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昌;彭建强;蔡汉周;周经颖;李中檀
目的 回顾病例分析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合并脑栓死的临床状况、抗凝治疗情况.方法 总结我院2003-2006年住院患者非瓣膜病房颤60例,非瓣膜病房颤合并脑栓死16例.分析合并的疾病及临床抗凝应用情况.结果 非瓣膜病房颤合并脑栓死发生率26.7%,以高血压、冠心病居多,接近60%,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脑卒中前口服阿司匹林40例,有2例脑栓死,仅有1例口服华法林.结论 非瓣膜病房颤是脑栓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复杂,病残程度高,加强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健康教育以减少脑栓死的发生率、致残率.
作者:钱伟莉;刘明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黛力新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近期疗效及半年复发情况.方法 将90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黛力新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8周后症状改善,餐后饱胀不适及早饱、反复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总有效率及症状评分、Zung自评量表分和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半年复发率分别为15.0%、26.0%.二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黛力新与奥美拉唑对伴有抑郁焦虑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近期及维持治疗均有良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需要维持治疗.
作者:王雪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CT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1 567例患者,进行TCT检测,采用TBS细胞学分类法,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评价TCT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 567例TCT检测结果中,阳性者181例,检出率为11.5%,包括AScus 52例(28.7%)、AGCUS 2例(1.1%)、LSIL 99例(54.7%)、HSIL 27例(14.9%)、SCC 1例(0.06%).其中ASCUS或AGCUS中CIN占27.75%;LSIL中CIN占84.8%;HSIL中全部病例均为CIN,其中CIN2-3占92.6%.结论 ①TCT技术能明显提高涂片的满意度及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其结果为SIL及SCC中,TCT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相比有较好的一致性,诊断符合率达88.2%,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对于ASCUS病例,须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32例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和36例开腹胆道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胃肠道恢复时间、输液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腹腔镜组结石清除率为75.9%,开腹手术组为77.8%(P>0.05);手术时间开腹组为(153.8±28.2)min,腹腔镜组为(189.3±33.4)min(P<0.05);胃肠道恢复时间开腹组为(58.1±6.9)h,腹腔镜组为(25.7±3.9)h(P<0.01);术后住院时间开腹组(16.6±3.9)d,腹腔镜组(6.8±1.8)d(P<0.01);住院总费用开腹组为(8 800±2 700)元,腹腔镜组为(9500±2600)元(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分别为7例,0例.结论 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具有临床实用性,但对手术医师的要求较高.
作者:熊沛;周晓初;殷良春;尹耀新;彭毅;叶建宇;钟立明;张风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7例后腹腔镜手术资料,其中肾上腺腺瘤切除12例,肾囊肿去顶减压30例,肾切除15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逐步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
作者:唐宏;李兴斌;石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4月至2007年4月对22例跟骨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多枚螺钉和(或)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8例,Ⅲ型12例,Ⅳ型2例.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术后8~15月,平均1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0例,良9例,优良率86.4%.结论 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符合微创治疗原则,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田克超;陈劲松;潘政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补肺通络汤对IL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将81例IL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补肺通络汤组29例,补肺通络汤合强的松组26例,强的松组26例.补肺通络汤组患者口服补肺通络汤,每日一剂,连用6周,强的松组患者口服强的松0.5 mg/kg/d,连用6周,补肺通络汤合强的松组患者同时使用强的松和补肺通络汤治疗,使用方法同上,连用6周.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及TGF-β、TNF-α的含量.结果 补肺通络汤合强的松组可以降低ILD患者血清TGF-B、TNF-α的含量,较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结论 中药补肺通络汤有一定抗纤维化作用,从而改善肺功能.
