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玉坤
目的 评价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1月间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膀胱结石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5~65 min.术后留置尿管1~2 d,无膀胱大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通道大,生理盐水冲洗循环好,视野清楚,碎石取石效率高,手术时间短,膀胱损伤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民;牟华;魏永进;张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应对策略,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从本市4所医院在手术室工作一年以上的护士随机抽取7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内认可的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将收集的资料通过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状况显示在工作量及时间方面和压力总分有显著性差异.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相关性不大,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及管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诸多手术室工作压力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引起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增加的相关因素存在,严重影响着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乃至影响护理质量.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实行人性化管理,提供继续教育和参加应对工作压力能力训练的机会;护士要正确对待压力,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学会自我减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者:邓新连;赵砚霞;王清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观察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口腔科急性牙髓炎成人患者18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在无痛原则下引流开放,分次完成去髓、根管消毒、根管充填等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内疼痛评价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疗效综合评价,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一次性根充法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和术者的操作程度,并可减少患者受感染的几率,能迅速地控制大多数患牙的症状,较快恢复咀嚼功能,解决患者痛苦.与多次法疗效同样可靠,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月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硝酸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剂、降血脂药,抗凝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同时,服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分别经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LVEF、6 min步行距离等相关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进一步提高患LVEF、6 min步行距离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与其他常规药物联用应用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的,能进一步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作者:李勇;菅朝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四型.Ⅰ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乳头状等回声;Ⅱ型:囊实混合性结节;Ⅲ型:实性肿块;Ⅲ型:单纯导管扩张.结论 超声能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直接或间接声像特征,通过总结分析,诊断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作者:蔡文俊;彭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血流,病理微血管密度(MVD)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21例PTC内的血流信号,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内以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max、RI与MVD的相关性及其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PTC的血流检出率(97.68%)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5%)(连续校正x2=33.68,P<0.01),PTC的血流级别也显著高于腺瘤.(似然比值=43.13,P<0.01);PTC的Vmax(75.72±20.62),RI值(0.73±0.14)分别显著高于腺瘤的Vmax(33.80±4.15),RI值(0.35±0.06)(t'=17.74,P<0.01)(t'=19.53,P<0.01);PTC的MVD值(63.0±18.81)显著高于腺瘤的MVD值(15.73±5.137),(t'=23.39,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76例PTC的MVD值(76.18±4.98)、Vmax(90.24±4.41)及RI(0.82±0.05)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45例PTC的MVD值(38.01±3.92)、Vmax(48.10±4.62)及RI(0.56±0.09)(t=-37.03,P<0.01;t=-42.37,P<0.01;t'=-16.03,P<0.01).而且,MVD与Vmax、MVD与RI和Vmax与RI明显正相关.(r=0.721,P<0.01;r=0.789,P<0.01;r=0.66,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PTC的血流参数Vmax、RI与MVD呈正相关,两者一致性反映了PTC的血管生成特性,与其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的互补性结合可为PTC术前、术后临床诊治,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曾志雄;陈一峰;王文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并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每晚餐时服用20 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丁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康博宁、耐乐品及布比卡因分别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手术的甲状腺囊肿患者,术前随机分为3组,行颈丛神经阻滞.I组:0.25%布比卡因;Ⅱ组:0.25%耐乐品;Ⅲ组:0.25%康博宁.观察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情况、术中镇痛效果,记录声嘶、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SA)法,0~2为效果优,3~5为效果良,6~7为效果差,8~10为无效.结果 三组VAS评分、麻醉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康博宁和耐乐品用于颈丛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无显著差异,可在临床颈丛神经阻滞中推广应用.
