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韩英
目的 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对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观察,其中30例作为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另30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效果显效率分别是86.6%和60%,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对颈椎病的预防与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牛香群;丰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英文全称,SLE)的神经系统受累临床比较常见,多表现为精神异常、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但SLE合并脑出血和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病例罕见.本文报告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的SLE合并脑出血和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病例1例.
作者:李海燕;陆正齐;胡学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痹康无糖颗粒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休止角、成型性、载药量、吸湿率、临界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评分确定痹康无糖颗粒的佳成型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痹康无糖颗粒中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 痹康无糖颗粒成型佳工艺为将β-CD包合物、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以1∶4∶8的比例混合,加3%L-HPC,95%乙醇为润湿剂.结论 优化工艺制备的痹康无糖颗粒外观、流动性均较好.
作者:谢程;张兰杰;张炜煜;杨雪;李春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不同的注射途径注射对比剂对颈部CTA成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经左上肢、右上肢及下肢静脉注射对比剂,观察经不同途径注射对比剂时颈部CTA血管显示情况.结果 三种不同的注射途径中,以经下肢静脉注射时为佳,经左上肢静脉注射时较差.下肢静脉注射与上肢静脉注射,颈部动脉显示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部CTA成像,选择经下肢静脉血管注入对比剂,能显著降低颈部静脉干扰和伪影,可以很好地显示颈部动脉成像,对颈部动脉起始部的观察效果更好.
作者:孙卫红;王涛;徐青松;陈刚;朱磊;郝敬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配合自控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定期产前检查且自愿要求导乐陪伴和自控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87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条件相当的1084例定期产检、传统方式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 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陪伴配合自控腰硬膜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是目前一种理想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可以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珂;陈妙霞;陈少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MMC)及经角膜的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69例(72眼)术中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再以角膜缘为基底做5 mm ×4 mm 1/2板层厚巩膜瓣,0.2~0.4 mg/ml MMC棉片置于结膜和巩膜瓣下3~5 min,再以大量BSS冲洗,继之进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切除小梁2 mm×2.5 mm,剪除周边虹膜少许.巩膜瓣顶端间断缝合2针,侧面缝经角膜的调整缝线.间断缝合Tenon's囊,结膜连续缝合.结果 平均随访(7.36±4.64)个月,术后视力提高者46眼(63.89%),不变19眼(26.39%),下降7眼(9.27%).术前平均眼压(28.67±10.69)mm Hg(1mm Hg=0.133 KPa).术后随访期末眼压21 mm Hg以下66眼(91.67%),功能性滤过泡91.67%,非功能滤过泡6眼(8.33%).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浅前房、前房渗出等.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调整缝线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淑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血清血管生长因子(VEGF)水平,鉴定其是否与肌营养不良症的疾病发展有关.方法 对46例肌营养不良患者,其中32例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MD)、9例Becker肌营养不良症(BMD)、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进行检测.15例健康人和8例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DMD患者血清VEGF为(274.7±2.52)pg/ml,BMD患者的为(358.8±9.64)pg/ml,DM患者为(165.0±6.34)pg/ml,而健康对照组为(1 48.3±2.91)pg/ml,疾病对照组为(153.7±5.42)pg/ml.与DM组和对照组相比,BMD的VEGF水平显著提高.而DMD组中卧床的患者相对于坐轮椅的DMD、DM组和对照组则VEGF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VEGF可以反映肌肉组织低氧和/或缺血状况,并且与DMD和BMD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有关.
作者:王文峰;彭佳鹏;马佩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抗凋亡剂金纳多(EGb761)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CS大鼠的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变性神经元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RCS大鼠出生后腹腔内注射EGb761,从感光细胞开始凋亡时观察EGb761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EGb761的作用机制.结果 在RCS大鼠视网膜变性的早期,EGb761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可以使感光细胞得到更多存留.EGb761是通过抑制FasL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对视网膜变性有保护作用.结论 EGB761能抑制感光细胞早期神经元的凋亡,可作为治疗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一种理想药物.
作者:何俊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1].是急诊科医生常碰到的,也是怕碰到的临床病例.急腹症在急诊时处理时间短,观察时间少,其他干扰多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易漏诊,误诊,或一时诊断不清.为吸取教训,分析原因,减少误诊,现将本科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被误诊的急腹症33例总结,研究.
作者:廖叔庭;卢柏春;许华丽;陈玉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告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2例,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2例均有典型肾绞痛病史及合并血尿,CT检查提示肾盂癌2例.2例术中经冰冻病理确诊后,行根治性患肾切除术,1例术后行全身化疗,5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另一类术后随访18个月无复发.2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结论 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和漏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病例进行多项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根治性患肾切除为主.
