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汉元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好发于四肢软组织的肿瘤,原发于肺部者较少见,本院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葆华;张群;刘永;王晓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外科干预的时机、适应证与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48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结果 治愈41例,好转5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0例,切口感染8例,腹腔残余脓肿5例,短肠综合征3例,肾功能不全2例,经综合治疗后痊愈.结论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早期肠绞窄的线索,果断决定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宜早勿迟,手术指征宜宽勿严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卢志坤;张权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舌癌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8例舌癌患者于术后进行舌功能训练和语音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18例舌癌患者术后经语音康复训练,训练前患者语音清晰度为(53±10)%,训练后的语音清晰度达(90±5)%,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语音恢复总有效率为83.33%(15/18).结论 舌癌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提高及语言功能恢复与术后训练密切相关.正确的语音康复训练方法可保证治疗效果并缩短语言功能的恢复时间.
作者:张瑞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低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膝关节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的准确性,并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因膝关节外伤来本院就诊接受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6例,分析比较患者的MRI检查和手术探查结果.结果 186例患者MRI检查显示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69例(90.7%)、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19例(64.0%),均经手术探查证实,灵敏度为100%;MRI诊断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严重度与手术所见符合率分别为93.8%和94.1%.结论 MRI可以准确地诊断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和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并能准确诊断其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尹雪军;张杰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1].是急诊科医生常碰到的,也是怕碰到的临床病例.急腹症在急诊时处理时间短,观察时间少,其他干扰多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易漏诊,误诊,或一时诊断不清.为吸取教训,分析原因,减少误诊,现将本科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被误诊的急腹症33例总结,研究.
作者:廖叔庭;卢柏春;许华丽;陈玉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临床效果.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采取用有齿镊撕离胬肉头部后用上方带蒂结膜瓣转位方式治疗翼状胬肉78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76例治愈.结论 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上方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有利于结膜二重栅拦型屏障作用,阻止结膜上皮细胞向角膜面的侵犯,保证了正常角膜上皮表型,术后尽快结膜囊重建,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作者:姜爱新;丁汝新;许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总结了52例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观察与护理.包括加强心理沟通及治疗前、中、后护理及饮食护理.鼻内窥镜具有视野清晰,可在狭小的鼻腔内准确、安全的找到出血点,并在内镜下引导下行双极电凝止血,避免了鼻腔填塞的痛苦.
作者:刘小梅;杨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本研究应用MSCT、MRU对泌尿系统结石进行成像,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进一步提高影像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MSCT及高场MRI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应用工作站后处理方法进行图像处理,各由两位影像专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78例患者,78例结石患者均经MSCT检查,其中60例经MR检查.MSCT平扫对结石显示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MRU对结石显示的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90%.MSCT 2.5 mm层厚重建图像显示小结石总数与5 mm层厚扫描图像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MR对小结石均未能良好显示.MSCT、MRU两者总体图像质量无显著差异(P=0.53).厚层MRU图像质量优于多层薄层MIP重建MRU重建图像(P=0.041).结论 MSCT平扫薄层重建对于显示小结石具有明显的优势.MRU无电离辐射,适用于婴幼儿或孕妇患者.MSCT、MRU扫描范围大,均适用于多病灶患者的检查,结合原始图像,可以全面评价患者泌尿道疾病.
作者:王煜;孙景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的关系血流变学变化与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P-selectin(P-选择素)的变化.方法 测定4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变学,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P-selectin的表达水平,并与3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P<0.001;P<0.001).肺心病组GPⅡb/Ⅲa、P-selectin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肺心组GPⅡb/Ⅲa、P-selectin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粘度增加、血小板明显活化,其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流变学变化关系密切.
作者:谭劼;张红雨;陈红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 2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随访1~3年无复发、恶变,1例行肾动脉栓塞术,定期观察5例.结论 B超、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保留正常肾脏组织.