作者:阮骆阳;徐小红;许晓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本组回顾性分析60例绝经期女性患者临床拟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而行CAG检查的临床资料.方法 冠心病组:以CAG血管狭窄≥75%诊断为冠心病,冠脉狭窄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者也诊断为冠心病,共33例.将冠状动脉狭窄<5%或正常者为非冠心病组,共27例.比较二者有关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胸痛特点.结果 显示绝经期是女性冠心病特殊危险因素,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结论 女性冠心病临床胸痛症状常不典型,绝经后出现典型或不典型胸痛,同时又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绝经后仅有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而又无明显危险因素,则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
作者:刘培良;李轩;苗磊;袁龙;黄峥;李伟光;董庆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4年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36例分娩情况.结果 136例中35例行阴道试产,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2.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官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的救治措施,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对2002年至2007年在本院54例VLBW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54例VLBW中,都存在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死亡15例,死亡率27.7%.结论 在VLBW的管理上,应加强呼吸管理,感染控制及营养支持,及早发现治疗并发症,可降低VLBW死亡率.
作者:刘冬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报告应用侧副韧带修补重建并桡骨小头切除手术方式治疗青年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桡骨小头粉碎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自2005年11月至2009年10月,本院共收治肘关节三联征损伤3例.桡骨小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均为Ⅲ型.3例患者均行冠状突固定、肘内外侧副韧带、关节囊修补、内侧副韧带加强、重建并桡骨小头切除术,术后克氏针辅助固定肱尺关节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固定3周,然后拔除克氏针,去除石膏,开始屈伸和旋转康复训练.结果 3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骨折愈合,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2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有桡骨小头粉碎骨折的青年患者,韧带及关节囊的重建异常重要,桡骨小头置换应当审慎,在确保韧带重建满意的情况下切除桡骨小头并未造成肘关节明显功能障碍.
作者:张骞;吕凌燕;尚博;张劼;都芳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自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笔者将0.3%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78例,应用于小儿阑尾炎,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及下肢等手术,取得了满意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孝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病因及相关因素,观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防止漏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对羊水过少3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可达97.71%,羊水过少发生率为2.51%,且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尤其是过期妊娠与之关系密切,羊水过少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有胎儿生长受限(FGR)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多发生于孕37~40周.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加强孕晚期B超监测,放宽诊断标准,重视羊水局限的提示,可提高羊水过少诊断的检出率,及时剖宫产,可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
作者:陈利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 mg,隔天1次,并口服西替利嗪10 mg,1次/d,且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第3个疗程时,西替利嗪改为隔天口服1次,每次10 mg.对照组单独口服西替利嗪10 mg,隔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另用其他药物,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总有效率为63.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潘春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95例受试者分为健康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人群)和病例组(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尿NAG、mALB、β2-MG、α1-MG 的测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例组各项指标阳性率及检测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四项检测指标阳性率为尿NAG(95.0%)、mALB(84.2%)、α1-MG(50.0%)、β2-MG(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NAG的敏感性高(P<0.05).结论 尿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更具有敏感性,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红;邢淑清;赵红娟;赵志刚;杜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2000年10月至2009年6月,本科采用胸膜肺悬吊术治疗慢性脓胸18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病史2~30年,平均8年.全脓胸5例,局限性脓胸13例.右侧11例,左侧7例.余肺无病灶或病灶稳定.
作者:李海涛;夏文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2000年3月的统计报告显示,每年卫生行业从业人员中被利器损伤者有60万~80万,护士是受伤害的主要群体[1].戴青梅[2]报告,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损伤中,医、护、技的损伤率分别为53.83%、74.06%和37.98%.可见,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3].
作者:于慧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低氧可以诱发肺动脉高压,低氧环境下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导致的血管重塑是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发生的原因、进程、以及如何抑制平滑肌的增生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NF-κB为研究目标,采用药物干预及基因敲除策略证明了NF-κB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被活化,而且NF-κB的抑制剂-穿心莲内酯具有延缓肺动脉高压进程的作用.
作者:王玉玖;王晶;李伟;董圣军;封赞祥;刘典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40例.均服药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38.4%,阿托伐他汀组有效率62.5%(x2=4.56 P<0.05);②两组治疗后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左心房内径增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血CRP浓度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抑制左心房重构作用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
作者:熊攀;周莉;侯玉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