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俊梅
目的: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中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行剖宫产中予以全面的手术室护理,通过焦虑自评表(SAS)评价两组产妇入院时、术前、术后的焦虑状态,监测、记录两组产妇术前、术中心率、血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差异不显著,术前、术后 SAS 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前心率与血压情况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术中心率与血压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情况要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有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分娩治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田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背景:许多流行病学、临床实验报告显示血清尿酸浓度和各种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特别是高血压之间有密切联系。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这种关系是因果还是巧合。总结:本文讨论了血尿酸浓度和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基础和临床的关系。为此,本综述提供一些几者之间关系的见解和建议。关键信息:我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的增加是巧合,高尿酸可作为肾脏动力学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物,血清尿酸浓度与心血管及肾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此外,应考虑到某些药物影响血尿酸浓度而导致的病理生理性紊乱。
作者:方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护理风险指医院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2]。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疾病存在着发病率逐年升高的趋势。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而口服用药是普遍的一种给药方式[3]。我科针对老年患者口服药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对策,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柴蓉;陈汛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加强培训,强化手卫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存性和正确率。方法:采取七步洗手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严格考核。结果:未经培训的工作人员洗手意识淡薄,没有按照正确的洗手七步法执行,而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从态度认识上,洗手流程上都有明显改进与提高。每月感染科的手卫生监测结果也均符合要求。结论:通过加强培训,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存性和正确率。
作者:蔚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4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甲组,其治疗方案为输尿管镜碎石术;选择同期另45例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治疗经过和疗效。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总时间等数据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乙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甲组,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治疗上,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输尿管镜碎石术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前者结石清除率更高,但后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少,且后者总治疗时间较前者短,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作者:黄金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农村五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在住院期间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护理安全。结果:增强了护士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了五保老人住院护理危险因素的发生率。结论: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农村五保老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的安全护理管理。
作者:马永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苏州某区外企管理人员的健康状况,深入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苏州某区20家外资企业的550名在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32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为96.2%。结果:本次调查中,管理人员年龄为31-40岁所占比例高,接近总调查人数的60%,通过计算员工的BMI指数得出19.5%男性超重,15.2%的男性肥胖,而25.0%女性体重存在过轻现象;34.0%员工有吸烟行为,其中烟龄5年以上为74.5%,10年以上为34.9%,饮酒率为48.2%,其中男性为98.2%,女性仅占1.8%,饮食规律的员工比率为44.3%,并且只有不到一半的管理人员经常运动。47.9%员工的精神压力较低,超过半数的员工承受着一定的精神压力,其中面临高强度精神压力的员工占总调查人数的18.9%。结论:根据苏州某区外企管理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得出,员工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收入水平、饮食和职业压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其自评健康状况。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对员工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作者:孙俊;马亚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延长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天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管理活动小组,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连续3个月我科室接受输液的患儿120个,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有效措施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儿静脉留置针平均使用天数上升73.96%,延长了患儿留置针的使用天数。结论:品管圈活动进一步规范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减少患儿再次穿刺的痛苦,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作者:李玉红;王霞;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3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肠溶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给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给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温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种植义齿完成修复的5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口腔护理行为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较大,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兴平;龙丽;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1916年EdwinCragin提出,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不宜进行阴道分娩的理论,主导了产科学界近70年的时间。近来关于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安全性问题进行多次修订,仍无法准确地预测VBAC安全与否,虽然接受VBAC孕妇中占60-80%能够顺利完成阴道分娩,鉴于国内特殊的医疗环境,需要仔细分析VBAC的选择。
作者:李洪久;董春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尿液潜血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接受的650份尿液标本,分别才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尿液潜血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尿液样本阳性检查结果来看,尿液分析仪法为200例(30.77%),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为180例(27.69%),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尿液分析仪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验结果为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与尿液分析仪法的结果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为5.56%与6.38%、15.00%和2.13%。结论:对尿液潜血进行检验时,为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率,将两种检验方法结合应用,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王鑫荣;郭弘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肿瘤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特点,为甲状腺肿瘤患者找到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对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进入我院的80名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临床表现。结果:通过手术治疗的临床表现以及终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方案更佳。
作者:王德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外科手术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外来手术器械(供应商提供给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广泛用于一些大中型医院,如关节置换手术器械、脊椎内固定手术器械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手术器械等,不但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同时也为多层面医院开展手术提供了方便和机会。但由于这些器械在各医院之间频繁流动,临床使用频率高,器械术后处理常常不规范,各医院监督的机制也常常缺失,致使器械的清洁质量得不到保证,医院感染隐患较大。如何控制外来器械的清洁质量乃至消毒灭菌质量,已成为医疗界的难题|。对此,我院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及时建立高效的外来手术器械清洁处理流程,确保了这些器械的安全使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20d、30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朝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31例全肺切除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的管理运用。方法:对31例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给予机械通气,并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道护理、吸痰护理、人机对抗处理;脱机时病情观察与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本组31例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运用呼吸机治疗,均能够顺利脱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作者:沈咏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锥颅穿刺术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A组(共26例)和B组(共26例);其中A组患者使用锥颅穿刺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发现,A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血肿清除成功几率明显优于B组;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锥颅穿刺术能更加有效的治疗脑出血,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成功几率以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安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老年性下睑松弛整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对下眼睑表面皮肤及周围进行麻醉,切除多余皮肤及脂肪组织,收紧下眼睑皮肤,一年内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治疗效果,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术后治疗满意程度。结果:一年后,其中有1例患者下眼睑松弛,其他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97%。患者的治疗满意例数为27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0%。结论:患者经下眼睑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性下眼睑松弛引起的视力障碍,而且治疗有效率较高,大部分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手术效果很好,治疗满意程度高。
作者:陈加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主要机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幽门功能不全,或者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人胃,胆酸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弥散增加,终导致胃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上腹灼痛,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等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以促胃动力、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分泌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病情易反复,远期疗效不甚理想。
作者:陆荣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产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1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产妇中抽选180例作为对象,按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组:对照组行宫缩素处理,试验组行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处理,评定预后的总体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和并发症率均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产妇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处理作用显著,可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预防并发症,值得学习。
作者:李光晔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