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追求健康应当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更长期目标,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升级转型版.

    作者:蔡江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在医疗方面打开了两扇门

    希望一分为二看目前自贸区的政策,包括很多改革亮点.有一类是我们已经在做,或者说是我们主动要做的.还有一类其实是我们没想做,但是逼着我们现在要去做的.有些事是被逼出来的.比如说负面清单.其实,所谓的负面清单全世界都有,但像我们国家推出1800多项的负面清单很少.潜在投资者要用负面清单赚到以前没有赚到的钞票,估计不太可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商务部都说在区内要发新的营业执照,要进行新的审批流程,时间会加快.有人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是不是1元钱就能注册一个公司,4天就能拿到一个营业执照?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但实际上不可能.

    作者:倪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