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李小毛;沈慧敏;叶敏娟;成娟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四型.Ⅰ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乳头状等回声;Ⅱ型:囊实混合性结节;Ⅲ型:实性肿块;Ⅲ型:单纯导管扩张.结论 超声能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直接或间接声像特征,通过总结分析,诊断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作者:蔡文俊;彭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 2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随访1~3年无复发、恶变,1例行肾动脉栓塞术,定期观察5例.结论 B超、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保留正常肾脏组织.
作者:周全;李康;刘鲁东;卢洪凯;苏顺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临床效果.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采取用有齿镊撕离胬肉头部后用上方带蒂结膜瓣转位方式治疗翼状胬肉78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76例治愈.结论 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上方带蒂球结膜瓣转位术有利于结膜二重栅拦型屏障作用,阻止结膜上皮细胞向角膜面的侵犯,保证了正常角膜上皮表型,术后尽快结膜囊重建,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作者:姜爱新;丁汝新;许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2000年10月至2009年6月,本科采用胸膜肺悬吊术治疗慢性脓胸18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病史2~30年,平均8年.全脓胸5例,局限性脓胸13例.右侧11例,左侧7例.余肺无病灶或病灶稳定.
作者:李海涛;夏文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2例CWI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予扩容、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代谢等治疗.结果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本组基本痊愈24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7例,无效2例.结论 对卒中发作无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过分降压治疗及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基础病因,并有低血压或血灌注量不足起因者应考虑CWI,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赵武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结肠直肠癌组织中TS的表达,用Kap lan-Meier法分析TS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TS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晚期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病例;低分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织;2年复发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S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TS可以作为判断直肠癌恶性程度、对5-FU耐药情况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邹劲林;孙华宾;殷放;吕宝军;莫湘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应对策略,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从本市4所医院在手术室工作一年以上的护士随机抽取7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内认可的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将收集的资料通过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状况显示在工作量及时间方面和压力总分有显著性差异.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相关性不大,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及管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诸多手术室工作压力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引起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增加的相关因素存在,严重影响着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乃至影响护理质量.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实行人性化管理,提供继续教育和参加应对工作压力能力训练的机会;护士要正确对待压力,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学会自我减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者:邓新连;赵砚霞;王清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骨组织脱钙技术是病理实验室常用技术之一.它的应用,使难以切片或不能完整制片的骨或软骨组织达到完整制片的目的.适用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技术的染色.大鼠关节组织制片的关键步骤是脱钙,其直接影响到制片的成败.现在大鼠关节组织石蜡制片实验中,分别用10%硝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复合液进行脱钙处理后,石蜡包埋、制片、染色.对用两种方法脱钙处理的大鼠关节组织石蜡制片后染色,镜下观察形态及着色效果.
作者:王晓鸿;肖佐环;林宇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因异位妊娠破裂于2009年10月17日14:05急症入院.急行剖腹探查术,见右输卵管妊娠破裂,行右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术后当日应用0.9%氯化钠溶液250ml+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2次/d,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2次/d,替硝唑100 ml静脉滴注2次/d.术后第1天20:00,患者开始出现双手指关节及双膝关节、双足踝部疼痛,并逐渐加重,白天缓解,故未予处理,患者用药第3天晨双手拇指关节及双膝关节红肿疼痛伴灼热感,未经任何处理继续用药,红肿疼痛加剧,活动受限(双于手指不能活动,不能行走).
