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龙;周鹏;高雪梅
目的 探讨冠状位高分辨CT对副鼻窦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0例患者的副鼻窦CT表现,所有患者均为仰卧、冠状位扫描,层厚、层间距分别为3、6 mm,高分辨骨算法重建.根据CT表现不同分为三个组,即解剖变异组、炎症组和肿瘤组.结果 解剖变异组55例118个部位,所有图像都能清晰显示解剖变异和鼻道窦口复合体等重要结构;炎症组70例,肿瘤组10例均被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HRCT对副鼻窦病变可以准确诊断,对窦壁和窦外的病变可以完整描述作出,HRCT应作为FESS术前常规检查,对设计手术方式、判断手术疗效和有无复发都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陈凯;洪国斌;殷放;齐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1月间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膀胱结石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5~65 min.术后留置尿管1~2 d,无膀胱大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通道大,生理盐水冲洗循环好,视野清楚,碎石取石效率高,手术时间短,膀胱损伤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民;牟华;魏永进;张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5例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将鼻咽部、口腔内卷曲的胃管夹准送入胃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全部205例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患者,在喉镜直视下均一次性插胃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 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插胃管成功率高,较胃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胃管简单迅速,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于景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9例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 ①病例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病例组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甲状腺和性腺功能的紊乱.
作者:温盛霖;程敏锋;王厚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阑尾原发性腺癌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阑尾原发性腺癌进行大体检查,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其中1例大体观察呈急性阑尾炎改变,光镜观察黏膜大部分被破坏,黏膜下及肌层内肿瘤呈腺管样结构浸润性生长,另1例阑尾切面腔内见一菜花样肿物,浸润性生长,外侵现象明显,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光镜观察为粘液腺癌并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两例免疫组化结果相同,表达广谱角蛋白(Ckpan)、低分子量角蛋白CK8/18、CK20、癌胚抗原(CEA),神经内分泌标记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CgA)、突触素(Syn)不表达.结论 原发性阑尾腺癌十分少见,症状无特异性,通过病理仔细检查,免疫组化分析及鉴别诊断方可确诊,值得临床与病理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亚;张冉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病理依据.方法 对9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用药后的疗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本组引起药物性肝损害92例药物中,抗结核药物35例(38.04%),中药23例(25.0%),抗生素类12例(13.04%),抗肿瘤化疗药物10例(10.87%),降血糖药物5例(5.44%),解热镇痛药物3例(3.26%),抗甲状腺药物3例(3.26%),抗抑郁药1例(1.09%).肝损害类型:肝细胞损伤型54例(58.70%),胆汁淤积型20例(21.74%),混合型18例(19.57%).治愈75例(81.52%),好转14例15.22%),其他转归3例(3.26%).结论 抗结核药物和中草药为目前主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王希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达克罗宁用于烧伤创面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0)于创面涂0.5%达克罗宁SD-Ag霜、B组于创面涂1%达克罗宁SD-Ag霜、C组于创面涂SD-Ag霜约1 mm.结果 A组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不良副反应.结论 磺胺嘧啶银(SD-Ag)霜中加入达克罗宁,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缓解烧伤患者的痛苦.
作者:麦亚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95例受试者分为健康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人群)和病例组(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尿NAG、mALB、β2-MG、α1-MG 的测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例组各项指标阳性率及检测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四项检测指标阳性率为尿NAG(95.0%)、mALB(84.2%)、α1-MG(50.0%)、β2-MG(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NAG的敏感性高(P<0.05).结论 尿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更具有敏感性,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红;邢淑清;赵红娟;赵志刚;杜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1例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先给予新辅助化疗2周期,然后给予盆腔适形放疗,放疗过程中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对肿瘤部分缓解及复发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结果 肿瘤完全缓解率为71.0%(22/31),部分缓解率29.0%(9/31).9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了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4例复发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疗为部分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衍伟;尹强;迟玉华;丁兆军;王丰松;安永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的检出率及耐药状况.方法 按临床试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SI)K-B纸片法检测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同时CLSI2004年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果 293株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的是62.2%,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7.7%,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4.5%.结论 实验室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提供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链阳菌素B类(MLSB)抗菌药物.
