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杨世国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术中彩超
摘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胰腺炎症控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治疗已成为趋势,但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时机仍有争议.现回顾分析2006年9月到2009年8月本院胆源性胰腺炎行LC治疗58例的临床资料,就病例的选择和手术时机分析报告如下.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穿心莲内酯抑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低氧可以诱发肺动脉高压,低氧环境下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导致的血管重塑是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发生的原因、进程、以及如何抑制平滑肌的增生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NF-κB为研究目标,采用药物干预及基因敲除策略证明了NF-κB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被活化,而且NF-κB的抑制剂-穿心莲内酯具有延缓肺动脉高压进程的作用.

    作者:王玉玖;王晶;李伟;董圣军;封赞祥;刘典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依布利特转复脑栓塞并心房纤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依布利特转复脑栓塞并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脑栓塞并房颤持续1 h~90 d的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10min内静脉注射依布利特1 mg,如给药结束10 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重复前述治疗1次.观察开始给药后90 min内房颤的转复率及4 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①依布利特转复脑栓塞房颤的成功率高(77.5%,31/40);②脑栓塞房颤的转复率与房颤的持续时间有关,持续时间低于24 h的房颤转复率(89.29%,25/28)明显高于持续时间超过24 h者(50%,6/12,P<0.05);③脑栓塞房颤的转复率与左心房直径呈负相关,左心房直径<4.0 cm患者的转复率(92%,23/25)明显高于左心房直径≥4.0 cm患者的转复率(53.33%,8/15,P<0.05);④脑栓塞房颤的转复率与脑栓塞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有关;⑤依布利特的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1例出现恶心(2.5%,1/40),1例发生非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2.5%,1/40),均未经特殊处理很快消失,未发现有低血压及长间歇.结论 依布利特是一种转复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快速、安全的转复脑栓塞患者的心房纤颤.

    作者:尹继君;霍贵玲;李俊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替罗非班静脉负荷量0.4μg/(kg·min)30 min,后以0.1 μg/(kg·min)持续泵入36 h.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36 h、30 d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未见大出血或少量出血,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淤斑、血尿及鼻出血.2组均未见有血小板减少.观察组和对照组的6 h血清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替罗非班观察组14 h及36 h血清cTnT峰值水平和平均cT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CS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丁汉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在186例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本科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186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96例和直视下胆囊切除组9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 两组在观察内容统计并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经严格的术前评估,谨慎选择病例,细致的手术操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明显优于直视下胆囊切除术.

    作者:吴新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对转移性肝癌病灶发现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增强CT/MRI证实86例转移性肝癌的常规超声及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的声像学特点、对新发现的病灶部位、大小等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新发现病灶109个,其中位于膈下、肝圆韧带旁的新病灶36个,占39.2%;直径<10 mm的新病灶44个,占48%;转移性肝癌的特征性造影表现为团块周边门脉相环状增强.结论 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超声造影可大大提高肝脏转移癌病灶的检出率,尤其对于常规超声扫查盲区及直径<10 mm的病灶的检出有所助益,并可对患者的转归、进一步治疗提出指导性意见.

    作者:高传江;杨海云;罗葆明;李红;赵冬平;白洁茹;王玉玲;谢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在食管、贲门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大范围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食管、贲门癌术前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 35例食管癌术前行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判定异常淋巴结数量及位置,与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发现淋巴结转移23例,病理结果转移18例,大范围MRI弥散成像无淋巴结转移12例,病理结果无转移9例;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病理结果欠符合7例,总符合率80%,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符合率达82.8%,腹部淋巴结符合率55.6%.结论 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对食管、贲门癌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较敏感,是食管、贲门癌术前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好方法,对直径<0.5 cm的淋巴结良恶性判定尚有不足.

    作者:秦永春;费立聪;李成立;匡立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39例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6月,39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骑跨大脑镰的位置选择手术入路,应用显微手术切除大脑镰旁脑膜瘤39例,其中34例肿瘤Simposon Ⅰ级切除,3例SimpsonⅡ级切除,1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Ⅳ级.术后随访6~36个月,恢复良好,手术死亡1例,无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提高骑跨大脑镰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残死率;如果全切肿瘤可能带来重要的神经功能损害,应考虑分期手术或者残留部分肿瘤.手术切除程度可达Simpson Ⅰ~V级;良好的手术暴露、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作者:崔彦魁;王卿峰;韩东;夏国庆;宋伟;李东;张彦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和心脏形态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均有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减少,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四项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CHF安全有效,且能显著逆转左心室病理性的心肌重构.

