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翟红艳;周诗雨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8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产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比较两组产妇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介入治疗时,可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既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确诊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均分,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与联合组,各纳入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血管疾病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西药组给予劳拉西泮治疗,中药组给予安神定志丸治疗,联合组给予安神定志丸+劳拉西泮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3组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中药组64.1%及西药组69.2%(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治疗后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1)。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西药与中药治疗更加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亚珍;肖春霞;陈俊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肾细胞癌常见亚型的CT分析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enal cel carcinoma,RCC)主要亚型的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率,从而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份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皮髓质交界期、实质期及MPR重建扫描。将皮髓质交界期强化程度与肾皮质相仿定义为明显强化,明显低于肾皮质定义为轻度强化,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度强化。结果:透明细胞癌(clear cel RCC)23例,平扫时囊变5例,出血6例,钙化5例,增强后明显强化呈快进快出表现13例,轻度强化3例;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CC)3例,平扫时钙化1例,增强后均呈中度不均匀强化;乳头状细胞癌(papilary RCC)4例,平扫时病灶内均有坏死,增强后呈轻度强化。透明细胞癌皮髓质交界期强化程度明显强于嫌色细胞癌及乳头状肾癌,嫌色细胞癌及乳头状肾癌呈轻中度延迟强化,透明细胞癌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多见,乳头状肾癌容易坏死。结论:肾癌不同亚型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病灶的特征及强化方式有助于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作者:许爱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8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产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比较两组产妇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介入治疗时,可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既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翟红艳;周诗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5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已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当中随机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传统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其护理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护理满意度高、生活质量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锐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防脱管护理方法的改进

    我科作为临床手术科室,分为胸外科和泌尿外科,管道护理是我们科护理工作重中之重,患者术后留置的每一个管道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愈后的依据,它们常被称为“生命的管道”。我科常见的管道有:胸管、十二指、肠营养管、胃管、纵膈负压引流管、肾造瘘管、肾窝引流管、肾周引流管、腹膜后引流管、尿管,颈内静脉导管等。临床上医生通常会将一些管道在放置时与穿刺处皮肤进行缝合来预防脱管,而我们护理人员更应该避免脱管事件的发生。现我科制定了二次固定防脱管的护理措施,即采用3M 伸缩包带给予皮肤外的二次固定,并通过一系列人为可控因素加强对防脱管的护理,如以下的介绍。

    作者:糜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苓桂朮甘汤加减意外治疗牛皮癣一例

    本文作者治疗慢支患者同时意外发现对患者牛皮廯有显著疗效,继而结合历代医家对牛皮廯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现代文献对牛皮廯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分析患者有效原因,同时也探讨了当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发生矛盾时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志明;张志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与引起儿童哮喘发作的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从而为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挑选本院近1年约3000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同时挑选无支气管哮喘的3000例患儿为对照组,运用单因素χ2检验分析法,研究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家里饲养宠物、家族哮喘史、家族鼻炎史、过敏体质、呼吸道感染、使用地毯、家人吸烟、居住环境差。为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保护因素。结论:对于存在哮喘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尽量避免危险因素,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查找过敏原并减少与过敏原接触,避免被动吸烟等。

    作者:金智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治疗颈椎病初探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治疗颈椎病治疗的特点、作用和疗效。方法:对258例各型颈椎病患者,行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后疗效观察及有无并发症。结果:本组258例患者,非手术组与手术组治疗结果综合分析优:193例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占74.80%。良:63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占24.41%,优良率99.21%。无效:1例术后治症状体征无该善,占0.387%。差:1例术后发生高位完全瘫痪,占0.387%。结论:基层医院治疗颈椎病以保守治疗为主,同时加强专科医师基础理论培训,手术治疗要慎重,选择好合适的术式及入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精细的手术操作及周到的术后处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玉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1”静脉穿刺模式在小儿足部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1”静脉穿刺模式即输液瓶低置+先固定后穿刺模式在小儿足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拟进行足部静脉穿刺的5个月-2岁的门急诊输液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1+1”静脉穿刺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静脉穿刺模式。结果:两组的足部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配合穿刺的人数、穿刺所需的时间、药物外渗发生率等指标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1+1”静脉穿刺模式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药物外渗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节省人力资源。

    作者:蔡绿花;贾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如何在基础护理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目的:在于探讨当今医疗条件下,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方法:从培养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意识、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着手。结果:护士综合素质、患者满意度均提高,护患关系相对和谐,医疗纠纷逐步减少。结论:通过在临床工作体现人文关怀,可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庞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论动物源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策略

    营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体所需营养素主要来源于食物,动物性食品是人体所需多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在我国,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品种类繁多,食用野生动物食品者越来越多,生食或半生食动物食品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成人劳动生产力,是一个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给寄生虫病防治及食品安全对工作提供参考,本文结合我国实际,试对动物源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杨兆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足内侧穿支皮瓣修复皮肤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别采取足内侧穿支游离皮瓣和足内侧穿支带蒂皮瓣的方法对前足区域皮肤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足皮肤缺损的患者3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足内侧穿支游离皮瓣的方式修复患者的前足皮肤缺损,观察组采用足内侧穿支带蒂皮瓣的方法修复患者的前足皮肤缺损,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皮瓣淤血坏死情况及皮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足皮肤缺损患者采取足内侧穿支带蒂皮瓣的方法进行修复,能够提高治愈效果,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可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胃炎患者循证护理方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患者循证护理方式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急性胃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炎患者循证护理方式的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松梅;王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经血液传播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经血传播疾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作者:高晓燕;任成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钠血症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钠血症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对住院患者病死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在临床上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180例,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记录这180例神经重症患者中高钠血症的发生情况,并整理分析出神经重症并发高钠血症患者临床表现。结果:选取的这180例神经重症患者中后死亡的有32例,存活的有148例,其中死亡的32例患者中高钠血症的患者占了18例,存活的患者中占了17例,两者相较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存活的148例患者中非高钠血症的患者比高钠血症的患者住院时间长,数据分析显示随着血钠浓度的升高,患者的死亡率增加,高钠血症是神经重症患者死亡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高钠血症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在神经重症死亡患者中,高钠血症是其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贾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分析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4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两种不同方式护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可以明显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薛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细节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对急诊胃出血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90例胃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抢救及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强化细节上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有效率为97.8%,常规组有效率为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胃出血患者进行抢救时结合细节护理干预,其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袁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运用于直肠癌根治术中对其活动能力、心理症状的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在直肠根治术中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后,对患者心理症状与活动能力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行根治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活动能力和心理症状评分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根治术中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腹腔镜手术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症状,提高患者活动的能力,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孙萌;许政文;张刘平;罗文君;钱川;李甫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为主的的临床疗效及观察其副反应。方法:将符合60例入组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氨磺必利组与合用舒必利组,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 ),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 PANSS )和副反应量表( TESS )等评定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药的抗精神病疗效基本相似。两药在治疗思维障碍、情感淡漠、焦虑抑郁及活力缺乏方面均有明显减分作用,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在思维贫乏和兴趣缺乏因子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特别是对阴性症状的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余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抽选了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作为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83.5±12.1)分、(71.9±15.4)分,两组患者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9%、59.5%,两组患者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应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