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波
普通胃镜检查时患者存在不耐受或不能进行的情况,而目前国内多采用单独或联合使用丙泊酚或芬太尼等药物产生深度镇静或基础麻醉的方法进行无痛内镜检查,实施时必须有麻醉科医师配合,且费用昂贵.目的:总结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镇静无痛内镜检查的疗效、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68例胃镜诊疗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行镇静无痛内镜检查组合对照组,观察镇静效果、遗忘程度和胃肠道反应.结果:共84例患者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镇静无痛内镜诊疗操作,咪达唑仑组镇静效果良好者达89.3%;有遗忘效果者达69%,具有轻度和中度胃肠道反应,可保证内镜诊疗操作的进行的患者例数占95.2%.结论: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镇静无痛内镜诊疗具有无痛效果显著、恢复迅速、安全、费用低廉的优点,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作者:孟敏卿;白启轩;陈鲜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妇产科实施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实施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分娩剖宫产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麻醉给药,联合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芬太尼联合麻醉给药,对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及围产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围产期不良反应率为6.25%,对照组为25%,联合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提高麻醉效果,同时围产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显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分娩对提高初产妇顺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分娩处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围产期各产程时间、顺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阴道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分娩能更好地缓解产妇产痛,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分娩安全性和顺产率.
作者:肖继贤;许安珍;高建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女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女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5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在参照组上联用芪参益气滴丸).对比分析两者效果.结果:两组病人临床结果比较,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且治疗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比参照组高,数据差异P<0.05.结论:对女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期间,应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病人的心电图改善明显,临床病症治疗有效率高,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指标下降,适合临床推荐.
作者:王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MiccoIi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手术,观察组用改良MiccoIi手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所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改良MiccoIi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刘新刚;谢浩;张延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26例行B_Iynch缝合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26例行介入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疗效.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157.93±194.23)mI、24h出血量(1561.98±262.31)mI及手术时间(72.14±5.42)min显著少于对照组(1823.72±271.94)mI、(2394.98±412.14)mI、(109.94±9.91)min(P<0.05);②实验组患者子宫切除率0.00%及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26.92%(P<0.05).结论:相较于B_Iynch缝合术,介入疗法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止血效果更佳,更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程华;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胸腺肽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2例肺结核合并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研究治疗组采用胸腺肽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显效率(50.00%)和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37.50%)和总有效率(68.75%);研究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治疗组患者;研究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胸腺肽注射液应用于肺结核合并HIV/AIDS的临床治疗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在本次调查中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过诊断为阑尾炎并经过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33例,在本次调查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系统化护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雪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应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较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发应及并发症,身体无任何不适.结论:对于治疗盆腔炎患者采取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以接受,在临床治疗盆腔炎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丁淑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压疮创面换药护理对高龄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58例高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受到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压疮创面换药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肉芽生长时间、愈合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创面缩小直径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压疮创面换药护理对高龄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了换药次数,缩短了肉芽生长时间和愈合时间,提升了创面缩小直径,值得应用.
作者:卢卫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中实行全程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在组实行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实行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无明显差异,且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5.4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4.55%,观察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单雯;孔媛媛;王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对分析腹腔镜手术应用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取得的临床效果,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应用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中盲选50例作为纳入本次研究之中,常规组25例接受开腹根治术治疗,实验组2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熊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我国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为增强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和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全面总结了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现状,综合分析了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慢性病患者缺乏非药物治疗的信念,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监测和评估机制及社会支持环境.影响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社会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患者自身.结论:维持性是非药物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与健康宣传及提高慢性病患者自身的健康管理知识知晓率及家庭支持为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信念及改善慢病患者的态度提供依据.
作者:祁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甘草附子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并将其分为2组,参考组(n=43)与探究组(n=43)患者均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探究组患者联合应用甘草附子汤治疗.结果:参考组病情好转患者为36例、治疗无效患者为7例,病情总好转率为83.72%,探究组病情好转患者为42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病情总好转率为97.67%,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甘草附子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玻璃酸钠单一治疗.
作者:刘海洋;王雪莲;崔路;于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米非司酮在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接收的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48例显效(显效率为60.0%),31例有效(有效率为38.75%),1例无效(1.25%),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治疗完毕后,80例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治疗完毕后,2例复发(复发率为2.5%).结论: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明显降低,值得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作者:唐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在学生群体中,近视是常见病.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近视率还在不断上升,而且发病年龄已经呈现低龄化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小学学校能够为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并且开展有助于小学生预防近视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预防近视的意识,并使其主动接受近视干预措施,以发挥近视预防控制的干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近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小学生近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于干眼症病人采取睑板腺按摩联合中药熏眼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干眼症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措施进行治疗,研究组病人接受睑板腺按摩联合中药熏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干眼症病人,为其提供睑板腺按摩联合中药熏眼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维;张建勇;赵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给予胎儿窘迫患者以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治疗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从不良问题发生及母婴成功出院率角度出发探究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1)导致患者出现胎儿窘迫的因素较多,如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羊水因素、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过期妊娠、产程异常等,各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有28例患者出现不良问题,发生不良问题的患者及未发生不良问题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30例患者均母婴健康成功出院,母婴成功出院率100%.结论:导致患者出现胎儿窘迫的因素较多,其中脐带因素是主要因素,医师应对之加以重视.剖宫产手术于治疗胎儿窘迫问题能够产生极佳的效果,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较低,母婴成功出院率高,因而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黄志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应用大剂量甲氨喋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选取参与本次调查的我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选取人数为36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4月,并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例患者,两组患者都应用甲氨喋呤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每次甲氨喋呤使用量为2g/m2,实验组患者每次甲氨喋呤使用量为4g/m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并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允;樊卫忠;王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1月为研究时期,回顾分析此时期内21例接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病人,通过术前鼻窦CT检查,其中6例骨质破坏;平均手术时间(86.03±10.10)min、平均住院时间(8.20±1.20)d,治疗有效率90.48%,复发率14.28%;手术后病人生存质量评分比手术前更为优异,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时间少,而且术后生存质量高,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适合临床推荐.
作者:徐跃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