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及临床分析

孙留安;王章恩;马亚杰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46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显露喉返神经组(A组)233例和不显露喉返神经组(B组)236例,对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0.86%,无永久损伤病例;B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5.10%,永久性损伤率2.54%.两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积极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与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患肠道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肠镜检查是当前诊断与治疗肠道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许多患者对此项检查都有一种恐惧感而难以接受[1].无痛肠镜检查成功率高,整个过程给患者遗留的疼痛记忆比较少,从而提高了复查率,能使原本不舒服的肠镜检查操作变得更易于患者接受,且安全可靠,但在无痛肠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为了减少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并且能够对老年患者进行安全舒适的无痛肠镜检查,笔者总结了本院自2006年以来的无痛肠镜检查26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强;叶太财;费江林;周良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既往健康.2年前出现小便后头晕、心慌、心悸,手指麻木等感觉,同时血压升高,高达180/110 mmHg,口服降压药后上述症状缓解.3月前来入住本院,行肾脏及.肾上腺CT检查,未见异常.怀疑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化验尿儿茶酚胺含量较正常值升高12倍,24 h尿香草扁桃酸(+),膀胱彩超检查示膀胱左侧壁内可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7 cm×2.2 cm,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匀,凸向膀胱,表面粘膜光滑,CDFI:结节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术前给予酚苄明20 mg,3次/d,7 d,充分扩充血容量.

    作者:辛颖;邹全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扩张治疗24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扩张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沙氏扩张器治疗242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结果 共行扩张治疗647例次,平均2.67次/人.有效率99.1%,痊愈率达87.6%.结论 采用沙氏扩张器是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林焕雄;蔡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边切边缝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良性甲状腺肿块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170例患者分别用改良法(90例),传统术式(8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改良法:小切口,不离断颈前肌群,由下极开始边切边缝,操作在甲状腺被膜内进行,不进入气管食管间沟,随时调整切除及保留的大小.结果 改良法90例术后声音嘶哑2例,发生饮水呛咳2例,l周后均恢复正常;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4 d后消失;无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常规法80例术后声音嘶哑6例,发生呛咳5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改良法与常规法引起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采用改良法能减少出血和手术时间,减少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

    作者:赖能胜;利丽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人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作

    急性脑血管病是继发性癫痫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约1/3的癫痫是脑血管病引起.因此研究脑血管病与癫痫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67例脑出血早期癫痫发作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出血部位,发病情况和脑电图改变进行探讨.

    作者:李卫媛;阮丽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改良盆底重建术应用于女性盆底脱垂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改良盆底重建术和经阴全子宫切除(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组40例,包括研究1组(TVH+改良盆底重建术)20例,研究2组单行改良盆底重建术10例,研究3组(子宫切除术后POP行改良盆底重建术)10例;对照组40例.结果 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保留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1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术后临床疗效比较:4组患者出院前测评POP Q,分度均为0度或Ⅰ度.术后对照组阴道长度较术前明显缩短,研究组阴道长度则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研究组1例,复发率为2.5%,对照组4例复发(10%),(P<0.05);研究组3例出现性交不适,对照组7例诉性生活质量下降(P<0.05).结论 改良的盆底重建术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术式,加强盆底组织,手术简单、安全、微创.

    作者:李彦霞;武传忠;张春燕;廖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46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显露喉返神经组(A组)233例和不显露喉返神经组(B组)236例,对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0.86%,无永久损伤病例;B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5.10%,永久性损伤率2.54%.两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积极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作者:孙留安;王章恩;马亚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达克罗宁用于烧伤创面镇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达克罗宁用于烧伤创面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0)于创面涂0.5%达克罗宁SD-Ag霜、B组于创面涂1%达克罗宁SD-Ag霜、C组于创面涂SD-Ag霜约1 mm.结果 A组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不良副反应.结论 磺胺嘧啶银(SD-Ag)霜中加入达克罗宁,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缓解烧伤患者的痛苦.