    作者:彭波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波配合良好护理治疗慢性宫颈炎1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配合良好护理治疗180例各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利用微波的热效应使蛋白凝固原理治疗慢性宫颈炎并配合良好护理治疗宫颈炎.结果 在良好护理条件下用微波治疗宫颈炎疗效显著,一次治疗后痊愈175例,有效5例,治愈率97.2%,总有效率100%,5例经第二次治疗后痊愈,治愈率100%.结论 微波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无烟、无味、止血效果好、治愈率高、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秀红;刘淑会;贾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方案运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本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1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联合来氟米特,贝那普利以及强的松方案治疗16周,观察24 h尿蛋白,血生化以及不良反应,以前后对照方式比较该方案的疗效.结果 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方案能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和血总胆固醇(5.16±3 21)vs(1.35±0.24),(8.71±2.51)vs(5.21±2.35),P<0.05,提升血清白蛋白(22.37±6.24)vs(36.72±3.68),P<0.05),16周内缓解率达到91.67%.治疗前后血白细胞没有明显下降(7.66±2.37)×109/Lvs(8.12±2.65)×109/L,P>0.05.结论 联合来氟米特与贝那普利方案能有效增加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缓解.

    作者:郑林鸿;黄辉;陈洁;蔡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外科干预的时机、适应证与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外科干预的时机、适应证与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48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结果 治愈41例,好转5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0例,切口感染8例,腹腔残余脓肿5例,短肠综合征3例,肾功能不全2例,经综合治疗后痊愈.结论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早期肠绞窄的线索,果断决定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宜早勿迟,手术指征宜宽勿严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卢志坤;张权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46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显露喉返神经组(A组)233例和不显露喉返神经组(B组)236例,对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0.86%,无永久损伤病例;B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5.10%,永久性损伤率2.54%.两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积极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作者:孙留安;王章恩;马亚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手术时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期治疗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9年5月本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2例,观察所有病例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死亡15例,病死率20.83%;并发症发生30例,并发症发生率41.66%;治愈57例,治愈率79.16%.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应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有效的抗休克和联合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维持保证循环和呼吸功能紊乱、加强支持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进入恢复期,然后进行手术可以使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6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在细菌培养条件不成熟时总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法 将11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观察组60例,给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点滴,400 mg/次,1次/d,7~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57例,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点滴,2 g/次,2次/d,7~14 d为一疗程,分别统计有效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89.9%、84.1%、P=0.001),两组的有效率差别不明显,两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2例(8.3%、3.5%);表现为恶心、腹胀、谷丙转氨酶增高,程度较轻,呈一过性.结论 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感染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慢性气管炎急性复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临床治疗效果好可选择使用.

    作者:朵永寿;李松霞;张玄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胫骨侧固定方式的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移植物的固定在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手术中已是公认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的环节.不同的移植替代物需要不同的固定方式,符合移植替代物生物力学的固定方式才是理想的.目前,固定的器械已经从金属发展到生物可降解物质,固定方式从远离原始韧带的附着点到接近解剖位置的固定.这里将移植物分别以骨栓移植物(移植物一端或两端带有骨块)和软组织移植物进行讨论.

    作者:张生海;白希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比剂的不同注射途径对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的影响初探

    目的 探讨经不同的注射途径注射对比剂对颈部CTA成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经左上肢、右上肢及下肢静脉注射对比剂,观察经不同途径注射对比剂时颈部CTA血管显示情况.结果 三种不同的注射途径中,以经下肢静脉注射时为佳,经左上肢静脉注射时较差.下肢静脉注射与上肢静脉注射,颈部动脉显示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部CTA成像,选择经下肢静脉血管注入对比剂,能显著降低颈部静脉干扰和伪影,可以很好地显示颈部动脉成像,对颈部动脉起始部的观察效果更好.

    作者:孙卫红;王涛;徐青松;陈刚;朱磊;郝敬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变学与血小板膜蛋白结构的改变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的关系血流变学变化与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P-selectin(P-选择素)的变化.方法 测定4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变学,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P-selectin的表达水平,并与3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P<0.001;P<0.001).肺心病组GPⅡb/Ⅲa、P-selectin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肺心组GPⅡb/Ⅲa、P-selectin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粘度增加、血小板明显活化,其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流变学变化关系密切.

    作者:谭劼;张红雨;陈红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妇科门诊或住院160例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和药敏.结果 160例患者标本支原体阳性84标本例,阳性检出率52.50%.解脲脲原体(UU)阳性标本37例(44.04%),人型支原体(MH)阳性标本4例(4.76%),U U+M H混合阳性标本47例(51.20%).结论 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患者,支原体阳性检出率高达52.50%.说明支原体感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所占份额较大.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较为敏感,对其他抗生素耐药逐渐增高,指导临床上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孟红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对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观察,其中30例作为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另30例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效果显效率分别是86.6%和60%,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对颈椎病的预防与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牛香群;丰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残胃癌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1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1~5年,确诊后存活时间为3个月~5年以上.未手术2例于3个月内死亡,手术后病例存活时间3个月~1年5例,1~3年10例,3年以上3例,5年以上者1例.存活2年以上者均为根治性手术病例.根治性手术后的病例均根据病情实施个体化化疗及综合性治疗.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改善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作者:柳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