作者:周绍忠;苏惠萍;马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P波时限及离散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确诊65例患者采用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记录(纸速50 mm/s),4次/月,记录的心电图取基线平稳,图形清晰的心动周期进行采样测量,12导联P波宽度测量后,取大P波时限(Pmax及小P波时限(Pmin),两者的差为P波离散度(Pd)(即Pd=Pmax-Pmin).以Pmax≥110 ms、Pd≥40 ms为阳性标准,随访1年,并对所有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时,P波离散度(Pd)和Pmax明显增大(P<0.01),当患者心电图Pmax≥110 ms时,其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心房颤动的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却不如Pd≥40 ms及(Pmax≥110 ms)+(Pd≥40 ms),而且阳性预测值也明显低于后两者.其中以(Pmax≥110 ms)联合(Pd≥40 ms)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另外患者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ax联合Pd在CHF患者中并发心房颤动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联合利用这两项指标来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那些未被体表心电图证实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志伟;周怀根;叶翠河;阮国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目前多主张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7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大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正常唾液腺组织唾液腺癌中P16、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唾液腺,30例黏液表皮样癌,30例腺样囊性癌组织P16、CycliuD1及Cdk4蛋白表达.结果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唾液腺和唾液腺癌中分别为90%和38%,有显著差异(P<0.01).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唾液腺和唾液腺癌中分别为20%和80%,有显著差异(P<0.01).Cdk4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唾液腺和唾液腺癌组段中分别为30%和88%,有显著差异(P<0.01).在唾液腺癌组织中,P16与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正相关(P<0.01).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正相关(P<0.05).P16、CyclinD1和Cdk4与患者年龄,癌细胞恶性程度无关(P>0.05).结论 P16蛋白表达减少与唾液腺癌的发生有关.CyclinD1与Cdk4蛋白表达的增加与唾液腺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元银;陈乔尔;胡万金;杨晨;程继光;阮敏;朱传凤;张娟;黄擎;朱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7例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特征表现.重点观察左室两腔心及左室短轴切面测得外层致密区和内层非致密区,观察心室蜂窝状心肌内血流是否与心室相通.结果 本组7例患者均有左房、左室增大,左室壁呈蜂窝状改变,心肌运动普遍减低,深陷的小梁隐窝内血流与心室相通.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主要方法,可用于与其他类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桦;张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MTX(50 me/M2)单次肌肉注射,研究组43例MTX(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150 mg空腹顿服,服后2 h进食,1次/d,连服4 d,两组均定期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B超监测包块缩小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愈97.7%,对照组治愈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缩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疗程简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贺建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56例不同类型子宫肌瘤进行观察,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CEUS诊断肌瘤的总体符合率、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及浆膜下肌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4.6%(53/56)、96.9%(31/32)、88.9%(8/9)和93.3%(14/15),病灶检出率为92.9%(104/112).结论 CEUS可较准确地判断子宫肌瘤的变性、位置及数目,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作者:黄冬梅;张新玲;宋倩;张波;郑荣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患者男性,48岁,饮酒后因车祸致头部外伤2 h入院.入院时患者轻度昏迷,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3 h后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双测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Gcs评分4分.CT提示:多发性脑挫伤、右侧额叶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积血、脑疝形成.术前血生化检查尿素(Ur)7.46 mmol/L、肌酐(Cr)97.5μmol/L,其他的检查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
作者:吴钢;李正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研究证实,很多心房颤动(房颤)的复发,是心房电重构的结果,而电重构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密切相关.本文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在房颤转复后抑制RAS激活,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及其对左房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迎春;刘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期妊娠及晚期妊娠骨盆外测量径线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门诊产检的孕妇100名,分别在妊娠16~20周时和妊娠37周后进行骨盆外测量.测定髂棘间径、髂嵴间2径、骶耻外径和坐骨结节间径,分别比较两次测量各径线的大小,统计方法采用配对 t 检验.结果 中孕期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和坐骨结节间径分别为(24.01±0.52)cm、(26.21±0.62)cm、(19.12±0.82)cm、(8.25±0.61)cm,晚孕期分别为(25.11±0.55)cm、(27.08±0.68)cm、(21.25±0.88)cm、(8.92±0.58)cm,对中孕期和晚孕期各径线进行配对t检验,各径线差别均有显著性;并且发现晚孕期每一孕妇每一径线均比中孕期增大.结论 晚孕期孕妇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比中孕时增大.
作者:周水生;方莉;尹玉竹;李小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官腔内胎骨残留均由孕中期行钳刮术终止妊娠所致,是导致育龄期女性异常阴道出血,官腔粘连,不孕的原因之一.传统的刮宫术常常不能完全将胎骨取出,并有可能将残留在官腔内原本游离的胎骨置入宫壁导致取骨困难或不能顺利取出.在刮宫过程中可能导致宫内膜因过度搔刮而遭到破坏,导致月经量减少,闭经,官腔粘连.采用宫腔镜下胎骨取出术能够更直接准确有效的将宫内残留骨组织取出并可避龟刮官对摩的后遗症.
作者:杜洁华;李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国内外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有所报道.在血循环中TT、TT.绝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仅极小部分呈游离状态,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以维持动态平衡.在生理情况下,TT4代谢产生的TT3是体内TT3的主要来源[1].
作者:孙欣;赵也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症状差异极大,约有1/3的患者发病急骤,症状严重,未及就诊就已死亡;有1/4~1/3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属无症状性心肌梗塞,或症状很轻未引起患者注意,末及时就诊.故其发病起始症状不尽相同.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无典型临床表现,且常以胸闷、喘憋、心悸、恶心、呕吐等为首发症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死亡率高于有疼痛症状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例无痛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时诊治,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燕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123例除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的同行半胱氨酸,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HHCY)和非高同型半胱氨酸组(非HHCY),并进行5年随诊观察其脑梗死的复发率,高同型半胱氨酸组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维生素B6、B12叶酸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结果 HHCY组的复发率高于非HHCY组,对照组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复发率密切相关.给予治疗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作者:蒋丽艳;潘云志;孙兴元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