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复洗胃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36例的救治体会

黄跃清;冯宝华;叶少波

关键词: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留置胃管, 洗胃
摘要: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患者的作用.方法 36例ASOPP患者在常规洗胃、导泻的基础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作为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阿托品用量的差异、血清胆碱酷酶(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而病死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阿托品用量的差异、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及时、有效清除ASOPP患者胃肠道的毒物,提高疗效,又缩短了住院时间.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例脑卒中合并P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本组PV并发脑梗死14例(14/19,73.4%),其中多发性脑梗死12例(12/14,85.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2/15,13.3%);脑出血2例(2/19,10.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1/19,5.3%).均符合PV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及血象、骨髓象的改变;②影像学检查显示脑梗死以多发小梗死灶多见(13/19,68.4%),常见于脑叶、基底节、内囊;脑出血的出血灶内密度不均匀,周边水肿明显;③本组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脑卒中痊愈7例,显著进步11例,无效1例.结论 脑卒中合并PV以脑梗死多见,其中又以多发性梗死为主,并发脑出血和SAH较少,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子斌;宋彦峰;陶伟;张文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TS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结肠直肠癌组织中TS的表达,用Kap lan-Meier法分析TS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TS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晚期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病例;低分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织;2年复发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S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TS可以作为判断直肠癌恶性程度、对5-FU耐药情况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邹劲林;孙华宾;殷放;吕宝军;莫湘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比剂的不同注射途径对64层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的影响初探

    目的 探讨经不同的注射途径注射对比剂对颈部CTA成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经左上肢、右上肢及下肢静脉注射对比剂,观察经不同途径注射对比剂时颈部CTA血管显示情况.结果 三种不同的注射途径中,以经下肢静脉注射时为佳,经左上肢静脉注射时较差.下肢静脉注射与上肢静脉注射,颈部动脉显示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部CTA成像,选择经下肢静脉血管注入对比剂,能显著降低颈部静脉干扰和伪影,可以很好地显示颈部动脉成像,对颈部动脉起始部的观察效果更好.

    作者:孙卫红;王涛;徐青松;陈刚;朱磊;郝敬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致关节损害的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因异位妊娠破裂于2009年10月17日14:05急症入院.急行剖腹探查术,见右输卵管妊娠破裂,行右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术后当日应用0.9%氯化钠溶液250ml+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2次/d,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2次/d,替硝唑100 ml静脉滴注2次/d.术后第1天20:00,患者开始出现双手指关节及双膝关节、双足踝部疼痛,并逐渐加重,白天缓解,故未予处理,患者用药第3天晨双手拇指关节及双膝关节红肿疼痛伴灼热感,未经任何处理继续用药,红肿疼痛加剧,活动受限(双于手指不能活动,不能行走).

    作者:林冰;代秀云;王夕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产妇DIC中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妇弥漫肉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检测并分析.方法 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产科DIC52例为DIC组,同期与本科健康体检的门诊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内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2二聚体(D-D)、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3 P试验,进行比较并观察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DIC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检测内容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产妇患者出现明显的凝血功能指标如D-D、PT、FDPAPTT等明显异常时,应特别警惕D IC的可能.如存在D IC的诱发因素和凝血、纤溶异常但尚未达到D IC的确诊标准,可能正处于D IC的前状态,应引起临床高度的重视,笔者的观察显示,联合D-D,FDP和APTT检测是早期诊断DIC的好策略.

    作者:许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系统评价宫颈癌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系统评价新辅助化疗用于宫颈癌手术治疗前的临床价值.方法 网上检索MEDLINE、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CBMdisc、Cochrane Library and EMBASE,获取全文.筛选临床研究文献,试验组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对照组是直接手术,提取用于评价的指标包括: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间质浸润、切缘阳性率、3年生存率(OS)、3年无瘤生存率(DFS)、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的HR和95%CI分别为(0.52,0.42~0.64,P<0.0001),间质浸润的分别为(0.41,0.32~0.55,P<0.0001),脉管浸润的分别为(0.25,0.16~0.38,P<0.0001),切缘阳性率的分别为(0.44,0.22~0.87,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年OS的HR和95%CI分别为(1.11,0.85~1.46,P=0.46),3年DFS的分别为(1.45,1.10~1.91,P=0.008),5年OS的分别为(1.11,0.87~1.40,P=0.40),5年DFS的分别为(1.33,1.05~1.77,P=0.04),3年DFS和5年D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年OS和5年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癌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能减少预后不良相关病理因素,对改善患者的生存可能有益.

