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常儿童心脏杂音与心脏瓣膜返流的临床观察

陈艳霞

关键词:正常儿童心脏杂音, 瓣膜返流,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心脏瓣膜返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1年3月至2007年8月本院儿科保健门诊3月至6岁938例儿童进行健康体检跟踪观察(排除体检中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杂音组:23例心脏听诊轻度杂音.对照组:30例心脏听诊无杂音.均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发生率2.452%(23/938).轻度杂音与三尖瓣轻度返流高度相关,其次是二尖瓣返流.随年龄增加逐步改善.结论 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心脏瓣膜返流高度相关,随年龄增加无不适情况出现,属良性改变.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ACHEⅢ联合MPMⅡ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APACHEⅢ联合MPMⅡ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对1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ICU24 h内进行APACHEⅢ评分,入ICU时进行MPMⅢ评估,预测PHM,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差异,比较APACHEⅢ评分不同计分段与实际病死率的关系,比较APACHEⅢ评分不同计分段的预测PHM与实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存活组(33例)与死亡组(73例)APACHEⅢ、MPMⅡ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组预测PHM为(68.275±18.982)%,与实际病死率68.87%非常接近.APACHEⅢ计分≤60、61-90、91-120、≥121四个分数段的MPMⅡ0比较,除91~120与≥121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预测的PHM与四个分数段的实际病死率接近度良好(P>0.05).结论 APACHEⅢ联合MPMⅡ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很好的互补性,较高的准确性与精确度,APACHEⅢ评分越高,病情越重,预测的PHM越高,实际死亡率也越高.

    作者:张牧城;程金霞;郑绍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不同硅胶管留置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硅胶管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留置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40例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管作支撑物,44例用硅胶软管作支撑物.结果 术后观察泪小管破裂者硬膜外麻醉管12例(32.80%),硅胶软管3例(6.81%);患泪小管炎者硬膜外麻醉管15例(37.50%),硅胶软管8例(9.09%);泪道通畅者硬膜外麻醉管36例(80%),硅胶软管39例(88.63%).结论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留置硅胶软管较硬膜外麻醉管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材料.

    作者:彭南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平板运动试验(TET)假阳性的原因、发生率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冠心病和疑似冠心病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本组共检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36例,假阳性率为24.0%,在假阳性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19例,占52.8%,高血压10例,占27.8%,糖尿病3例,占8.3%,X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各2例,各占5.6%.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可无创、简便、安全检测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对早期/不典型或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排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可明显降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提高其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仲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冠心病患者胃肠黏膜损伤的内镜观察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长期预防性使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日益广泛,而目前广泛的小剂量使用能否引起胃肠黏膜损伤尚有争议,我们观察了部分冠心病患者预防性使用小剂量阿斯匹林一年前后胃十二指肠黏膜情况,探讨阿斯匹林与胃肠黏膜损伤的关系.

    作者:帅家忠;雷利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5例椎管内麻醉纠纷分析

    目的 是为了提高麻醉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麻醉纠纷.方法 分析总结了45例椎管内麻醉后发生医疗纠纷原因,研讨麻醉意外或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结果 医院级别越低,操作人员学历越低,职称越低,科室仪器设备越差管理越紊乱越易出纠纷.结论 尽管椎管内麻醉是一种风险很大的麻醉方法,但只要我们基本功扎实、工作仔细、认真负责,很多风险是可以防范的.

    作者:康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针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前、后评分,同时记录不同时段HR、RPP.结果 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存在异常心理,心理干预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异常心理,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德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正常儿童心脏杂音与心脏瓣膜返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心脏瓣膜返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1年3月至2007年8月本院儿科保健门诊3月至6岁938例儿童进行健康体检跟踪观察(排除体检中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杂音组:23例心脏听诊轻度杂音.对照组:30例心脏听诊无杂音.均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发生率2.452%(23/938).轻度杂音与三尖瓣轻度返流高度相关,其次是二尖瓣返流.随年龄增加逐步改善.结论 正常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心脏瓣膜返流高度相关,随年龄增加无不适情况出现,属良性改变.

    作者:陈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唾液腺癌中P16、CyelinD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正常唾液腺组织唾液腺癌中P16、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唾液腺,30例黏液表皮样癌,30例腺样囊性癌组织P16、CycliuD1及Cdk4蛋白表达.结果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唾液腺和唾液腺癌中分别为90%和38%,有显著差异(P<0.01).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唾液腺和唾液腺癌中分别为20%和80%,有显著差异(P<0.01).Cdk4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唾液腺和唾液腺癌组段中分别为30%和88%,有显著差异(P<0.01).在唾液腺癌组织中,P16与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正相关(P<0.01).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正相关(P<0.05).P16、CyclinD1和Cdk4与患者年龄,癌细胞恶性程度无关(P>0.05).结论 P16蛋白表达减少与唾液腺癌的发生有关.CyclinD1与Cdk4蛋白表达的增加与唾液腺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元银;陈乔尔;胡万金;杨晨;程继光;阮敏;朱传凤;张娟;黄擎;朱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8例肝癌患者共70个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进行硬化治疗.肿瘤直径1~4cm、每个瘤体内注射2~6次、注射剂量6~60 ml.结果 58例在注射2~6次后,总有效率为56.40%.治疗后12个瘤灶消失;34个缩小;24个未增大.直径缩小或不变的肿瘤CT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原血清血甲胎蛋白(AFP)值升高者显著下降.经组织学检查的病灶证实完全坏死.注射过的瘤灶无局部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和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成;周鹏;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在干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CTA)在干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东芝Aquilion64排螺旋CT对252例干部的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4例受检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DSA),对比评价其在体检中的应用.结果 CTA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率32.94%,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CTA无创、快速、精确、费用比DSA低等优越性可作为干部健康体检筛选冠心病手段,为干部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王海英;战春雨;哈剑鹏;吴京海;张滨;刘京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及脊髓损伤

