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福江;王钊;韩雪;苏少娟;佟敏;付泉;赵书红
目的:研究益肾活血汤对肾结石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行肾结石ESWL术后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加用益肾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肾损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肾损伤指标如β2-MG、NAG、尿红细胞等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对肾结石ESWL术后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锡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均采用胆道支架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6%;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为:胰腺炎1例,瘘口皮肤感染2例,胆道出血1例,胆道感染3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29%,且这7例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患者术后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支架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且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有效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作者:郭金鸿;沈华;赵岗;李全康;徐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对精神科医生和综合医院医生展开职业倦怠方面的分析,望能为通过针对性策略提升医务人员工作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2月08日-2017年12月10日间于唐山市的精神病院及综合医院接受MBI-HSS问卷调查的200名医生作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之中,80.0% 医师有中度或以上情绪衰竭,75.0% 医师情绪衰竭,58.5% 医师成就感低落.和综合医院医师的情感衰竭、成就感低落以及情感疏离等方面,精神科医师更为严重,组间对比存有差异(P<0.05).而在性别分析之中,男医师情绪衰竭明显比女医师更轻,组间对比存有差异(P<0.05).在学历水平分析之中,学历水平越高的医师成就感低落、情感衰竭得分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存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医院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均有明显差别,精神科医生职业压力大,因此职业倦怠感越强,特别是在学历高医生、女医生之中倦怠感更强,医院和社会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作者:佟久芬;张新春;刘蕾;于利燕;王莉;王长奇;袁滨;刘秀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114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后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和满意度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总体临床效果较好,相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住院成本,改善患者预后并减少术后并发症,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范方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患者NIHSS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尹立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12月接收的106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近似,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采用腹腔镜的整体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外科手术,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加快术后恢复和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范方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哮喘儿童的过敏原状况,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0例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抗体.结果:屋尘和瞒虫过敏原特异性Ig抗体阳性率高(屋尘74.0%,户尘瞒63.0%).各组患儿总Ig杭体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7869,P<0.0001);在组中检测到的过敏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X2=208,437,P=0.0001).结论:屋尘和户尘瞒是3岁以上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严重程度与血清总Ig水平呈正相关;对多种杭原表现特异性Ig阳性者往往病情较重.
作者:蒙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试分析儿童特应性皮炎接受他克莫司治疗获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特应性皮炎治疗的患儿中随机选取62例作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各31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接受他克莫司涂抹治疗,参照组接受凡士林涂抹治疗,并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6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 显著高于参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皮损、瘙痒症状改善更加良好,对差异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特应性皮炎施以他克莫司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瘙痒及皮损症状,疗效更优.
作者:王巧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压疮预防在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01月-2018年05月对152例高危压疮病人应用压疮预防流程进行压疮预防管理.结果152例高危病人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压疮.结论:压疮预防可以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刘建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DCD肾移植术后DGF中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DCD肾移植术后并发DGF的17例患者进行研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尿量1000ml/d、血肌酐降至120~150μmmol/L后出院,1例肾移植失败,对移植肾切除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尽早识别DCD肾移植术后DGF的发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妮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展开常规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患者标本不加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展开质量控制,观察微生物检验检出率和结果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致病菌检出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在致病菌检出率为4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 、95.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能够使致病菌检出率得到有效提高,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应该重视并严格执行.
作者:毕仁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治疗,并服用补肾健骨汤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以及ODL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中柱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B超技术的诊断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肝胆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确诊收治的176名通过临床医生判断判定为胆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用CT作为检验仪器进行的检查和通过超声方法检验的两项检查,实验人员统计分析其数据并绘制成表,后进行胰胆管逆行造影取石术通过实际取石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其中在胆总管上端段、胰腺段及壶腹段梗阻性结石122例,占69.31%;非梗阻性54例,占30.68%.结果:实验患者在进行了相关仪器诊断后都发现了部分结石的存在,通过超声方法检验的患者在检查的准确性方面明显优于进行CT作为检验仪器的对照组.结论: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运用超声检测仪器进行胆结石的检查比一般CT检查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医生相互借鉴,运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作者:孔祥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脓胸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其中包括对照组(n=45例,借助纤维板剥脱术进行治疗)和实验组(n=45例,采用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实验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核性脓胸的患者采用改良式胸膜剥脱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齐凤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在2016年~2017年期间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通过自由分组的方式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每组患者100例,实验组患者通过微创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治疗方法,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换药的次数、伤口愈合的时间以及异物留存等方面的数据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0%,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可以通过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来说,微创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患者的恢复时间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二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中应用效果,对临床治疗提出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接收的行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患有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试验组采用针刺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手术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恶心程度,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术后24h、48h以及72h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恶心程度进行评价,其中试验组中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恶心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而追加杜冷丁人数更少.同时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总花费情况进行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应激情况,在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马红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核医学科护士辐射防护中应用综合性防护措施是否能够提高防护效果.方法:选取近五年在我市医院工作的46名护士,随机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23名.A组的护士在日常辐射防护中采取基础设施和常规方法;B组的护士除了做和A组相同的防护外,并进行综合性的、多方面的防护.经过一段时间后按岁数和工作时间分别检查两组护士在肝肾方面的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同一岁数阶段,A组护士的Cr、BUN、ALT水平都明显高于B组(P<0.05);在相同的工龄阶段,A组护士的Cr、BUN、ALT水平也都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动用基础设施并采取常规措施对核医学科护士进行辐射防护时,如果能够同时进行综合性的防护,将能够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皮颖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肌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显效率50.0%,有效率为4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3.3%,有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左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50例进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进行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KSS评分优良率为88.0%,对照组为72.0%,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仇莹莹;王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卵巢肿瘤核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以及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对临床检查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患有卵巢肿瘤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试验组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方式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CT检查方式,对其临床诊断过程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情况与手术过程和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中诊断方式对肿瘤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都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可以较为准确的对卵巢肿瘤情况进行诊断,对肿瘤诊断的定位和定性的准确性有着一定的意义,可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加以运用.
作者:张慎和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