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夏文法
目的 下前牙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多种方法临床应用,了解更多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方法.方法 不同年龄组的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分别运用不同的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治疗后,均无过敏反应,咀嚼效率提高,面部外形及面部高度明显改善.其中8例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7例症状消失;1例患者颞颌关节区有轻微疼痛.结论 义齿修复效果及适应期不仅取决于医师的修复技术,而且受患者多方面因素影响,提高口腔疾病治疗率,避免义齿过早再修复.
作者:耿宏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1月间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膀胱结石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5~65 min.术后留置尿管1~2 d,无膀胱大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肾镜下超声碎石治疗膀胱结石,通道大,生理盐水冲洗循环好,视野清楚,碎石取石效率高,手术时间短,膀胱损伤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民;牟华;魏永进;张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 mg,隔天1次,并口服西替利嗪10 mg,1次/d,且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第3个疗程时,西替利嗪改为隔天口服1次,每次10 mg.对照组单独口服西替利嗪10 mg,隔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另用其他药物,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总有效率为63.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潘春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临床效果.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采取用有齿镊撕离胬肉头部后用上方带蒂结膜瓣转位方式治疗翼状胬肉78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76例治愈.结论 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上方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有利于结膜二重栅拦型屏障作用,阻止结膜上皮细胞向角膜面的侵犯,保证了正常角膜上皮表型,术后尽快结膜囊重建,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作者:姜爱新;丁汝新;许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BR))与面神经电图(ENG)在Bell's麻痹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56例Bell's麻痹患者行BR和ENG检查,并对32例BR缺如、5例病初M波未引出者3个月后随访.结果 BR阳性率为100%,ENG阳性率63.8%(P<0.01).结论 BR与ENG均能反映面神经损害的严重程度、部位及预后,BR在早期诊断中更敏感,两者结合临床价值更大.
作者:张红;秦美华;毛继芳;韩敬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本科住院存活的43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早期干预与随访结果,以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住院存活的43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并对体格发育、神经发育、眼科问题以及听力筛查进行随访至校正年龄1岁,将随访结果与国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体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在出院时、校正年龄6月、12月时生长发育迟缓分别为76.74%、16.28%、11.95%;在6月前出现异常神经征象有12例,先后在4~8个月之间消失,只有2例在8月诊断为脑瘫转到脑瘫康复科治疗.校正年龄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除外脑瘫2例,其智力发展指数平均为(91.12±9.67),运动发展指数为(90.08±8.35);纠正胎龄34周时眼底筛查发现ROP病例8例,在出生后6月时筛查均提示正常;出院时听力筛查中有8例未通过,在出生6个月时筛查均正常.结论 早期干预与随访有助于提高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郴州;张和春;黄碧茵;宋珍;刘东;关浩锋;上官明;郭青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4年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36例分娩情况.结果 136例中35例行阴道试产,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2.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官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并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每晚餐时服用20 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丁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复合耳周带蒂软组织瓣在修复鼻咽癌放疗后颞骨骨坏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了探讨修复后的有效护理措施,笔者做了相关的总结.方法 对8例鼻咽癌放疗后颞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在乳突根治术的同期采用耳后Palva瓣、带蒂颞肌筋膜瓣及外耳道皮瓣复合转移乳突术腔填塞术后行针对性的专科护理.结果 5耳获得干耳(62.5%),无死骨再形成;2耳(25%)症状改善,术腔仍有感染,局限肉芽组织生长,无死骨再形成;1耳(12.5%)术腔填塞筋膜局部坏死及局灶游离死骨形成,定期换药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颞骨骨坏死治疗困难,应用耳周复合带蒂软组织瓣转移行术腔填塞术对解决乳突根治术后不干水、死骨再形成等术腔问题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加强专科护理,落实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林海燕;陶朵;许耀东;刘和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期治疗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9年5月本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2例,观察所有病例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死亡15例,病死率20.83%;并发症发生30例,并发症发生率41.66%;治愈57例,治愈率79.16%.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应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有效的抗休克和联合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维持保证循环和呼吸功能紊乱、加强支持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进入恢复期,然后进行手术可以使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病理依据.方法 对9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用药后的疗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本组引起药物性肝损害92例药物中,抗结核药物35例(38.04%),中药23例(25.0%),抗生素类12例(13.04%),抗肿瘤化疗药物10例(10.87%),降血糖药物5例(5.44%),解热镇痛药物3例(3.26%),抗甲状腺药物3例(3.26%),抗抑郁药1例(1.09%).肝损害类型:肝细胞损伤型54例(58.70%),胆汁淤积型20例(21.74%),混合型18例(19.57%).治愈75例(81.52%),好转14例15.22%),其他转归3例(3.26%).结论 抗结核药物和中草药为目前主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王希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在临床上关系十分密切,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冠脉病变较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受累及多支病变比例高,病变较弥漫,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高,预后较差.因此糖尿病患者尽早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对冠心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怀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2000年10月至2009年6月,本科采用胸膜肺悬吊术治疗慢性脓胸18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病史2~30年,平均8年.全脓胸5例,局限性脓胸13例.右侧11例,左侧7例.余肺无病灶或病灶稳定.
作者:李海涛;夏文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好发于四肢软组织的肿瘤,原发于肺部者较少见,本院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葆华;张群;刘永;王晓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的关系,寻找表达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病情变化的理想生物学标志.方法 应用比色法(colorimetric method)测定40例ACMP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并与38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ACMP组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NO-NOS系统水平异常在ACMP引起的缺血缺氧性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志勇;顾欣;王海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1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1~5年,确诊后存活时间为3个月~5年以上.未手术2例于3个月内死亡,手术后病例存活时间3个月~1年5例,1~3年10例,3年以上3例,5年以上者1例.存活2年以上者均为根治性手术病例.根治性手术后的病例均根据病情实施个体化化疗及综合性治疗.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改善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作者:柳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患者的作用.方法 36例ASOPP患者在常规洗胃、导泻的基础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作为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阿托品用量的差异、血清胆碱酷酶(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而病死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阿托品用量的差异、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及时、有效清除ASOPP患者胃肠道的毒物,提高疗效,又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黄跃清;冯宝华;叶少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46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显露喉返神经组(A组)233例和不显露喉返神经组(B组)236例,对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0.86%,无永久损伤病例;B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5.10%,永久性损伤率2.54%.两组喉返神经总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积极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作者:孙留安;王章恩;马亚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替罗非班静脉负荷量0.4μg/(kg·min)30 min,后以0.1 μg/(kg·min)持续泵入36 h.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36 h、30 d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未见大出血或少量出血,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淤斑、血尿及鼻出血.2组均未见有血小板减少.观察组和对照组的6 h血清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替罗非班观察组14 h及36 h血清cTnT峰值水平和平均cT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CS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丁汉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的检出率及耐药状况.方法 按临床试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SI)K-B纸片法检测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同时CLSI2004年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果 293株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的是62.2%,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7.7%,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4.5%.结论 实验室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提供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链阳菌素B类(MLSB)抗菌药物.
作者:徐红云;付姝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