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托普利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中的作用及其对左房功能的影响

刘迎春;刘红霞

关键词:卡托普利, 心房颤动, 复律后, 窦性心律, 左房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系统, 心房电重构, 肾素, 复发
摘要:研究证实,很多心房颤动(房颤)的复发,是心房电重构的结果,而电重构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密切相关.本文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在房颤转复后抑制RAS激活,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及其对左房功能的影响.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胆道再次手术的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32例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和36例开腹胆道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胃肠道恢复时间、输液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腹腔镜组结石清除率为75.9%,开腹手术组为77.8%(P>0.05);手术时间开腹组为(153.8±28.2)min,腹腔镜组为(189.3±33.4)min(P<0.05);胃肠道恢复时间开腹组为(58.1±6.9)h,腹腔镜组为(25.7±3.9)h(P<0.01);术后住院时间开腹组(16.6±3.9)d,腹腔镜组(6.8±1.8)d(P<0.01);住院总费用开腹组为(8 800±2 700)元,腹腔镜组为(9500±2600)元(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分别为7例,0例.结论 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具有临床实用性,但对手术医师的要求较高.

    作者:熊沛;周晓初;殷良春;尹耀新;彭毅;叶建宇;钟立明;张风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极低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由于ELBWI各种器官发育不完善,护理难度大,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为了寻求对ELBWI的有效护理,提高治疗存活率.方法 通过对患儿进行评估后确定护理问题,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部患儿中死亡26例,存活率为84.5%.结论 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使患儿较顺利地度过体温、呼吸、喂养、感染、黄疸五关,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冬兰;盛明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常规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TWO进行.结果 212株引起医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血症监护科(ICU)占25.5%(54/212),其次神经内科及呼吸科分别为10.8%(23/212)、9.4%(20/212),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占65.1%(138/212),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交叉耐药,对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的敏感率较低,在60.0%以下;对美诺培南、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3.0%、79.2%、76.9%、75.9%.结论 引起医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红玉;吴燕峰;邹燕琴;伍锡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外伤术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患者男性,48岁,饮酒后因车祸致头部外伤2 h入院.入院时患者轻度昏迷,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3 h后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双测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Gcs评分4分.CT提示:多发性脑挫伤、右侧额叶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积血、脑疝形成.术前血生化检查尿素(Ur)7.46 mmol/L、肌酐(Cr)97.5μmol/L,其他的检查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

    作者:吴钢;李正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社区与农村白内障患病及手术状况的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济宁市社区与农村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分析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及术后视力情况.方法 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眼科检查.眼科检查包括裸眼及矫正视力、检影验光、眼压、裂隙灯检查及眼底检查.结果 2084例受检者中,白内障患病率为15.89%.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在女性和农村人群中的白内障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9.90%及18.32%).对白内障手术需求女性大于男性,随年龄增加,需求上升.已行白内障手术者共46例56只眼,总的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为13.90%,其中农村为11.8%,城市为17.2%,女性为14.8%,男性为11.7%,农村男性的手术覆盖率低,为10.2%.白内障手术后矫正视力<0.05者占10.71%.结论 白内障手术需求农村高于城市,白内障手术后总体视力提高欠佳.

    作者:冯洁;万玉景;杨国慧;颜廷霞;谭冬慧;张鹏;赵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18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7.6个月,1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38%.其中:复位不良3例,局部渗液3例,创口皮肤坏死1例,膝关节不稳1例,术后高度丢失4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畸形愈合1例,膝关节僵硬2例.结论 术前完整准确诊断能提高手术质量,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合并症处理和预后密切相关.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妥当的内固定及植骨的选择是提高疗效的根本,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作者:陈献南;李毅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目前多主张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7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大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下胎骨取出术56例分析

    官腔内胎骨残留均由孕中期行钳刮术终止妊娠所致,是导致育龄期女性异常阴道出血,官腔粘连,不孕的原因之一.传统的刮宫术常常不能完全将胎骨取出,并有可能将残留在官腔内原本游离的胎骨置入宫壁导致取骨困难或不能顺利取出.在刮宫过程中可能导致宫内膜因过度搔刮而遭到破坏,导致月经量减少,闭经,官腔粘连.采用宫腔镜下胎骨取出术能够更直接准确有效的将宫内残留骨组织取出并可避龟刮官对摩的后遗症.

    作者:杜洁华;李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卡托普利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中的作用及其对左房功能的影响

    研究证实,很多心房颤动(房颤)的复发,是心房电重构的结果,而电重构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密切相关.本文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在房颤转复后抑制RAS激活,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及其对左房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迎春;刘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MTX(50 me/M2)单次肌肉注射,研究组43例MTX(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150 mg空腹顿服,服后2 h进食,1次/d,连服4 d,两组均定期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B超监测包块缩小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愈97.7%,对照组治愈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缩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疗程简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贺建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尿红细胞形态变化对肾病诊断意义及其临床评价

