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玖;王晶;李伟;董圣军;封赞祥;刘典晓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55例OSAHS患者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口腔护理,其中25重症病例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出血情况,加强呼吸道和口腔护理,尤其是术后留置鼻腔气管插管病例,加强气管插管护理,保持气管通畅,正确指导饮食.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OSAHS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颜少观;周彩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外侧小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以及切口长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入路小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李志丹;吴春辉;肖彦燊;肖俊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对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观察,其中30例作为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另30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效果显效率分别是86.6%和60%,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对颈椎病的预防与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牛香群;丰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本组回顾性分析60例绝经期女性患者临床拟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而行CAG检查的临床资料.方法 冠心病组:以CAG血管狭窄≥75%诊断为冠心病,冠脉狭窄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者也诊断为冠心病,共33例.将冠状动脉狭窄<5%或正常者为非冠心病组,共27例.比较二者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胸痛特点.结果 显示绝经期是女性冠心病特殊危险因素,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结论 女性冠心病临床胸痛症状常不典型,绝经后出现典型或不典型胸痛,同时又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绝经后仅有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而又无明显危险因素,则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
作者:刘培良;李轩;苗磊;袁龙;黄峥;李伟光;董庆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胰腺炎症控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治疗已成为趋势,但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时机仍有争议.现回顾分析2006年9月到2009年8月本院胆源性胰腺炎行LC治疗58例的临床资料,就病例的选择和手术时机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世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00例,以上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Ⅰ型36例中,治愈3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Ⅱ型74例患者中,治愈6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Ⅲ型19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8%.本组200例患者中,治愈18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9.0%.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效果与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锦文;黄艳冰;王璐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探讨TGF-β1在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对27例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36例单纯骨折患者、32例单纯脑外伤患者,分别于伤后1、3、7、14 d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TGF-β1含量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血清TGF-β1含量对照.结果 骨折合并脑外伤组血清TGF-β1含量明显低于单纯骨折组及单纯脑外伤组(P<0.05);正常人血清TGF-β1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单纯骨折组与单纯脑外伤组血清TGF-β1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GF-β1可能在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TGF-β1的降低可能是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机制之一.
作者:周远辉;唐向阳;吴定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26例被误诊的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分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百日咳、肺门淋巴结核,误诊时间23 d~2年,中位时间309 d.误诊主要原因有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详细,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没有试用支气管扩张药.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深对此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张丁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病6 h后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神经功能逐渐恶化.该病占脑梗死的26%~43%,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关依达拉奉或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已有许多报道.为探讨二者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笔者于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49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并与单用依达拉奉联治疗的患者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新;贺雪琴;贾平方;郭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乳腺叶状囊肉瘤X线表现及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X线表现.结果 乳腺叶状囊肉瘤肿块体积一般较大,钼钯X线片上病灶多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结论 叶状囊肉瘤多发于40~50岁中年妇女,病史多较长,或肿块在短时期内迅速增长.肿块大、且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缘清晰、锐利,是诊断叶状囊肉瘤的重要依据,但需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鉴别.
作者:陈志华;向述天;苏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2000年10月至2009年6月,本科采用胸膜肺悬吊术治疗慢性脓胸18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病史2~30年,平均8年.全脓胸5例,局限性脓胸13例.右侧11例,左侧7例.余肺无病灶或病灶稳定.
作者:李海涛;夏文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5例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将鼻咽部、口腔内卷曲的胃管夹准送入胃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全部205例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患者,在喉镜直视下均一次性插胃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 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插胃管成功率高,较胃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胃管简单迅速,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于景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硝酸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剂、降血脂药,抗凝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同时,服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分别经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LVEF、6 min步行距离等相关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进一步提高患LVEF、6 min步行距离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与其他常规药物联用应用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的,能进一步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作者:李勇;菅朝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患者的作用.方法 36例ASOPP患者在常规洗胃、导泻的基础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作为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阿托品用量的差异、血清胆碱酷酶(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而病死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阿托品用量的差异、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及时、有效清除ASOPP患者胃肠道的毒物,提高疗效,又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黄跃清;冯宝华;叶少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4年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36例分娩情况.结果 136例中35例行阴道试产,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2.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官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自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笔者将0.3%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78例,应用于小儿阑尾炎,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及下肢等手术,取得了满意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孝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替罗非班静脉负荷量0.4μg/(kg·min)30 min,后以0.1 μg/(kg·min)持续泵入36 h.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36 h、30 d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未见大出血或少量出血,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淤斑、血尿及鼻出血.2组均未见有血小板减少.观察组和对照组的6 h血清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替罗非班观察组14 h及36 h血清cTnT峰值水平和平均cT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CS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丁汉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本科住院存活的43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早期干预与随访结果,以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住院存活的43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并对体格发育、神经发育、眼科问题以及听力筛查进行随访至校正年龄1岁,将随访结果与国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体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在出院时、校正年龄6月、12月时生长发育迟缓分别为76.74%、16.28%、11.95%;在6月前出现异常神经征象有12例,先后在4~8个月之间消失,只有2例在8月诊断为脑瘫转到脑瘫康复科治疗.校正年龄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除外脑瘫2例,其智力发展指数平均为(91.12±9.67),运动发展指数为(90.08±8.35);纠正胎龄34周时眼底筛查发现ROP病例8例,在出生后6月时筛查均提示正常;出院时听力筛查中有8例未通过,在出生6个月时筛查均正常.结论 早期干预与随访有助于提高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郴州;张和春;黄碧茵;宋珍;刘东;关浩锋;上官明;郭青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95例受试者分为健康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人群)和病例组(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尿NAG、mALB、β2-MG、α1-MG 的测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例组各项指标阳性率及检测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四项检测指标阳性率为尿NAG(95.0%)、mALB(84.2%)、α1-MG(50.0%)、β2-MG(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NAG的敏感性高(P<0.05).结论 尿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更具有敏感性,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红;邢淑清;赵红娟;赵志刚;杜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尿道下裂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尿道瘘和尿道狭窄,而尿道狭窄后果严重,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本文介绍作者在临床中治疗尿道下裂的一些体会.
作者:吴静君;于健;刘文郁;周信仁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