作者:周全;李康;刘鲁东;卢洪凯;苏顺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95例受试者分为健康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人群)和病例组(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尿NAG、mALB、β2-MG、α1-MG 的测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例组各项指标阳性率及检测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四项检测指标阳性率为尿NAG(95.0%)、mALB(84.2%)、α1-MG(50.0%)、β2-MG(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NAG的敏感性高(P<0.05).结论 尿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更具有敏感性,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红;邢淑清;赵红娟;赵志刚;杜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26例被误诊的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分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百日咳、肺门淋巴结核,误诊时间23 d~2年,中位时间309 d.误诊主要原因有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详细,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没有试用支气管扩张药.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深对此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张丁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2例CWI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予扩容、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代谢等治疗.结果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本组基本痊愈24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7例,无效2例.结论 对卒中发作无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过分降压治疗及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基础病因,并有低血压或血灌注量不足起因者应考虑CWI,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赵武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期治疗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9年5月本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2例,观察所有病例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死亡15例,病死率20.83%;并发症发生30例,并发症发生率41.66%;治愈57例,治愈率79.16%.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应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有效的抗休克和联合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维持保证循环和呼吸功能紊乱、加强支持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进入恢复期,然后进行手术可以使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水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 对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应用微导管插管,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并以Orbit压力解脱弹簧圈为材料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37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成功率100.0%.其中100%栓塞26例(70.27%),95%栓塞6例(16.22%),90%栓塞3例(8.11%),80%和<80%栓塞各1例(5.40%).其中,1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导致偏瘫;1例大脑中动脉交叉部宽颈动脉瘤栓塞完毕拔除微导管时,弹簧圈移入载动脉瘤内导致载动脉部分闭塞,术后经抗凝治疗无临床症状.术后随访3~24个月,均未发生颅内出血或缺血,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 orbit三维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可有效降低动脉瘤的复发和再出血.
作者:李文;刘智;赵书生;付卯宏;刘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的关系,寻找表达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病情变化的理想生物学标志.方法 应用比色法(colorimetric method)测定40例ACMP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并与38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ACMP组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NO-NOS系统水平异常在ACMP引起的缺血缺氧性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志勇;顾欣;王海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本科住院存活的43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早期干预与随访结果,以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住院存活的43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并对体格发育、神经发育、眼科问题以及听力筛查进行随访至校正年龄1岁,将随访结果与国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体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在出院时、校正年龄6月、12月时生长发育迟缓分别为76.74%、16.28%、11.95%;在6月前出现异常神经征象有12例,先后在4~8个月之间消失,只有2例在8月诊断为脑瘫转到脑瘫康复科治疗.校正年龄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除外脑瘫2例,其智力发展指数平均为(91.12±9.67),运动发展指数为(90.08±8.35);纠正胎龄34周时眼底筛查发现ROP病例8例,在出生后6月时筛查均提示正常;出院时听力筛查中有8例未通过,在出生6个月时筛查均正常.结论 早期干预与随访有助于提高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郴州;张和春;黄碧茵;宋珍;刘东;关浩锋;上官明;郭青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0例,受损椎体共60个.低位颈椎骨折并(或)脱位27例,寰椎骨折9例,寰枢椎脱位8例,枢椎骨折6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4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8例,椎管0度狭窄22例,1度狭窄17例,2度狭窄8例,3度狭窄3例.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10例.结论 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CT能对颈椎损伤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作为颈椎损伤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的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金龙;周鹏;高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发生特点.方法 通过对电力系统186例无症状老年人肠镜体检,76例发现结肠息肉,对息肉的内镜下特点及病理予以分析.结果 大肠息肉多发生于左半结直肠,以炎性息肉多见,与同期临床检查的老年人相比,供电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及多发息肉发生率高.结论 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高,临床上无症状,部分有癌变倾向,因此定期行肠镜检查,有利于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发现.
作者:铁玉萍;谭劼;陈广华;郭惠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常规内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败后加用国产奥曲肽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 mg每12 h 1次、去甲肾上腺素8 mg加入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洗胃和口服凝血酶,24 h无效,加用国产奥曲肽治疗,首剂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后,再以奥曲肽25 μg/h微泵维持,出血控制24 h后停用.结果 92例中82例在应用奥曲肽72 h内止血,有效止血率达89%,无效10例,不良反应少.结论 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便宜,值得基层医院临床选用.
作者:寇玉坤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