作者:李怀富;许泽清;郑浩;郑小青;郭德荣;詹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对66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共59例,占89.39%;手术6例,占9.09%;放弃治疗出院1例,占1.51%.结论 卵巢黄体破裂,尤其内出血较多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治疗,为减轻患者痛苦,对其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保守治疗成功的几率仍较大.
作者:王明波;刘穗;余幼辉;王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乳腺叶状囊肉瘤X线表现及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X线表现.结果 乳腺叶状囊肉瘤肿块体积一般较大,钼钯X线片上病灶多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结论 叶状囊肉瘤多发于40~50岁中年妇女,病史多较长,或肿块在短时期内迅速增长.肿块大、且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缘清晰、锐利,是诊断叶状囊肉瘤的重要依据,但需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鉴别.
作者:陈志华;向述天;苏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和心脏形态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均有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减少,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四项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CHF安全有效,且能显著逆转左心室病理性的心肌重构.
作者:彭波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诊断并治疗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4例,术后随机分为3组:戈舍瑞林组(44例)术后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此后每月1次;达那唑组(40例)术后第3天开始服达那唑0.2g,2次/d,两药均连用5~6个月;未用药组(40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未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86.56%、85.0%、55.0%;复发率分别为9.09%、15.0%、45.0%;妊娠率分别为56.56%、35%、5%.两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但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肝损率分别为15.65%、5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内异症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戈舍瑞林较达那唑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
作者:游建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和安慰剂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其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组显效率82.4%,明显优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焦虑抑郁药物.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以平均动脉压(MAP)为反馈变量,探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用于颅脑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46例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闭环组和靶控组,各23例.闭环组MAP反馈值设为70 mmHg,两组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为3.0 μg/nl,舒芬太尼0.3μg/(kg·h)持续静脉输注.记录两组麻醉前、插管即时、插管后5 min、切皮、锯颅骨、切开脑皮质、切肿瘤1 h、缝头皮等时间点的MAP、心率(HR)、心率变异指数(HRVI)、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计算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在插管后5 min、脑皮质操作、切肿瘤1 h等时间点靶控组MAP下降较闭环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HR减慢,变化接近;在各观察时间点,靶控组HRVI低于闭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IS大多处于低值区,在颅内操作期靶控组明显低于闭环组(P<0.05).闭环组丙泊酚用量(825.9±270.4)mg明显少于靶控组(1302.6±321.5)mg(P<0.01).结论 以MAP为反馈变量调控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可安全用于颅脑手术麻醉,术中循环稳定,减少丙泊酚维持所需用量.
作者:黄焕森;郑进;郑志远;何雁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HA方案(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门诊及住院CML患者51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α-2b干扰素3×106U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每周3次,肌肉注射1~12个月,缓解后改为每周2次维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小剂量HA方案:皮下注射阿糖胞苷20 mg,每12 h一次;高三尖杉酯碱2 mg/d加于5%葡萄糖注射射500 ml中,静脉滴注4 h以上,联用7~14 d为1个疗程,每月重复1次,12个月后根据情况每2~3个月1次.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学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25/26)和72.0%(18/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总反应率分别为76.92%(20/26)和20.0%(5/25),观察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总反应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 小剂量HA方案联合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CML较单用重组α-2b干扰素疗效高,具有降低白细胞效果明显,血液学缓解率高,不良反应无增加及生存期延长等优点.
作者:田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 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进行定期随访,对复发和未复发进行高危因素的分析和探讨.结果 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复发26例,总复发率31.7%.单纯手术组26例,局部复发14例,复发率53.84%;远处复发9例,复发率34.61%.手术+综合治疗组56例,局部复发9例,局部复发率16.07%;远处复发10例,远处复发率17.285%.结论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复发与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等有着密切关系.首次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发生特点.方法 通过对电力系统186例无症状老年人肠镜体检,76例发现结肠息肉,对息肉的内镜下特点及病理予以分析.结果 大肠息肉多发生于左半结直肠,以炎性息肉多见,与同期临床检查的老年人相比,供电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及多发息肉发生率高.结论 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高,临床上无症状,部分有癌变倾向,因此定期行肠镜检查,有利于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发现.
作者:铁玉萍;谭劼;陈广华;郭惠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癫痫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约1/3的癫痫是脑血管病引起.因此研究脑血管病与癫痫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67例脑出血早期癫痫发作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出血部位,发病情况和脑电图改变进行探讨.
作者:李卫媛;阮丽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