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荣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年间所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82例(104颗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53颗牙)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51颗牙)采取多次根管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1 d内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疼痛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呼吸睡眠障碍性疾病的一种.药物和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如何针对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法 给予治疗,是促使患者病情恢复、减轻心理和经济负担的关键.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治疗相关文献的分析,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 进行综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杨秀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生针刺伤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针刺伤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分析针刺伤的原因,主要是职业防护知识缺乏,操作技术不过关,用物处理不当,并提出预防措施,主要有增强护生防护意识,提高操作技术,建立护生职业暴露管理制度.结论 通过学校和医院、护生和临床带教老师的共同重视和努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护生针刺伤的发生.
作者:肖珊;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措施与终结局.方法 随机选取我中心接诊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本次临床研究调查对象,其中66例实施院前急救的患者作观察组,另66例由他人送至医院后接受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终抢救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现场院前急救后20例死亡,死亡率为30.30%;对照组患者由他人送至医院后接受治疗后37例死亡,死亡率为56.06%,两组患者终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降低终死亡率,更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在胸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16例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对9例患者未进行康复训练,观察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结果 康复组16例,平均年龄(49.7±18.0)岁,平均带管时间 6.4 d,平均引流量906.8 ml.对照组9例,平均年龄(47.5±19.5)岁,平均带管时间 7.25 d,平均引流量 1610.0 ml.胸痛4例,皮下气肿2例,发热1例.结论 康复训练对内科胸腔镜术后恢复有较好作用,减少术后置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牟金香;孙洪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围绝经期功血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观察组患者在同上法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同时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结果 患者子宫的变化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的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激素指标FSH、LH、E2、P等指标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出血患者效果满意,极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质量有所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研究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选取的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进一步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李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妇科门诊收治的11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米非司酮的剂量为12.5 mg/d,对照组患者米非司酮的剂量为6.25 mg/d,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3.64%,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3.64%,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有5.45%的患者出现了眩晕、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米非司酮的使用剂量控制在每天12.5 mg时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马宝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268例糖尿病患者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分析项目包括年龄、性别、诊断、家族史、既往史、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结果 在268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冠心病并发症81例,占30%,不同程度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96例,占36%.结论 胰岛素抵抗引起糖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归纳总结,学习理解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相关知识,对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并发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宏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内固定方式治疗效果.方法 将9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等.与DHS组相比,PFNA组不但手术用时短、手术中出血量也较少,在骨性的愈合时间方面,PFNA组术后患肢负重早,骨折愈合快,且在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疗效优于DHS内固定.
作者:王晓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护理.方法 选择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好术后早期护理及相关记录与分析.结果 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 72岁,术后3~5d,患肢肌力接近健侧,术后7~14d无负重站立.住院时间 9~22 d,平均 15 d,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红肿.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PFNA手术治疗后,术后护理效果明显,能早期获得较好的功能锻炼,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患者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会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临床阑尾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需经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共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中给予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观察组手术中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麻醉中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均有所下降,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心率减慢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阑尾切除手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较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好,且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秀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选取的100例行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患者,观察分析其在术后1、3、6、12及24个月痛经程度、贫血情况、子宫体积变化及月经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痛经症状、月经情况、贫血情况、子宫体积等均较术前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月经周期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的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有生育要求及保宫的患者是个较好的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于PDA的电子特护记录单的运用.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肿瘤血液科选取工作量相当的两个病区,分别使用传统纸质手写特护记录单和基于PDA的电子特护记录单,对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基于PDA的电子特护记录单减少了手抄特护记录单因错误而多次返工的现象,方便后台随时调取临床信息,有利于护理管理者进行实时质控,同时可实现床边记录,记录更加真实、准确,大大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缩短了出院病历归档时间,提高了护理文书质量,达到了患者、医师、护理管理者、护士四方满意.结论 基于PDA的电子特护记录单方便了护理工作,深受临床欢迎,应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罗晓华;李睿;郑艺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急诊手术治疗妊娠晚期并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接受急性阑尾炎手术的212例妊娠晚期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流产情况、早产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10.39±2.21)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切口长度为(2.56±0.22)cm,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为(1.04±0.24)d,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34±1.37) d,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使用止痛药数及切口感染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腹腔镜急性手术治疗妊娠晚期并急性阑尾炎在手术安全性上与传统开腹手术并无差异,但在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避免伤口感染,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风梅;马树奇;刘红雁;朱焕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利用输液泵持续输注生长抑素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患者中仅3例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输液泵持续泵入生长抑素能迅速改善急性胰腺炎病情,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王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研究洁净手术室的感染现状,并且探讨相关的控制对策.方法 对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这3年来的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手术室卫生情况以及无菌物品的细菌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分析,这3年内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总发生率为0.65%,其中择期手术患者感染率为0.46%,急诊类手术患者感染率为0.89%;切口感染与无菌观念、手术时间及环境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为了有效降低洁净手术室的感染情况,应当要加强无菌观念、提高手术室及病房的环境质量并且提高手术进行的效率.
作者:刘素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三香散加味敷脐配合推拿治疗腹痛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32例腹痛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香散加味敷脐配合推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香散加味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痛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减轻患儿腹痛症状,缩短病程,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护理方法,治愈率高,不反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褚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抗Ro-52抗体在不同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抗Ro-52抗体,回顾性分析238例阳性结果 构成比及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 238例阳性结果 中,构成比较高分别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3.5%,类风湿性关节炎16.8%和干燥综合征16.0%.抗Ro-52常伴随抗SSA、抗SSB及抗RNP出现,主要见于SLE、SS及RA.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起始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也较为复杂.抗Ro-52抗体可存在多种疾病,仅能作为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的提示,并不具备高特异性.但作为高阳性率自身抗体,在联合检测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潘丽;张园园;杨宇溪;李胡焕;潘宝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结合三甲复审评审标准就如何建立完善医疗设备制度及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日常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借助三甲复审契机加强完善设备制度化建设及信息化管理工作.
作者:羊富华;蒋准飞;王海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