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捷;张轶;刘珊
患者遵从医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被称为具有依从性.依从性对于疾病的有效防治常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探讨药学服务对提高癫痫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临床意义,以期在治疗用药过程中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王莲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的缺血性脑卒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25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4.00%明显低于观察组96.00%,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病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郑艾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治的肿瘤患者86例,以数字随机划分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对比组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43例患者在整体护理的条件上加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徐小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观察乐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妇产科接诊的10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补液,观察组行乐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补液,对比两组产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显著低于对照组,X=6.857,P<0.05;观察组AFI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t值为8.324,P<0.05.结论:乐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AFI(羊水指数)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该治疗方式可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作者:王冠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于探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部分男护士工作焦虑情况,分析焦虑原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该医院38名男护士进行焦虑情况的问卷调查,以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以标准分=50分作为界值,判断焦虑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全院38名男护士中有30名测得的标准分大于50分,占总数的79%.针对全院在职男护士所在不同科室、学历、职称、年龄、工龄以及不同婚姻状况等各方面的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项研究说明,造成该医院全院在职男护士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不同科室造成的影响(所属科室是否需要与病人家属接触沟通),不同学历、职称、年龄、工龄以及婚姻状况等都会与调查对象是否出现焦虑情绪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张志丽;周晓群;唐丽娇;吴冬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讨社区小儿肺炎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针对本社区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进行随机非盲实验分组,Ⅰ组给予红霉素使用,Ⅱ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施治效果.结果:与Ⅰ组的药效(96.0%)相比,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略有提高,达到100%,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在退热、止咳及肺啰音消失上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小儿肺炎患者施以阿奇霉素用药,疗效较理想,且能够缩短肺炎病程,值得推荐.
作者: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一种新型的云机房网络体系,这种网络系统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范围的信息处理、管理当中,并对用户需求进行相应服务,其中就包括医院这一范围的网络建设和维护问题.为此,需要合理的运用云机房网络体系,加强该网络体系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提高该网络体系运用时的安全.
作者:魏立京;冀成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放化疗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预后情况,为临床肿瘤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5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6.67%,39/45)显著高于对照组(55.0%,22/40),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临床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放化疗综合治疗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延长生存期,且安全可靠,应广泛推广.
作者:义维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内分泌护理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内分泌科护理(对照组43例)及该护理基础上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护理基础上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对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俊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肌电图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64例作为样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检测依从性100%、一次检测成功率96.88%、护理满意度96.88%;对照组检测依从性87.50%、一次检测成功率81.25%、护理满意度84.3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肌电图检测的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检测依从性,提高一次检测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超;安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有效促进患肢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的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016年9月为时间节点,此前为对照组,此后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比分析2组治疗中每周出差错率、管理手法认识、沟通协作、处理问题的及时性等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每周出差错率(8件/周)少于对照组(23件/周),管理手法认识、沟通协作、处理问题的及时性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管理可明显提高医院药学管理的工作质量,并减少出错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敬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经皮给药系统因为具有较小副作用、较强安全性、较高局部浓度和易去除、可控释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范围愈加广泛.经皮给药新剂型包括微针、囊泡、水凝胶、微乳、纳米粒等,综合运用新技术和新剂型能够取得控释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使药物经皮吸收量得到增加.
作者:姜笑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7%和11.7%,差异明显(P<0.05),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方案治疗宫外孕效果明显,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产前是否明确诊断分为不典型胎盘早剥组(16例),和典型胎盘早剥组(4例),对其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例(占35%)、胎膜早破3例(15%)、血性羊水8例(40%)、腹痛伴阴道流血4例(20%),胎心异常10例(50%),误诊先兆早产或先兆临产7例(35%),B超阳性7例(35%)、阴性13例(65%),产前明确诊断4例(20%).不典型胎盘早剥漏诊、误诊率明显高于典型胎盘早剥组.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表现隐匿,误诊、漏诊率高,临床中应重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性羊水、胎心异常等,提高认识,加强监护,提高产前检出率,以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周艳萍;凌惠琴;范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提高核磁检查时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10至2017-10在该院磁共振科进行核磁扫描的3岁以下的应用水合氯醛灌肠的婴幼儿8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两组婴幼儿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镇静优良率(90%)明显优于传统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检查完成率(97.5%)明显高于传统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灌肠药液外溢(0.5%)明显少于传统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时患儿取头低脚高位,即臀部垫高20cm,家属用双手夹紧小儿的左、右侧臀,压迫肛门10--15min,能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明显减少,减轻便意感,镇静效果良好,能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曾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近期在我院接受血糖检测及治疗的1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血糖检测的100名体检者作为参考组,两组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检测.结果:观察组HbA1C、FPG水平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FPG水平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在糖尿病检测中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新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调查研究医院基本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管理对策.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临床应用或门诊药房售出药品的相关信息,统计分析我院基本药物品种、品规及销售情况,评估我院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在品种方面,近三年基本药物在国家基药目录总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0.58%、41.92%、65.7%,均低于国家要求的80.00%;品规数方面,2016年基本药物在总体药物中比重为30.39%,符合国家要求,但其他年份均未达到国家要求的30.00%;销售金额方面,近三年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医院总体药物销售金额的21.69%、20.01%、22.18%,基本药物的应用较国家要求的25.00%-30.00%仍略有差距.结论:基本药物在医院中的应用情况仍不够理想,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定切实可行的基本药物采购、管理和应用政策,满足实际临床需求,实现合理用药.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与预防性树脂充填术对乳牙龋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乳牙龋病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各组60例患儿.其中常规组应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治疗.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龋齿预防效果.结果:随访1年,对比两组儿童患龋率及龋均值,经过龋齿检查发现研究组患龋率3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0.0%,研究组患龋儿童龋均值(0.99±0.11)颗,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57±0.15)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预防治疗乳牙龋齿中,应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术结合窝沟封闭术进行处理,可获得良好的防龋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作者:徐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突发性耳聋全身应用激素与局部应用激素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35例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应用激素治疗,35例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远高于对照组的6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激素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