    作者:张宇;李小毛;沈慧敏;叶敏娟;成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62例2型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知识、控制血糖和血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的干预.结果 本组患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病情好转148例,无明显好转9例,加重5例.结论 进行护理干预是糖尿病肾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莺;孔梅;张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常发生在颈椎骨折脱位之后,是一种特殊的脊髓即刻损伤,本院自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21例,采用早期手术减压及术中冰水低温灌注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刚;刘俊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喉镜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5例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将鼻咽部、口腔内卷曲的胃管夹准送入胃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全部205例在经口气管插管后经鼻胃管置入术困难的患者,在喉镜直视下均一次性插胃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 喉镜直视下用气管插管钳插胃管成功率高,较胃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胃管简单迅速,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于景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00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00例,以上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Ⅰ型36例中,治愈3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Ⅱ型74例患者中,治愈6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Ⅲ型19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8%.本组200例患者中,治愈18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9.0%.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效果与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锦文;黄艳冰;王璐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边切边缝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良性甲状腺肿块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170例患者分别用改良法(90例),传统术式(8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改良法:小切口,不离断颈前肌群,由下极开始边切边缝,操作在甲状腺被膜内进行,不进入气管食管间沟,随时调整切除及保留的大小.结果 改良法90例术后声音嘶哑2例,发生饮水呛咳2例,l周后均恢复正常;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4 d后消失;无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常规法80例术后声音嘶哑6例,发生呛咳5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改良法与常规法引起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采用改良法能减少出血和手术时间,减少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

    作者:赖能胜;利丽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下前牙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临床探讨

    目的 下前牙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多种方法临床应用,了解更多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方法.方法 不同年龄组的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分别运用不同的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治疗后,均无过敏反应,咀嚼效率提高,面部外形及面部高度明显改善.其中8例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7例症状消失;1例患者颞颌关节区有轻微疼痛.结论 义齿修复效果及适应期不仅取决于医师的修复技术,而且受患者多方面因素影响,提高口腔疾病治疗率,避免义齿过早再修复.

    作者:耿宏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穿心莲内酯抑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低氧可以诱发肺动脉高压,低氧环境下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导致的血管重塑是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血管平滑肌增生和肥大发生的原因、进程、以及如何抑制平滑肌的增生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NF-κB为研究目标,采用药物干预及基因敲除策略证明了NF-κB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被活化,而且NF-κB的抑制剂-穿心莲内酯具有延缓肺动脉高压进程的作用.

    作者:王玉玖;王晶;李伟;董圣军;封赞祥;刘典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内镜下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发生特点.方法 通过对电力系统186例无症状老年人肠镜体检,76例发现结肠息肉,对息肉的内镜下特点及病理予以分析.结果 大肠息肉多发生于左半结直肠,以炎性息肉多见,与同期临床检查的老年人相比,供电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及多发息肉发生率高.结论 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高,临床上无症状,部分有癌变倾向,因此定期行肠镜检查,有利于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发现.

    作者:铁玉萍;谭劼;陈广华;郭惠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大黄粉代替硫酸镁在中毒患者导泻中的临床观察

    导泻是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重要手.目前,大多还应用传统的硫酸镁导泻.但由于硫酸镁经肠道吸收易引起镁中毒,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自1998年以来本科急性中毒洗胃的患者部分采用生大黄粉用温开水融开后从胃管内注入,操作简单,导泻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丽;李永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9例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 ①病例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病例组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男性首发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甲状腺和性腺功能的紊乱.

    作者:温盛霖;程敏锋;王厚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维拉帕米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降压及降糖作用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降压及降糖作用.方法 将129例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分为2组,维拉帕米治疗组98例,对照组31例.(1)维拉帕米治疗组: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180 mg/d,二甲双胍750~1500 mg/d,缬沙坦80~160ng/d,阿司匹林100 mg/d;(2)对照组,缬沙坦80~160 mg/d,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180 ng/d,阿司匹林100 mg/d;(3)血压观测:受试患者早7:00及晚22:00,每日测量2次,记录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结果 ①二甲双胍2周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4,6周后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对照组治疗6周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血压未降到正常范围;③两组治疗6周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维拉帕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④维拉帕米治疗组治疗12周后复查TC、TG、LDL明显下降,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HDL治疗后升高为(2.73±0.17),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改善(P<0.05),维拉帕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维拉帕米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降糖作用.

    作者:刘黎彪;朱进森;陆伟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并文献复习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好发于四肢软组织的肿瘤,原发于肺部者较少见,本院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葆华;张群;刘永;王晓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腹症在急诊误诊原因分析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1].是急诊科医生常碰到的,也是怕碰到的临床病例.急腹症在急诊时处理时间短,观察时间少,其他干扰多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易漏诊,误诊,或一时诊断不清.为吸取教训,分析原因,减少误诊,现将本科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被误诊的急腹症33例总结,研究.

    作者:廖叔庭;卢柏春;许华丽;陈玉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评估及预防干预

    跌倒是老年人群常见的伤害之一,是指人身体的任何部位意外地触及地面[1].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约1/3的人会发生跌倒,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跌倒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并可导致严重的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障碍,是老年人伤残死亡和经济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而如何做好老年人跌倒的评估及预防,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已成为老年伤害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现综述如下.

    作者:卫聪莉;赵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