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对QSG7701细胞survivin的影响

孙树艳;梁粉花;胡宗江;戴翠华;沈培花;王玉;冯德云;刘涵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NS3蛋白, survivin,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对QSG7701细胞survivin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探讨HCV NS3蛋白是否通过调节survivin的表达来参与对细胞凋亡的调控,进而参与HC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血清饥饿前后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血清饥饿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HCV NS3蛋白促进QSG7701细胞survivin的表达,血清饥饿诱导凋亡后,survivin表达降低,HCV NS3蛋白亦表现出促进survivin表达的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经血清饥饿诱导凋亡后,HCV NS3蛋白抑制凋亡.结论 HCV NS3蛋白可能通过促进QSG7701细胞survivin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对HCV相关性肝癌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NO和NO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的关系,寻找表达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病情变化的理想生物学标志.方法 应用比色法(colorimetric method)测定40例ACMP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并与38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ACMP组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NO-NOS系统水平异常在ACMP引起的缺血缺氧性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志勇;顾欣;王海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痹康无糖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痹康无糖颗粒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休止角、成型性、载药量、吸湿率、临界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评分确定痹康无糖颗粒的佳成型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痹康无糖颗粒中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 痹康无糖颗粒成型佳工艺为将β-CD包合物、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以1∶4∶8的比例混合,加3%L-HPC,95%乙醇为润湿剂.结论 优化工艺制备的痹康无糖颗粒外观、流动性均较好.

    作者:谢程;张兰杰;张炜煜;杨雪;李春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和药敏分析.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妇科门诊或住院160例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和药敏.结果 160例患者标本支原体阳性84标本例,阳性检出率52.50%.解脲脲原体(UU)阳性标本37例(44.04%),人型支原体(MH)阳性标本4例(4.76%),U U+M H混合阳性标本47例(51.20%).结论 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患者,支原体阳性检出率高达52.50%.说明支原体感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所占份额较大.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较为敏感,对其他抗生素耐药逐渐增高,指导临床上对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孟红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00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00例,以上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Ⅰ型36例中,治愈3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Ⅱ型74例患者中,治愈6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Ⅲ型19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8%.本组200例患者中,治愈18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9.0%.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效果与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锦文;黄艳冰;王璐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62例2型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知识、控制血糖和血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的干预.结果 本组患者经有效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病情好转148例,无明显好转9例,加重5例.结论 进行护理干预是糖尿病肾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莺;孔梅;张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未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已行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未实施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具体原因.方法 对78例患者经术前系统检查以及术前谈话后未实施手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78例中角膜屈光力较高16例(20.51%);圆锥角膜2例(2.56%);佳矫正视力<0.5的13例22眼(16.67%);对手术有顾虑12例(15.38%);眼底病变10例(12.82%);角膜厚度不足8例(10.26%);眼压高7例(8.97%);对疼痛恐惧6例(7.69%);度数不稳定4例(5.13%).结论 LASEK是一种选择性手术,必须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和医患沟通,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王宏英;王大军;张艳霞;高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肌钙蛋白I促凝管血样易致漏诊误诊

    近年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以及美国心脏学会(AHA)、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等国内外的有关学术团体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关cTn临床应用建议或导则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一致认为,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目前用于诊断心肌损伤时的确诊标志物.

    作者:邢怀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手术时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期治疗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9年5月本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2例,观察所有病例病死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死亡15例,病死率20.83%;并发症发生30例,并发症发生率41.66%;治愈57例,治愈率79.16%.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应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有效的抗休克和联合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维持保证循环和呼吸功能紊乱、加强支持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进入恢复期,然后进行手术可以使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

    作者: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本科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42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经8~15 d(平均10.4 d)封闭式负压持续吸引治疗后去掉VSD装置,其中40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血循环良好,无肌腱骨骼外露,细菌培养均呈阴性,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2例因骨外露面积较大和感染肉芽生长停滞行皮瓣修复治愈.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情况良好,未见复发迹象.结论 VSD能够有效而彻底的引流,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创面愈合并减少创面污染.

    作者:郭献勇;王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腮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观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方法 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100、HMB-45、Male-A)进行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位于腮腺一侧,瘤组织呈推挤性边缘浸润至腮腺组织中,瘤细胞分布弥散,有窦样血管及少许纤维间质分隔,瘤细胞有异型性,核异型明显,边缘区个别肿瘤细胞细胞质内及肿瘤间质内有棕黄褐色素颗粒.免疫组化:瘤细胞S-100、HMB-45及Male-A强阳性;NSE、Vimentin弱阳性;LCA、CD15、CD30、Cytokeratin、EMA、Desmin、SMA、PLAP、Synapsin及ChromograninA均为阴性.结论 腮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组织起源尚有争议,可能起源腮腺导管甚或腺泡中DOPA阳性细胞.