    目的 探讨AXIS侧块钢板和前路颈椎自锁钢板同定系统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颈椎骨折脱位后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8例.结果 经该术式治疗8例患者均骨性融合,疗效町靠,无钢板螺钉松动或植骨块移位现象发生,术后无神经恶化,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前后路联合应用能立即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有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作者:徐尽国;王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司法鉴定中对受性侵害的女性精神病患者案件的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性侵害案件的特点.方法 对32例精神分裂症和54例精神发育迟滞性被害司法鉴定案例,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治疗情况、案例特点及鉴定结论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较精神发育迟滞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高,已婚较多,但系统治疗率偏低(9.3%).并且两组在与案犯关系、案发时间、案发地点、被害人态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被害人的被奸次数及告发情况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侵害有明显的不同特点;防止性侵害,前者要侧重于治疗,提高治疗率,后者应以管理教育为主.

    作者:梁峰;郭华;杨建章;尹玉珠;王春阳;刘爱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孕期骨盆外测量径线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中期妊娠及晚期妊娠骨盆外测量径线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门诊产检的孕妇100名,分别在妊娠16~20周时和妊娠37周后进行骨盆外测量.测定髂棘间径、髂嵴间2径、骶耻外径和坐骨结节间径,分别比较两次测量各径线的大小,统计方法采用配对 t 检验.结果 中孕期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和坐骨结节间径分别为(24.01±0.52)cm、(26.21±0.62)cm、(19.12±0.82)cm、(8.25±0.61)cm,晚孕期分别为(25.11±0.55)cm、(27.08±0.68)cm、(21.25±0.88)cm、(8.92±0.58)cm,对中孕期和晚孕期各径线进行配对t检验,各径线差别均有显著性;并且发现晚孕期每一孕妇每一径线均比中孕期增大.结论 晚孕期孕妇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比中孕时增大.

    作者:周水生;方莉;尹玉竹;李小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症状差异极大,约有1/3的患者发病急骤,症状严重,未及就诊就已死亡;有1/4~1/3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属无症状性心肌梗塞,或症状很轻未引起患者注意,末及时就诊.故其发病起始症状不尽相同.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无典型临床表现,且常以胸闷、喘憋、心悸、恶心、呕吐等为首发症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死亡率高于有疼痛症状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例无痛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时诊治,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燕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子宫动脉栓塞对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的子宫动脉内注入PLE,观察其栓塞前后肿瘤直径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LE栓塞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P<0.05),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LE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作者:朱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单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前结核病呈上升趋势,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的常见部位,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左右.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严重脊柱结核为有效的治疗方法[1],而内固定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及降低复发率.我们自2000年2月至2006年3月对13例经济条件有限的胸腰椎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单钉棒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张新;郑瑞启;王明政;郭秀全;张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氨喋呤不同用法治疗异位妊娠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多点注射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择180例要求生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甲氨喋呤50 mg/m2,加人4 ml注射用水中宫颈多点注射,同时米非司酮200 mg/d连用3 d,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20 mg/m2肌肉注射,1次/d,连用5 d,米非司酮用法同前.观察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下降情况,保守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0%和78.9%,输卵管复通率分别为70%和57.8%,差异性显著(P<0.05);药物副反应无差异.结论 甲氨喋呤宫颈多点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有效.安全、方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婧;李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极低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由于ELBWI各种器官发育不完善,护理难度大,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为了寻求对ELBWI的有效护理,提高治疗存活率.方法 通过对患儿进行评估后确定护理问题,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部患儿中死亡26例,存活率为84.5%.结论 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使患儿较顺利地度过体温、呼吸、喂养、感染、黄疸五关,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冬兰;盛明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发病机制及抗乙肝药物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高发病率的传染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到乙肝病毒感染及机体免疫力受损等多种因素.以拉米夫定和干扰素为代表的抗乙肝药物的研究开发研究进展迅速,部分中草药及有效成分在乙肝治疗方面也具有着独特的优势.

    作者:王志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1998-2007年间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中,81.9%为3岁以下儿童.异物种类以花生类为多,占51.4%,89.6%的患儿在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结论 在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郭剑锋;管志伟;何锦添;黄国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