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安雪梅
目的:观察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粘连程度,且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红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以问题为导向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压疮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外一科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以问题为导向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期间不同压疮分期发生率与不同时期体温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控温前期体温与自然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期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郭培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3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妊娠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糖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而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情况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对其围产期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延边大学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地区医学生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医学生常模(P<0.01).男性和女性在偏执症状上有差异(P<0.05),精神病性症状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地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良好,但学校应积极组织和开展男同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刘子林;许梅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儿童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过程中实施吞咽功能训练对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经口喂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喂养进程与喂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从出生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摄入奶量与平均喂养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且漏出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可提高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效率,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使其尽早能够完全经口喂养.
作者:黄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研究明确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建议,进而促进护理水平的提升.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感染的患者90为研究对象,观察并研究发生感染的因素进一步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率为33.33%,泌尿道感染率为20%,肠胃系统感染率为13.33%,宫腔感染率为8.89%,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4.45%.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泌尿道以及手术切口;产妇发生感染的概率为78.89%,其他妇科手术感染率为21.11%;20—30岁感染率为14.44%,30—40岁感染率为34.44%,40—50岁感染率为36.67%,50岁以上感染率为14.44%.易感染的人群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感染率高达71.11%.结论:通过研究更加明确妇产科护理的过程中感染发生的特点和主要因素,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调整护理办法,给予每位患者更合适的护理办法,从根本上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副作用的预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53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对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7例患者实施早期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鼻咽癌患者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皮肤损伤发生率、黏膜损伤发生率及全身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鼻咽癌患者指标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早期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放疗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吴丽君;叶云婕;陈明华;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否会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5年12月的120例急诊患者为对照组,即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手段,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6年12月的120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即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分诊评估、静脉采血、静脉用药、以及进行相应的治疗所用的时间均大于观察组,并且在观察组中对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均远远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一定的优化有助于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从而使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不断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
作者:张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导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纳入的78例重型颅脑外伤导致的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常规治疗和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该类患者的作用机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常规治疗手段相比,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引发的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来讲,是一种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护士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以签订服务协议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有大量实践证明,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现阶段保障居民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逐步构建科学合理就医新秩序的重要途径.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作者:李会凤;董天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前的社会是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以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已在生活中所涉及的各大领域获得广泛使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支持.医院中的大部分工作需要计算机的辅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帮助医院各方面的工作有序地开展,因此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十分必要,提升计算机信息化水平,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事业,促进其长久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在医院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强化建设的措施以达到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
作者:刘守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于高危妊娠初产妇,采用产前护理干预的方式,观察对其分娩结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高危妊娠初产妇64例,以32例为一组.一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命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产前护理干预,命名为干预组.比对SAS、SDS评分,以及实际分娩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SAS平均评分为(33.94±3.80)分,SDS平均评分为(32.57±5.78)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产妇整体分娩结果较常规组,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高危妊娠初产妇,采用产前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不但可以大限度减轻产妇焦虑心理以及抑郁心理,同时可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纪晓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应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7例在我院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患者观察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口服氨茶碱片治疗)、研究组(36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分析2组不良反应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疗效、安全性均较高.
作者:黄信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对照组,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另选取47例相同疾病老年患者作研究组,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水平下降更明显,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水平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血脂水平的控制,安全性高.
作者:陈蕴;黄洁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松原市沿江社区2013~2015年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社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本社区463例新生儿中,乙型肝炎疫苗首诊接种者共458例(98.92%),首针及时接种者450例(97.19%),首针未接种者5例(1.08%);2013年、2014年、2015年首针接种率分别为97.32%、99.31%、99.51%;新生儿于住院分娩的及时接种率为99.12%,未住院分娩的及时接种率为88.89%;在所有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未接种原因中,新生儿疾病占60%,为主要原因,早产低体重与外地出生后转入为次要原因.结论:2013~2015年本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率较高,但对于接种工作仍不可松懈,各卫生服务中心需加强相关方面的临床工作,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作者:宋娜;周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单一顺铂治疗.分析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缓解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较更低,且临床缓解率更高,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郑声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有所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阮飞玲;吴瑜玉;张秀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和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OS)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患80例为观察组,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自愿者80例为对照组.对全部研究对象的SF、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展开检测并对比,研究其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SF含量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SF水平的提升与OS反应参与糖尿病病患周围神经病变有关,SF可以作为检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依据之一,为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检测SF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作者:黄浩;黄昭东;梁艺华;黄文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根据双色球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8例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而言,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影响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眼外伤患者病历资料,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9例眼外伤患者中,男女的性别比例为3.3:1;18-50岁是眼外伤的高发年龄;77%的眼外伤患者于12小时内就诊.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发现:年龄、就诊时间及入院视力与患者出院视力密切相关.结论:眼外伤的预防工作应将中老年作为关注重点,鼓励患者及时就诊可以提高眼外伤患者的视力预后.
作者:席进伟;薛晚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