    尿液红细胞检查不仅对各种泌尿系统疾病,如外伤、炎症、结石、结核、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有意义,而且对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1].此外,尿红细胞形态对区分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临床意义更大.本文收集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对临床确诊血尿的患者共206例,其中肾性病者156例,非肾性病者50例,进行了尿沉渣镜检及红细胞形态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红;徐世茹;陆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种不同的植骨方法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植骨方法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加不同的植骨方法共治疗腰椎滑脱患者64例,按植骨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椎体间cage植骨组)、B(横突间植骨组)、C(关节突间植骨组)三组,比较术后疗效、植骨融合率及复位丢失率等.结果 术后随访1~3年,结果显示A组22例融合良好,1例未融合,1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复位丢失率7.8%,邹德威临床疗效评分[1]优良率为91.3%.B组18融合良好,2例未融合,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复位丢失率11.2%,邹德威临床疗效评分优良率为80.0%.C组16例融合良好,5例未融合,4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复位丢失率14.6%,邹德威临床疗效评分优良率为71.4%.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腰椎滑脱可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不同类型的植骨方法,其中以椎间植骨及椎间cage植骨融合率较高,复位无丢失,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

    作者:董汝臣;郭立斌;房国军;曲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照明吸管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目的 探讨照明吸管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24 h内行照明吸管辅助下微骨窗入颅血肿清除术.结果 术后24 h复查脑CT示血肿全部清除51例,血肿大部清除(>90%)41例,血肿50%~70%清除10例.术后6月ADL疗效评价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照明吸管辅助下微骨窗手术可提高血肿的清除率及精确度,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提供了新的选择工具.

    作者:曾令勇;张海;徐剑锋;蒋正方;吴贵强;刘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HETE下调在高脂饮食所致高血压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肾脏20-HETE下调在高脂饮食所致高血压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以高脂饮食喂养3周龄的SD雄性大鼠至12周龄,监测正常饮食与高脂饮食两组大鼠的体质量与血压的变化,并以Western blot和HPLC等方法比较两组大鼠的的肾脏各部分20-HETE活性的差异.结果 高脂饮食大鼠体质量和MBP在第12周龄明显较正常饮食组增高(414±7)vs(357±5)g,(132±8)vs(108±5)mm Hg,P<0.05),高脂饮食大鼠无论是全肾,还是肾实质各部分的20-HETE活性均明显下降,同时Western blot表明产生20-HETE的CYP4A表达也出现相应的变化.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幼年型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与肾实质的20-HETE下调有关.

    作者:黄辉;陈洁;王彤;王景峰;黄湖辉;徐安平;王华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氨喋呤不同用法治疗异位妊娠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多点注射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择180例要求生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甲氨喋呤50 mg/m2,加人4 ml注射用水中宫颈多点注射,同时米非司酮200 mg/d连用3 d,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20 mg/m2肌肉注射,1次/d,连用5 d,米非司酮用法同前.观察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下降情况,保守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0%和78.9%,输卵管复通率分别为70%和57.8%,差异性显著(P<0.05);药物副反应无差异.结论 甲氨喋呤宫颈多点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有效.安全、方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婧;李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Gpn)感染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老年脑梗死组88例及对照组80例外周血CpnlgG抗体,同时测定血脂.结果 脑梗死组及对照组血清Cpnl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5%及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载脂蛋白A(apo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脑梗死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TG、LDL-C及apoA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7、0.65和0.43),而与HDL-C成负相关(r=0.81)(P<0.01).结论 Cpn感染可能是老年患者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之一,Cpn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李放;张宁;曾实实;王伟;崔京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复发性脑梗死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123例除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的同行半胱氨酸,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HHCY)和非高同型半胱氨酸组(非HHCY),并进行5年随诊观察其脑梗死的复发率,高同型半胱氨酸组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维生素B6、B12叶酸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结果 HHCY组的复发率高于非HHCY组,对照组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复发率密切相关.给予治疗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作者:蒋丽艳;潘云志;孙兴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症状差异极大,约有1/3的患者发病急骤,症状严重,未及就诊就已死亡;有1/4~1/3的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属无症状性心肌梗塞,或症状很轻未引起患者注意,末及时就诊.故其发病起始症状不尽相同.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无典型临床表现,且常以胸闷、喘憋、心悸、恶心、呕吐等为首发症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死亡率高于有疼痛症状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例无痛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时诊治,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燕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女性盆腔结核56例分析

    女性生殖器结核一般是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的继发性病变,主要来源于结核杆菌的血行传播,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因病理改变过程不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隐匿,易造成误诊.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8.2007年3月收治的56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潘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波时限及离散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P波时限及离散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确诊65例患者采用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记录(纸速50 mm/s),4次/月,记录的心电图取基线平稳,图形清晰的心动周期进行采样测量,12导联P波宽度测量后,取大P波时限(Pmax及小P波时限(Pmin),两者的差为P波离散度(Pd)(即Pd=Pmax-Pmin).以Pmax≥110 ms、Pd≥40 ms为阳性标准,随访1年,并对所有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时,P波离散度(Pd)和Pmax明显增大(P<0.01),当患者心电图Pmax≥110 ms时,其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发心房颤动的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却不如Pd≥40 ms及(Pmax≥110 ms)+(Pd≥40 ms),而且阳性预测值也明显低于后两者.其中以(Pmax≥110 ms)联合(Pd≥40 ms)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另外患者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ax联合Pd在CHF患者中并发心房颤动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联合利用这两项指标来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那些未被体表心电图证实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志伟;周怀根;叶翠河;阮国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