作者:林冰;代秀云;王夕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1例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先给予新辅助化疗2周期,然后给予盆腔适形放疗,放疗过程中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对肿瘤部分缓解及复发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结果 肿瘤完全缓解率为71.0%(22/31),部分缓解率29.0%(9/31).9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了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4例复发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疗为部分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衍伟;尹强;迟玉华;丁兆军;王丰松;安永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在临床上关系十分密切,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冠脉病变较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受累及多支病变比例高,病变较弥漫,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高,预后较差.因此糖尿病患者尽早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对冠心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怀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各种导致产后出血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结果 本组360例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100%,康复良好.结论 恰当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彩英;黄秋燕;熊彩娟;陈妙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依布利特转复脑栓塞并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脑栓塞并房颤持续1 h~90 d的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10min内静脉注射依布利特1 mg,如给药结束10 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重复前述治疗1次.观察开始给药后90 min内房颤的转复率及4 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①依布利特转复脑栓塞房颤的成功率高(77.5%,31/40);②脑栓塞房颤的转复率与房颤的持续时间有关,持续时间低于24 h的房颤转复率(89.29%,25/28)明显高于持续时间超过24 h者(50%,6/12,P<0.05);③脑栓塞房颤的转复率与左心房直径呈负相关,左心房直径<4.0 cm患者的转复率(92%,23/25)明显高于左心房直径≥4.0 cm患者的转复率(53.33%,8/15,P<0.05);④脑栓塞房颤的转复率与脑栓塞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有关;⑤依布利特的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1例出现恶心(2.5%,1/40),1例发生非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2.5%,1/40),均未经特殊处理很快消失,未发现有低血压及长间歇.结论 依布利特是一种转复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快速、安全的转复脑栓塞患者的心房纤颤.
作者:尹继君;霍贵玲;李俊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前路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结果 本组41例患者术后神经损害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功能恢复明显,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法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8例,D级10例,E级14例.术后CT复查椎管内无后移骨折块,容积扩大明显.术后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到0°~8°,平均4°,未见后凸加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使骨折彻底减压,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战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降压及降糖作用.方法 将129例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分为2组,维拉帕米治疗组98例,对照组31例.(1)维拉帕米治疗组: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180 mg/d,二甲双胍750~1500 mg/d,缬沙坦80~160ng/d,阿司匹林100 mg/d;(2)对照组,缬沙坦80~160 mg/d,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180 ng/d,阿司匹林100 mg/d;(3)血压观测:受试患者早7:00及晚22:00,每日测量2次,记录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结果 ①二甲双胍2周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4,6周后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对照组治疗6周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血压未降到正常范围;③两组治疗6周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维拉帕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④维拉帕米治疗组治疗12周后复查TC、TG、LDL明显下降,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HDL治疗后升高为(2.73±0.17),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改善(P<0.05),维拉帕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维拉帕米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降糖作用.
作者:刘黎彪;朱进森;陆伟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临床疗效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并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每晚餐时服用20 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丁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的救治措施,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对2002年至2007年在本院54例VLBW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54例VLBW中,都存在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死亡15例,死亡率27.7%.结论 在VLBW的管理上,应加强呼吸管理,感染控制及营养支持,及早发现治疗并发症,可降低VLBW死亡率.
作者:刘冬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发生特点.方法 通过对电力系统186例无症状老年人肠镜体检,76例发现结肠息肉,对息肉的内镜下特点及病理予以分析.结果 大肠息肉多发生于左半结直肠,以炎性息肉多见,与同期临床检查的老年人相比,供电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及多发息肉发生率高.结论 电力系统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高,临床上无症状,部分有癌变倾向,因此定期行肠镜检查,有利于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发现.
作者:铁玉萍;谭劼;陈广华;郭惠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 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进行定期随访,对复发和未复发进行高危因素的分析和探讨.结果 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复发26例,总复发率31.7%.单纯手术组26例,局部复发14例,复发率53.84%;远处复发9例,复发率34.61%.手术+综合治疗组56例,局部复发9例,局部复发率16.07%;远处复发10例,远处复发率17.285%.结论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复发与临床期别、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等有着密切关系.首次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诊断并治疗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4例,术后随机分为3组:戈舍瑞林组(44例)术后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此后每月1次;达那唑组(40例)术后第3天开始服达那唑0.2g,2次/d,两药均连用5~6个月;未用药组(40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未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86.56%、85.0%、55.0%;复发率分别为9.09%、15.0%、45.0%;妊娠率分别为56.56%、35%、5%.两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但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戈舍瑞林组、达那唑组肝损率分别为15.65%、5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内异症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戈舍瑞林较达那唑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
作者:游建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