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华
目的:探讨给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测定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情绪和生命体征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生活质量和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情绪和生命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世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应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了解荆门市某社区脑卒中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荆门市某社区538例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升高(甘油三酯≥2.26 mmol/L)、房颤、肥胖、缺乏锻炼、吸烟、脑卒中家族史8项中满足3项及以上;或脑血管功能检测评分在75分以下.分析该地区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538例中,共筛查出244例脑卒中高危者,其中脑血管功能检测评分<75分198例(36.8%).所占比例较高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170例,69.67%)、 超重或肥胖(113例,46.31%)、血脂升高(53例,21.72%)、吸烟(51例,20.90%)、家族史(44例,18.03%)、糖尿病(42例,17.21%).结论:荆门市某社区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肥胖、吸烟、血脂升高和糖尿病.
作者:杨艳丽;薛晓英;郑学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保障治疗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静;金桂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内就诊的慢性糖尿病患者56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社区慢性病干预管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干预管理,对比两组应用不同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经6个月干预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药物了解情况、遵医行为、自我规范化管理能力三方面的优良率(89.28%、96.42%与85.71%)均高于对照组(57.14%、75.00%与53.57%),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控制慢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作者:刘志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垂体瘤切除术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外一科收治的行垂体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较对照组高,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垂体瘤切除术中采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术后康复.
作者:董陆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得到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电疗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针灸分期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00%,而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为(90.05±3.16),对照组为(72.34±2.77),观察组的评分明显占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面神经麻痹程度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阮建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选取60例已确诊为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行为护理,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运动评分以及护理有效例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两种干预手段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行为护理后,各项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行为护理干预在护理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时具有更高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运动能力,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荣;石福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次将对氧疗执行在COPD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我院10例患者实施氧疗方式,经治疗后再对患者身体指标加以观察.结果:患者经氧疗后,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明显变化,差异显著,P
作者:刘玉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进而为提升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前来接受治疗的200名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对比,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小组的患者均为100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研究2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手段进行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身体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血压、心率等各项体征均优于研究1组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差异性显著,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此种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早期手术治疗胆石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复发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28%(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胆石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预防复发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作者:周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以及优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79%,且优护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意义较大,不仅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而且能减少发生不良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季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70例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雾化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中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即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抽取90例,并按照内固定术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45)应用DHS内固定术,试验组(n=45)应用PFNA内固定术.结果:①试验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7.78%.试验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06±2.38周,相对应对照组愈合时间为4.68±3.86周.住院期间试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更低.试验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有更佳的表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失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DHS,可作为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卓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探究.方法:择选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的临床检验组2个,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检验内容均为该期间于我院行临床检验的标本300份,同时两组在组内成员构成上均相同.常规医学检验于对照组进行,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于观察组实施,对两组检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结果:观察组在检验报告完整性、检验结果准确性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质量控制于临床检验环节应用,可有效的促进检验结果准确性和检验报告完整性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牛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否会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5年12月的120例急诊患者为对照组,即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手段,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6年12月的120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即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分诊评估、静脉采血、静脉用药、以及进行相应的治疗所用的时间均大于观察组,并且在观察组中对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均远远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一定的优化有助于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从而使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不断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
作者:张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药膏方是一种制剂,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加工后变成可以治疗慢性疾病或是滋补类的药用流质膏体.中药膏方通过滋阴补阳,提升人体的精气,从而达到治疗的效用.一般的中药膏方多用在治疗慢性疾病中,除此之,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保健预防的功效.本文就中药膏方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展开分析,从传统中药膏方的制作流程入手,,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宏观的分析,并对我院自产抗敏止嚏膏的制作工艺进行探讨和总结.
作者:李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纳入的345例产前超声检查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前超声筛查,观察胎儿肢体畸形情况.结果:我院345例产妇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发现共有7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占2.03%;但分娩或者引产结果中共有8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产前超声筛查准确性高达87.50%.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性较高,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达到产前筛查胎儿畸形效果,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英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健康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而民众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全民运动健康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促进建立民众健康生活方式服务体系,强调全民健康的重要性,通过民众合理化运动,实现全民健康.
作者:张天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通过使用双层纸塑袋和双层无纺布对口腔外科的拔牙器械包进行包装灭菌后,比较两种材料包装的灭菌包的灭菌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包装完好率、成本支出情况,找到适合口腔器械包的更经济更安全的包装材料.使用双层的医用包装纸塑袋和双层无纺布分别包装200个试验包,比较两者灭菌后灭菌合格率、出现湿包、包装损坏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两种包装材料的使用的成本.两种包装材料的试验包在灭菌后灭菌合格率都为100%,湿包发生率纸塑袋和无纺布均为2.0%,包装完好率方面,纸塑袋开裂3例,包装破损5例,无纺布封包袋部分脱落1例,单次灭菌成本,两种材料的成本基本没有明显差异,但由于纸塑袋破损后,器械包需要重新灭菌原因,成本费用增加交后者明显.
作者:黄小芳;张昊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