    作者:麦亚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原发性阑尾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原发性腺癌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阑尾原发性腺癌进行大体检查,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其中1例大体观察呈急性阑尾炎改变,光镜观察黏膜大部分被破坏,黏膜下及肌层内肿瘤呈腺管样结构浸润性生长,另1例阑尾切面腔内见一菜花样肿物,浸润性生长,外侵现象明显,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光镜观察为粘液腺癌并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两例免疫组化结果相同,表达广谱角蛋白(Ckpan)、低分子量角蛋白CK8/18、CK20、癌胚抗原(CEA),神经内分泌标记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CgA)、突触素(Syn)不表达.结论 原发性阑尾腺癌十分少见,症状无特异性,通过病理仔细检查,免疫组化分析及鉴别诊断方可确诊,值得临床与病理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亚;张冉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62例2型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知识、控制血糖和血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的干预.结果 本组患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病情好转148例,无明显好转9例,加重5例.结论 进行护理干预是糖尿病肾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莺;孔梅;张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内镜下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发生特点.方法 通过对电力系统186例无症状老年人肠镜体检,76例发现结肠息肉,对息肉的内镜下特点及病理予以分析.结果 大肠息肉多发生于左半结直肠,以炎性息肉多见,与同期临床检查的老年人相比,供电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及多发息肉发生率高.结论 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高,临床上无症状,部分有癌变倾向,因此定期行肠镜检查,有利于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发现.

    作者:铁玉萍;谭劼;陈广华;郭惠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器械的改进以及桡动脉穿刺固有的优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本院自2007年5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对328例冠心病患者实行了经桡动脉穿刺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对其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旨在对其并发症作初步探讨.

    作者:姬会霞;姚慧慧;王金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行脑梗死疗效观察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病6 h后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神经功能逐渐恶化.该病占脑梗死的26%~43%,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关依达拉奉或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已有许多报道.为探讨二者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笔者于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49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并与单用依达拉奉联治疗的患者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新;贺雪琴;贾平方;郭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变学与血小板膜蛋白结构的改变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的关系血流变学变化与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P-selectin(P-选择素)的变化.方法 测定4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变学,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P-selectin的表达水平,并与3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P<0.001;P<0.001).肺心病组GPⅡb/Ⅲa、P-selectin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肺心组GPⅡb/Ⅲa、P-selectin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粘度增加、血小板明显活化,其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流变学变化关系密切.

    作者:谭劼;张红雨;陈红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颈椎损伤的X线与CT诊断

    目的 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0例,受损椎体共60个.低位颈椎骨折并(或)脱位27例,寰椎骨折9例,寰枢椎脱位8例,枢椎骨折6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4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8例,椎管0度狭窄22例,1度狭窄17例,2度狭窄8例,3度狭窄3例.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10例.结论 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CT能对颈椎损伤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作为颈椎损伤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的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金龙;周鹏;高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ACEI联合ARB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糖尿病肾病患者83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苯那普利10 mg/d,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剂量.观察组给予苯那普利10 mg/d,同时给予缬沙坦80 mg/d,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剂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24 h尿蛋白总量、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量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总量、血肌酐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总量、血肌酐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联合ARB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地控制尿蛋白,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侯凤辉;吴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诊断并治疗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4例,术后随机分为3组:戈舍瑞林组(44例)术后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此后每月1次;达那唑组(40例)术后第3天开始服达那唑0.2g,2次/d,两药均连用5~6个月;未用药组(40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未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86.56%、85.0%、55.0%;复发率分别为9.09%、15.0%、45.0%;妊娠率分别为56.56%、35%、5%.两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但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肝损率分别为15.65%、5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内异症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戈舍瑞林较达那唑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

    作者:游建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和安慰剂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其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组显效率82.4%,明显优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焦虑抑郁药物.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国产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9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常规内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败后加用国产奥曲肽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 mg每12 h 1次、去甲肾上腺素8 mg加入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洗胃和口服凝血酶,24 h无效,加用国产奥曲肽治疗,首剂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后,再以奥曲肽25 μg/h微泵维持,出血控制24 h后停用.结果 92例中82例在应用奥曲肽72 h内止血,有效止血率达89%,无效10例,不良反应少.结论 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便宜,值得基层医院临床选用.

    作者:寇玉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和手术证实的小儿肠套叠120例.结果 120例小儿肠套叠,低频超声检出112例,检出率93.3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119例,漏诊1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99.16%,11例超声提示肠坏死可能,手术后证实.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小儿肠套叠的检出率高,彩色多普勒可间接提示肠套叠是否合并有肠坏死可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是目前临床早期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冼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