    作者:林宇静;王晓鸿;孔梅;曹婉维;苟新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分析

    目的 分析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探讨TGF-β1在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对27例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36例单纯骨折患者、32例单纯脑外伤患者,分别于伤后1、3、7、14 d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TGF-β1含量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血清TGF-β1含量对照.结果 骨折合并脑外伤组血清TGF-β1含量明显低于单纯骨折组及单纯脑外伤组(P<0.05);正常人血清TGF-β1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单纯骨折组与单纯脑外伤组血清TGF-β1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GF-β1可能在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TGF-β1的降低可能是脑外伤促进骨折愈合机制之一.

    作者:周远辉;唐向阳;吴定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全程陪产对实施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生理及心理的观察

    目的 讨论全程陪护对实施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生理及心理的变化.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初产妇240例,按知情同意、自由选择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照组120例、两组均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实施全程陪产,对照组实施传统服务模式即分段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Apgar评分等.结果 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等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全程陪护可提高镇痛效果,缓解产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理想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产时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郭素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变学与血小板膜蛋白结构的改变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的关系血流变学变化与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P-selectin(P-选择素)的变化.方法 测定4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变学,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P-selectin的表达水平,并与3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P<0.001;P<0.001).肺心病组GPⅡb/Ⅲa、P-selectin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肺心组GPⅡb/Ⅲa、P-selectin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粘度增加、血小板明显活化,其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流变学变化关系密切.

    作者:谭劼;张红雨;陈红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边切边缝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良性甲状腺肿块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170例患者分别用改良法(90例),传统术式(8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改良法:小切口,不离断颈前肌群,由下极开始边切边缝,操作在甲状腺被膜内进行,不进入气管食管间沟,随时调整切除及保留的大小.结果 改良法90例术后声音嘶哑2例,发生饮水呛咳2例,l周后均恢复正常;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4 d后消失;无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常规法80例术后声音嘶哑6例,发生呛咳5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改良法与常规法引起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除采用改良法能减少出血和手术时间,减少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

    作者:赖能胜;利丽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草酸铂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 66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合并糖尿病36例,非糖尿病者30例,观察两组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发生神经毒性反应27例,发生率75%,多为Ⅱ~Ⅲ级,非糖尿病组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4例,发生率46.7%,多为Ⅰ~Ⅱ级.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反应程度及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但由于进行了积极的预防护理,其发生率仍低于文献报道的90%.

    作者:刘红丽;叶志华;杜文丽;彭玲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2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自从本院开展了以糖尿病为主的科普宣教工作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入选的320例患者,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健康教育,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我管理及患者自我保健预防的方法、技巧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使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大幅度提高,自觉地采用遵医行为,提高了对疾病的控制率.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加上针对性教育,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始终,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身管理,对血糖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研究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射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1例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先给予新辅助化疗2周期,然后给予盆腔适形放疗,放疗过程中先后吸入高低浓度氧.对肿瘤部分缓解及复发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结果 肿瘤完全缓解率为71.0%(22/31),部分缓解率29.0%(9/31).9例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了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4例复发患者接受了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高-低氧吸入放疗为部分无法耐受或拒绝接受膀胱全切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衍伟;尹强;迟玉华;丁兆军;王丰松;安永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和安慰剂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其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组显效率82.4%,明显优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焦虑抑郁药物.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观察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51例1~2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实验方法.所有患者停药2周后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5 mg 1次/d)、氢氯噻嗪(12.5 mg 1次/d)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2%.前后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配伍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服药方便、依从性好.

    作者:徐冬锐;郑潮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43例早期干预与随访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本科住院存活的43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早期干预与随访结果,以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住院存活的43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并对体格发育、神经发育、眼科问题以及听力筛查进行随访至校正年龄1岁,将随访结果与国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体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在出院时、校正年龄6月、12月时生长发育迟缓分别为76.74%、16.28%、11.95%;在6月前出现异常神经征象有12例,先后在4~8个月之间消失,只有2例在8月诊断为脑瘫转到脑瘫康复科治疗.校正年龄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除外脑瘫2例,其智力发展指数平均为(91.12±9.67),运动发展指数为(90.08±8.35);纠正胎龄34周时眼底筛查发现ROP病例8例,在出生后6月时筛查均提示正常;出院时听力筛查中有8例未通过,在出生6个月时筛查均正常.结论 早期干预与随访有助于提高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郴州;张和春;黄碧茵;宋珍;刘东;关浩锋;上官明;郭青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