作者:徐红云;付姝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的救治措施,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对2002年至2007年在本院54例VLBW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54例VLBW中,都存在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死亡15例,死亡率27.7%.结论 在VLBW的管理上,应加强呼吸管理,感染控制及营养支持,及早发现治疗并发症,可降低VLBW死亡率.
作者:刘冬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00例,以上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Ⅰ型36例中,治愈3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Ⅱ型74例患者中,治愈6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Ⅲ型19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8%.本组200例患者中,治愈18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9.0%.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效果与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锦文;黄艳冰;王璐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低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膝关节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的准确性,并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因膝关节外伤来本院就诊接受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6例,分析比较患者的MRI检查和手术探查结果.结果 186例患者MRI检查显示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69例(90.7%)、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19例(64.0%),均经手术探查证实,灵敏度为100%;MRI诊断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严重度与手术所见符合率分别为93.8%和94.1%.结论 MRI可以准确地诊断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和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并能准确诊断其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尹雪军;张杰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以及美国心脏学会(AHA)、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等国内外的有关学术团体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关cTn临床应用建议或导则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一致认为,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目前用于诊断心肌损伤时的确诊标志物.
作者:邢怀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方案运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本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1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联合来氟米特,贝那普利以及强的松方案治疗16周,观察24 h尿蛋白,血生化以及不良反应,以前后对照方式比较该方案的疗效.结果 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方案能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和血总胆固醇(5.16±3 21)vs(1.35±0.24),(8.71±2.51)vs(5.21±2.35),P<0.05,提升血清白蛋白(22.37±6.24)vs(36.72±3.68),P<0.05),16周内缓解率达到91.67%.治疗前后血白细胞没有明显下降(7.66±2.37)×109/Lvs(8.12±2.65)×109/L,P>0.05.结论 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方案能有效增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缓解.
作者:郑林鸿;黄辉;陈洁;蔡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已行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未实施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具体原因.方法 对78例患者经术前系统检查以及术前谈话后未实施手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78例中角膜屈光力较高16例(20.51%);圆锥角膜2例(2.56%);佳矫正视力<0.5的13例22眼(16.67%);对手术有顾虑12例(15.38%);眼底病变10例(12.82%);角膜厚度不足8例(10.26%);眼压高7例(8.97%);对疼痛恐惧6例(7.69%);度数不稳定4例(5.13%).结论 LASEK是一种选择性手术,必须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和医患沟通,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王宏英;王大军;张艳霞;高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以平均动脉压(MAP)为反馈变量,探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用于颅脑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46例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闭环组和靶控组,各23例.闭环组MAP反馈值设为70 mmHg,两组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为3.0 μg/nl,舒芬太尼0.3μg/(kg·h)持续静脉输注.记录两组麻醉前、插管即时、插管后5 min、切皮、锯颅骨、切开脑皮质、切肿瘤1 h、缝头皮等时间点的MAP、心率(HR)、心率变异指数(HRVI)、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计算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在插管后5 min、脑皮质操作、切肿瘤1 h等时间点靶控组MAP下降较闭环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HR减慢,变化接近;在各观察时间点,靶控组HRVI低于闭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IS大多处于低值区,在颅内操作期靶控组明显低于闭环组(P<0.05).闭环组丙泊酚用量(825.9±270.4)mg明显少于靶控组(1302.6±321.5)mg(P<0.01).结论 以MAP为反馈变量调控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可安全用于颅脑手术麻醉,术中循环稳定,减少丙泊酚维持所需用量.
作者:黄焕森;郑进;郑志远;何雁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6年以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他汀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治疗及危险因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d治疗,观察3年内两组患者再发脑卒中/TIA,死亡以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再发脑卒中/TIA,冠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死亡率,脑出血发生率两组却无明显差异.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脑卒中/TIA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韩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硝酸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剂、降血脂药,抗凝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同时,服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分别经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LVEF、6 min步行距离等相关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进一步提高患LVEF、6 min步行距离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与其他常规药物联用应用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的,能进一步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作者:李勇;菅朝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低氧可以诱发肺动脉高压,低氧环境下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导致的血管重塑是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发生的原因、进程、以及如何抑制平滑肌的增生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NF-κB为研究目标,采用药物干预及基因敲除策略证明了NF-κB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被活化,而且NF-κB的抑制剂-穿心莲内酯具有延缓肺动脉高压进程的作用.
作者:王玉玖;王晶;李伟;董圣军;封赞祥;刘典晓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